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22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ntel Ivy Bridge架构Core i5-3450效能与超频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31 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ntel在四月底左右正式推出Ivy Bridge平台,在市场上首波推出中高阶产品线
CPU依然还是先见到Core i5与Core i7两种,Core i3尚未更新到Ivy Bridge架构
目前Core i3、Pentium与Celeron三个型号的CPU还是由Sandy Bridge来做市场竞争
个人希望Ivy Bridge架构的Core i3能早日推出,让消费者有更多平价的选择



目前Ivy Bridge架构最入门的为Core i5-3450,在价位上属于中阶市场
近期已经推出i5-3470来取代,两款的差异只在于总频率多了100MHz
此两款皆是取代上一代热门中阶款Core i5-2400,以下将会分享新一代CPU在效能上的不同

本回CPU主角为Intel Core i5-3450
总频率为3.1GHz,支持Turbo Boost 2.0自动超频技术,最高可达到3.5GHz
最新22nm制程并采用3D晶圆技术,实体4 Cores,线程为4C4T
TDP 77W,L3 Cache共有6MB,近期可发现通路市场开始将此款更新为i5-3470
本篇提供给已入手i5-3450或将入手i5-3470的使用者做为参考


Intel 4核以上等级的CPU会搭载铜底散热器,底部已有附上些许固态状的导热胶
个人会建议使用者在安装前再涂些散热膏,可以有效降低更多的温度


右下i5-3450与左上i5-2400正面外观比较


右方i5-3450背面,左方为i5-2400背面


MB使用GIGABYTE Z77M-D3H,价格落在台币3490元,折合美金约116元
PCB规格为Micro ATX,尺寸 24.4 X 22.0cm
使用蓝色PCB为主与白色插槽配置,个人较偏爱蓝色系,外观看起纖ho彼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nqhjl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12-8-31 10: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8-31 10: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撸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8-31 10:37 | 只看该作者
i5 3470是不错的选择,目前散片价格1100元不到,默认主频3.2G,再加上超频的话就达到3.8G,差不多相当于SNB I5 3.9-4G的性能,而满载功耗,新的PCI-E 3.0控制器这些都是IVB的亮点,至于温度,压不住针对的是4.7G以上的IVB而不是普通版超不了多少频率的IV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0:42 | 只看该作者
主板左上方
采用5相供电设计,3相CPU、1相GPU、1相MCH,左上方为4Pin电源输入


IO
1 X PS2 键盘/鼠标
1 X D-Sub / DVI-D / HDMI
4 X USB 2.0(黑色)
2 X USB 3.0/2.0(蓝色)
1 X RJ-45网络孔
3 X 音源接头


UEFI画面
Intel Core i5-3450默认值为3.1GHz,并开启Turbo Boost 2.0自动超频技术
让单核运作时大多可达到3.5GHz,4C4T全速时大多可以达到3.3GHz
如果使用同品牌H77对于CPU Clock Ratio最高可以调整到35
改用Z77时,CPU Clock Ratio最高可以达到37,这也是本篇使用Z77的主因


CPU倍频调整到37,再关闭C1E、EIST等省电功能后,就可以上CPU频率固定在3.7GHz


测试平台
CPU: Intel Core i5-3450
MB: GIGABYTE Z77M-D3H
DRAM: CORSAIR CMZ16GX3M2A1866C10R
VGA: Intel HD Graphics 4000
HD: CORSAIR Performance Pro 256GB SSD
POWER: CORSAIR AX650W
Cooler: Intel原厂散热器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测试比较分为预设与超频两种设定的对比
默认值为每一个测试软件的第一张照片
CPU 100.1 X 31 => 3100MHz
开启C1E与Turbo Boost之后,频率会依CPU使用率高低而落在1600~3500MHz
DDR3 1334.8 CL7 8-7-21 1T

超频值为每一个测试软件的第二张照片
CPU 100.1 X 37 => 3703.79MHz
DDR3 1868.6 CL10 11-11-30 2T,开启XMP模式

