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6496|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aobao上的水冷王说TT这个水冷头是外行设计,请大家进来看看是不是外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30 1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ang1984 于 2009-3-31 19:49 编辑

taobao上的水冷王说这个水冷头是外行设计,请大家进来看看是不是外行


我自己改造的换了个不锈钢套上去,然后发出来居然给水冷王说是外行设计,那么请各位发表一下是我换不锈钢是外行呢,还是TT设计师设计的热导管+大鳞片+厚紫铜底+水冷是外行还是那个水冷王就是内行呢?请大家发表一下

当然,那个套也换纯铜的肯定比不锈钢好,不过手头上没材料免得出去找材料就拿不锈钢做算了,这个效果怎么都比压力克的散热好把。居然给自称taobao水冷最好的水冷王说外行设计,郁闷

请你们都去看看这个冷头那个亚历克是什么设计的,你们都觉得那个亚历克就是一个壳子?他中间有个分水槽,上面密封的,到最下面大概有2mm左右深度是拿来通水的,所以那个水是从一个进去然后通过一直往下压到底部再从那个底部深度2MM的槽过水过去,而不是你们说的只有上面的两个头就算了,不是只是顶部少部分水来不停的再换,而他这样设计就可以把整个散热鳞片都接触了,。而且是把底部的热量也带走了,因为那里有一定的水压。
然后就是我从来没觉得那个亚历克是拿来散热的,那个根本就是装饰,因为他用的材料问题,接头那里爆了,所以就把那个亚历克换了,当然金属是最好的,即使重,所以我在机箱固定主板那个板开了4个775的洞。,直接把受力给那个机箱板承受了。
然后还有人说我把热导管拆开?请问我把热导管拆开不就等于一个圆形底部了?那个还要来干什么,我那个不锈钢套是完全按照TT那个分水方法来设计的,里面放了一块0.8mm的不锈钢挡板形成和原来那个壳子一样道理的东西。然后叫工人们拿氩弧焊把它焊接起来,只是外表尺寸改动了一些,因为那些实在太重了,如果按照TT那个壳子的体积拿不锈钢做就等于800g一个壳子,加上冷头铜和导管鳞片就已经1.2kg了。
那么请问这样都没水冷知识???


还有这些专业知识?那么麻烦你们查找一下日本神威制冷在佛山和液压厂有合资企业,我们厂是独大的。里面有风冷,水冷总共2个厂外加一个车间,你去参观一下看看里面的水冷导热设计比网上所卖那些冷排来比,那些设计根本就是小儿科。麻烦你们去研究一下把。

当然,TT这个设计的缺点肯定有,首先热导管就是导管里面的液体在低温状态下就到达务化,然后就把通过气体把热量高速带到导管另外一端。不过问题就来了,水的热量可能不能使热管里面的液体雾化(多少温度我没去查)。如果没有雾化的情况那么根本就带不到多少散热鳞片那里来散热。第二,就是散热鳞片效率问题,因为他鳞片比较大,可能不能有效的把热力散热到最外面那圈,可能导致效率降低。所以最好的设计应该是在底部也搞些冷槽,增加底部受热面积用带一点水压的水把热量带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0#
发表于 2009-4-18 10:5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东西最失败的地方就是散热片把进水孔堵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坏人t 该用户已被删除
39#
发表于 2009-4-18 05:1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kyme 该用户已被删除
38#
发表于 2009-4-18 02: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4-4 02:08 | 只看该作者
能做出这个东西,绝对内行了,好漂亮,作为工艺品也很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4-4 02:04 | 只看该作者
进来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4-4 01:45 | 只看该作者
塑料模具的散热就是水冷,我专业就是学模具设计的。

