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低端品基本都是高端产品阉割下来的.中端也一样.所以基本一个系列的产品架构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参数.
一般来说,不同之处就在于:二级和三级缓存,主频,核心数,再早的年头的P4的老CPU总线还会不一样.
但我基本不玩游戏,只在乎运行软件的速度和系统整体速度,所以那些因为参数不同而让某些游戏提高多少帧那些评测基本对我没用.
首先是核心数,我觉得这个应该真的有影响,记得有人测试过的,就算是平常使用软件运行速度也真的有区别.想想那些被阉割成双核的四核产品,一旦开核性能应该有提升的把,核心数翻一倍了.............
主频,这个说实话,我自己也有试过小超,AMD 4000+默频是2.1G,默电下超到2.6G,但貌似和超之前完全一样,只有发热和功耗上去了,系统和软件都对主频不感冒呢,除了模拟器,可惜我又不玩...............但现在CPU基本差别比较大的还是主频呢啊,不知道对性能是否影响很大呢?................
二级和三级缓存,这个我无法考据,对日常使用真的有影响??举例来说,就是AMD的X4 640和X4 955,不同之处就在于缓存,其他的架构,核心数,主频都差不多一样,但价格却差了那么多,日常使用真的有差别吗??这个高手来说一下吧.........谢谢..............
总线................那时代没玩过800总线的,现在也懒得玩了,但533和400的貌似没区别啊...................尤其那时候还是高频低能,频率在高效果也没多大变化,同样架构的奔腾4 2.4和3.0几乎没区别..........据说即便是同样架构的赛扬4替换为P4 2.8也没效果(一朋友说他换了没效果,该慢还是慢,考虑到478的低性能也不是不可能)..................
3D MARK跑分我不感兴趣,所以参数不同而导致的分属不同我不会去看的,没参考意义..................英特尔的产品除了478都不太了解呢,中了AMD的毒了........主要原因:不喜欢英特尔的插口,还是插针的好,所以自从英特尔放弃插针我也就没再关注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