Hyper PI 32M X4 => 10m 59.772s
CPUMARK 99 => 550


Hyper PI 32M X4 => 9m 39.354s
CPUMARK 99 => 585


CPUMARK 99只测试单核效能,对于默认值最高可达3.5GHz与超频后的3.7GHz相差不大

Nuclearus Multi Core => 19550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0.39/9787


Nuclearus Multi Core => 22682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2.93/11005


Fritz Chess Benchmark纯粹测试CPU多任务下的4C4T运算能力,这部份效能增加12.5%左右

CrystalMark 2004R3 => 259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8-31 10: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1:07 | 只看该作者
CrystalMark 2004R3 => 295310


CINEBENCH R11.5
CPU => 5.42 pts
CPU(Single Core) => 1.48 pts


CINEBENCH R11.5
CPU => 6.06 pts
CPU(Single Core) => 1.57 pts


CINEBENCH R11.5可以看到单核效能增加6%,四核全速效能增加11.8%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8m 12s
x264 FHD Benchmark => 16.2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7m 18s
x264 FHD Benchmark => 18.2


以上两个四核全速的测试软件在效能增加也约有12%

PCMark Vantage => 18719


PCMark Vantage => 20435


可以明显看到i5-3450一般印象中无法超频的CPU,也可以因为Z77芯片组做些小超频的动作
在单核效能增加约6%,四核效能增加约12~13%,对于整体效能还是有实际的帮助

DDR3测试
默认值DDR3 1334.8 CL7 8-7-21 1T
ADIA64 Memory Read - 16082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17526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18004 MB/s


DDR3测试
XMP模式DDR3 1868.6 CL10 11-11-30 2T
ADIA64 Memory Read - 19208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3583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1263 MB/s


DDR3频率从1333拉到1866,依软件不同会有18.1~34.6%效能提升
虽然Ivy Bridge与Sandy Bridge这两代在DDR3同频率带宽下并没有明显提升
不过Ivy Bridge架构只要DDR3体质好就可以将频率拉到比Sandy Bridge要高一两阶,超频范围较大许多

SSD是增加系统效能最快速的利器之一,近两个月也来到SSD一年一度的降价时期
容量128或256GB的SSD在价位上有近30~50%左右的降价,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大利多
测试中使用CORSAIR Performance Pro系列256GB,较大容量对于OS空间会比较好分配
首先看到产品外包装,此系列由CORSAIR原厂提供三年保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8-31 1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oaitff 于 2012-8-31 11:13 编辑

直接设置处理器倍频37没有进去单独设置每一个核心的倍频39 38
37好,另外省电功能不关也没事的。
论坛就应该多发些这种评测技术帖,整天喷来喷去,口水满天飞的像什么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2:31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物
左方为Performance Pro 256GB,右方为2.5转3.5吋黑色金属发丝纹固定架与SSD安装螺丝


尺寸为2.5吋,官方规格在ATTO Disk Benchmark最高可达到515/440 MB/s
Random 4K写入效能最高可达65000 IOPS,SSD市场中属于高效能的规格


ATTO DISK Benchmark超过512k以上测试时就达到最高读取538 Mb/s,写入443.1 MB/s
CrystalDiskMark Seq Read - 523.2 MB/s Write - 435.6 MB/s


AS SSD Benchmark - 940
Seq Read - 500.97 MB/s Write - 422.08 MB/s
4K - 64Thrd Read - 278.91 MB/s Write - 251.25 MB/s


BootRacer
Time to Logon 3 seconds
Time to Desktop 12~13 seconds


CORSAIR Performance Pro使用Marvell 88SS9174-BKK2控制芯片,在写入表现的稳定度相当高
在随机写入或是连续写入都可以达到400 MB/s以上的水平线数据,同时AS SSD也拿到很高的分数
这也是Marvell与SanForce两大SATA3控制芯片阵营中,Marvell SSD较容易获得消费者喜爱的原因

温度表现(室温约30度)
默认系统待机时 - 36~37


超频系统待机时 - 45~50


待机温度因为CPU默认值开启C1E省电功能,会让CPU频率最低降到1600MHz
超频环境下关闭C1E功能,不论何时都会让CPU在最高频率,也就是3700MHz运作
这方面因为CPU省电功能的设定,会让CPU频率高低与温度产生较大的差异性