现在电脑的水冷很多都是乱搞一气,没读过一点热力学原理。

更甭提流体力学了。

连水冷头的材料都没用对的--记住要用铍铜合金

水道设计就要懂点流体力学了。

连鱼缸水泵都拿来凑数的还充什么专家。

都是在追求市场行为,好看就行,便宜就行。哪有什么半点专业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4-3 20:12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个人认为如果换热面积不变的化,这个换热器的鳍片做的很请注意称呼用词。,最好是竖立的波纹这样做才合理,当然那样做的成本会高不少,工艺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4-3 20:07 | 只看该作者
水所携带走的热量再少,也足够使气体液化了,毕竟水是液体,和气体的比热容相差很大的,热管应该含本身容积的15%-20%的工质,和外面循环的水的质量比起来还是差的过多,LZ想的太多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4-3 19:50 | 只看该作者
一切为了活跃度  啥时候成正式会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4-3 10:17 | 只看该作者
tt这个冷头是个笑话,玩水冷的没人用tt的,建议品牌:swifteck/xspc,性价比较高(相对)。
水冷王在国内还算比较专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4-1 22:29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有最佳的吸热面积,合适的水流量就是最好的冷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4-1 21:39 | 只看该作者
水冷王应该今日讲就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5:34 | 只看该作者
!!!你没看到我原来的破压力克壳子坏了?有图啊,要不是坏了我才没时间去弄一个壳子,那么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4-1 13:36 | 只看该作者
LZ既然没有拆内部热管,那肯定是你的效率高,8过你的改造跟原来
相比能提高多少效果??成本提高多少??重量提高多少??

偶以前曾经用热管改造过CPU散热片,那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但我心理很明白,除了观赏,这个改造的散热片没任何实际效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4-1 12:13 | 只看该作者
TT这个水阻肯定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4-1 01:03 |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片子应该是顺着水流方向。

这样片子垂直于水流方向,打打削弱水流速度,带走的热量就小很多了。那片子相当于白做工

改进方案:该不锈钢壳子,水平进出水流。简单又好用。

lz DIY能力强,可以保留原孔,增加水平两个孔,两种方案对比下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9:52 | 只看该作者
LZ的设计只能做观赏。水才是真正的导热体,而且接触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如果LZ保留了内部的铜片和热管,肯定是LZ的效率高,毕竟不锈钢也能导热(估计比铁快点)。
不过LZ要是拆掉了内部热管,那不用说,不修 ...
abc175 发表于 2009-3-31 13:36


这位说得对。效果是这样,不过我知识换了亚历克的壳子,我为什么要把这个水冷头主要的热导管+鳞片拆走???那么还有用处嘛?而且导管是接触在底部的铜底,不能手动拆开的,当然如果暴力来拆没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9:41 | 只看该作者
请你们都去看看这个冷头那个亚历克是什么设计的,你们都觉得那个亚历克就是一个壳子?他中间有个分水槽,上面密封的,到最下面大概有2mm左右深度是拿来通水的,所以那个水是从一个进去然后通过一直往下压到底部再从那个底部深度2MM的槽过水过去,而不是你们说的只有上面的两个头就算了,不是只是顶部少部分水来不停的再换,而他这样设计就可以把整个散热鳞片都接触了,。而且是把底部的热量也带走了,因为那里有一定的水压。
然后就是我从来没觉得那个亚历克是拿来散热的,那个根本就是装饰,因为他用的材料问题,接头那里爆了,所以就把那个亚历克换了,当然金属是最好的,即使重,所以我在机箱固定主板那个板开了4个775的洞。,直接把受力给那个机箱板承受了。
然后还有人说我把热导管拆开?请问我把热导管拆开不就等于一个圆形底部了?那个还要来干什么,我那个不锈钢套是完全按照TT那个分水方法来设计的,里面放了一块0.8mm的不锈钢挡板形成和原来那个壳子一样道理的东西。然后叫工人们拿氩弧焊把它焊接起来,只是外表尺寸改动了一些,因为那些实在太重了,如果按照TT那个壳子的体积拿不锈钢做就等于800g一个壳子,加上冷头铜和导管鳞片就已经1.2kg了。
那么请问这样都没水冷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3-31 17:15 | 只看该作者
强烈建议lz先去补一点水冷知识。
http://itbbs.pconline.com.cn/diy/7887235.html
水冷的原理应该是利用受热面积与水接触,然后靠水吧热量带走对吧。如果这样就是等于单位面积内受热面积越大越好,然后通过水吧他带走。那么这个热管把底部热量迅速带到鳞片上门,然后利用水在最地面的小槽加大速度往 ...
liang1984 发表于 2009-3-31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6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