本帖最后由 怀念过去 于 2012-5-22 16:57 编辑
以下转载自中关村
遗憾的是,进入5月下旬硬盘价格全面缓和,截止日前硬盘价格走势进入平稳期。笔者昨日联线香港硬盘总代,总代透露原本预备6月集中冲击季度销量,准备5月底拉低硬盘价格,但是5月16日硬盘行业再次出现重大转折:西数将日立3.5英寸消费级硬盘资产剥离转移给东芝公司。这次硬盘行业的变故对硬盘价格影响有多大?
一、硬盘产能回缩 工厂挺价意愿明显
日立3.5英寸消费级硬盘进入清理库存阶段 此举意味着日立3.5英寸消费级硬盘业务名存实亡,并且库存的日立3.5英寸消费级硬盘也将进入清理阶段。短期内东芝3.5英寸消费级硬盘业务难成气候,硬盘产业短暂倒退、产能回缩,未来硬盘工厂挺价意愿明显。
二、西数弱化日立品牌 效应等同减产
西数为了避免日立品牌的干扰,已有去“日立”化的倾向。消费者可能最早在6月份看不到日立品牌LOGO的新批次硬盘,改头换面称之为HGST。此举可谓机关算尽,打着擦边球而过。
日立硬盘在全球拥有固定消费群体,西数果真如此无疑触犯众怒,日立和HGST孰轻孰重,消费者自有考量。疑似新品牌HGST的作用无法和日立硬盘品牌相提并论,销量减少带来市场空缺,效应不亚于本盘产能减少。近期本盘价格反涨,恰恰是原有日立硬盘经销商的信心不足,进货瞻前顾后所致。
三、东芝的诚意决定崛起
东芝剥离部分赖以起家的2.5英寸硬盘业务给西数,交换日立的3.5英寸消费级硬盘业务填补产业链的不足,此举无可厚非。 不过即将缺失的日立3.5英寸消费级硬盘,还是对整个硬盘市场造成动荡,对硬盘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面对日落西山的3.5英寸硬盘业务,无论是硬盘厂家,还是硬盘经销商,对 东芝硬盘业务均难以乐观。因为东芝硬盘业务很快面临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淘汰。
HAMR热辅助磁记录技术
HAMR简单来说就是一项比PMR更能提高硬盘性能和容量的全新技术,它再次将机械硬盘拉回到新一轮成长周期。 HAMR热辅助磁记录技术使用激光作为辅助写入介质,在写入时通过激光照射写入点,利用产生的热能辅助磁头写入,降低磁头写入时所需的磁场强度,可以避免超顺磁效应,即微粒不会在室温下翻转,从而在传统技术遇到瓶颈时进一步提升存储密度。
2、西数收购日立为了获取HAMR
日立7K4000 4TB硬盘
希捷科技并不是唯一拥有HAMR技术的厂家,原日立环球存储科技也拥有此项技术。希捷科技和原日立环球存储科技 借助新一代热辅助磁记录技术(HAMR),实现了数据密度的新里程碑。据估计,PMR(垂直磁记录技术)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达到其容量极限——1Tb/平方英寸。
为何西数急于收购日立硬盘业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西数缺失HAMR热辅助磁记录技术,为了确保在数年后不被淘汰,西数花费43亿美元的高昂代价,收购了日立硬盘业务。 3、东芝缺失掌握未来的HAMR技术
遗憾的是东芝仅仅是获得日立3.5英寸消费级硬盘业务的资产,并不包含原日立硬盘业务的核心技术。 东芝硬盘业务尚能存活多长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数和希捷两大巨头的HAMR技术的实际应用程度。除非东芝成功研发HAMR热辅助磁记录技术,否则数年之后东芝可能不幸在两巨头的强势竞争下消失。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 西数将日立3.5英寸硬盘资产剥离给东芝, 日立不再生产3.5英寸硬盘, 日立3.5英寸硬盘现在在清理库存, 日立7k4000,7k1000.D成为绝唱, 东芝开始生产3.5英寸硬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