预设全速时 - 61~67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超频全速时 - 62~70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i5-3450在默认值全速大约落在3.3GHz,而超频全速则落在3.7GHz
两者只相差400MHz,在温度表现上只相差1~3度
散热装置为Intel原厂散热器,这样小幅度超频得到的温度表现令人满意

耗电量测试
默认系统待机时 - 26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3:07 | 只看该作者
耗电量测试
全速系统待机时 - 46W


与上述待机温度表现一样,待机时的耗电量差异主要来自于C1E省电技术的开启与否
而非CPU超频3.7GHz所造成20W的落差,如果将超频环境下开启C1E将会大幅降低耗电量

预设运作LinX让CPU全速时 - 75W


超频运作LinX让CPU全速时 - 80W


i5-3450全速运作时就如上面所说,因为两种环境设定不同,让CPU频率分别为3.3GHz与3.7GHz
CPU相差的总频率缩小许多,也进而让耗电量差距只剩下5W
Ivy Bridge制程进步到22nm,会让耗电量比Sandy Bridge还要低上25~35%左右

最后分享新款HD2500的内显3D效能
在i5-3450超频3.7GHz与HD2500预设频率1.1GHz的环境下
3DMark Vantage => P1988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49.90 FPS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765


3DMark Vantage的分数表现,HD2500与上一代HD2000差不多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进步约12%,FINAL FANTASY XIV进步约23%
如此的3D效能增进并不算太大,但对于使用者来说还是不无小补
更精确的来说,HD2500的效能还是不及上一代HD3000,使用者依型号就可以得知效能等级
对于Ivy Bridge架构来说,想要得到大幅度的内建3D效能提升,会建议选择HD4000的CPU型号

GIGABYTE Z77M-D3H
优点
1.Z77系列采用白色外包装与开机画面设计,外观会比以往产品线还要简约好看
2.导入UEFI BIOS技术,并提供两种BIOS接口让用户选择
3.内建个人觉得较佳的Atheros网络与VIA音效芯片
4.Micro ATX Z77较为平价的选择,在功能与效能的表现皆在水平之上

缺点
1.CPU供电处建议加装散热片
2.后方IO的音源接头若能有六个,功能性会更佳



效能比 ★★★★★★★★☆☆ 83/100
用料比 ★★★★★★★★☆☆ 82/100
规格比 ★★★★★★★★☆☆ 79/100
外观比 ★★★★★★★★☆☆ 77/100
性价比 ★★★★★★★★★☆ 86/100

对于Intel在2012年推出的最新Ivy Bridge架构,主要分为CPU与芯片组两个部分
内建GPU在入门款HD2500有些许进步,在高阶款HD4000比起HD3000确实进步不少
CPU同规格与同频率下的效能也比Sandy Bridge还要高10~14%左右
耗电量方面有明显降低,这部份主要是导入22nm所带来的优势
在CPU温度比起Sandy Bridge有较高一些,对于非极限超频的状态下还是能稳定地有效超频



Ivy Bridge在Z77、H77与B75这三款芯片组在市场价位比以往更有优势
上市没几个月在入门等级就有比6系列芯片组还要更便宜的价格,显见今年MB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文中的Z77M-D3H与相似规格的H77M-D3H只相差台币500元,折合美金约17元
消费者预算较高一点的话,感觉上直接选择Z77芯片组会是较高C/P的选择
如果要一般使用也不做小范围超频的话,H77的功能也足够满足大多数的使用环境
本篇主要想分享Intel Core i5-3450与Micro ATX Z77的Ivy Bridge入门平价款组合
提供给已入手i5-3450或是将入手新版i5-3470的消费者做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8-31 1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k1526 于 2012-8-31 13:42 编辑

顶了, I5 34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8-31 15:20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8-31 17:07 |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有营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9-2 21:43 | 只看该作者
顶了, I5 347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1 2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