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纤是个1层概念啊, 有效数据的比例还是要看具体二三层跑什么协议. 貌似很多监控软件的速率监控发生在二层, 比如 MRTG, 如果是以太的话, 会忽视8字节的引导符和12字节的帧间距, 导致虽然介质跑到了线速但从监控图上看却没跑满的状况.
通常说以太网帧长度在64-1518之间, 也就是46-1500的净载加上18字节的其他有效信息, 也是不包括引导符和帧间距的.
这样的话, 如果只发净载46的小包, 那么峰值即使跑到线速, 在监控上看也只有线速的0.761, 比如千兆的链路, 在图上看就只有761Mbps.
计算发现 64/(64+8+12)=0.761
至于电口万兆, 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老粗一根线, 巨贵, 完了告诉你最长传输距离7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