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一帮小p孩攻击花泥的帖子。
其实CPU的性能早就过剩了,性能过剩论根本就没有必要再拿出来讨论。
性能过剩不过剩看应用,不是小P孩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什么超高画质游戏、3d渲染、分布式计算这类100个人没有一个人玩的应用。而是占了80%的电脑拥有者80%电脑使用时间的东西。
你电脑80%的时候在跑3d渲染?你周围一共多少台电脑,这些电脑80%的时间都在跑3d渲染,都在玩超高画质游戏?
以前电脑性能不过剩是因为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99.9999%的电脑99.9999%的时间都在跑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运行不流畅是真得不流畅。在winxp之前,每一代windows带来的体验进步高于配置升级的痛苦。所以可以流行开来,在winxp流畅运行前,硬件性能一直是需求不足的,而不是过剩。
到了P4和athlon64时代,winxp的要求满足了,再往后的机器对于操作系统来说,性能过剩了。性能过剩论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出来的。实际上,多年以后intel推出的atom,性能也就是卡在这个水平线上,能比较流畅的运行winxp。
vista和win7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取代winxp成为主流,不是发烧友的机器,你在生活中看到的电脑(办公室的、一般用户的、一般单位的、医院的、学校的、网吧的),winxp还是主流,这是硬件过剩的基础。
应用软件方面,能占到日常使用80%时间的,就是常用的办公软件、浏览器、播放软件、小游戏、即时通讯这类东西。这些东西的特点是根据市场低端硬件来订做。低端硬件什么性能,他们对硬件的需求做到什么水平。新版本未必比老版本好用。
就是写个公文,office2010和office97真的有区别?听个MP3,1995年MMX166用的软件和今天的软件能听出不同来?
最近几年推动硬件需求的实际上只有一个高清,高清播放的需求面广,推动了单核心到双核心的升级。网站高清只是高清的一个分支而已。而不看高清的办公电脑、行业用电脑,至今停留在P4时代的比比皆是。
进化到双核之后,这几年电脑的发展是很慢的,没有杀手级应用推动人们去升级电脑的。厂商自然发展的慢。仅仅靠3d游戏是不行的。
其实,大多数人们对电脑类产品的需求至今仍然停留在P4运行winxp的流畅程度+高清解码的年代。满足这个需求就可以了,再高是过剩。这几年出现的上网本、平板电脑,也就是满足这个基本需求,就可以有市场。
早期的平板电脑性能还不如P4,但是运行操作系统的流畅程度达到了P4+WINXP。
除非出现杀手级别的应用,可以让用户甘愿付出硬件升级的代价追求体验的升级,否则计算机硬件将一直过剩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