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04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究CPU核心/线程数/频率、内存频率对新3D Mark的分数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5 1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意,为了方便大家阅读,转GZ的版本去掉了截图部分,有测试截图的完整原文在这里:
http://www.pc426.com/article-129-1.html
前言/新3DMARK特性

2月4日,新版3DMARK发布,相信很多玩家已经第一时间下载了测试程序抢先体验了这款跑分软件。
从发布当天开始的新版3D MARK跑分活动情况看,大家对新3DMARK都报以很高的热情。

所以暂时搁置了2550k vs E3 1230 V2的评测,趁着大家的热情还没有退去,优先对新版3DMARK进行了一些探究(好吧跑了两天两夜3DMARK的我要吐了undefined。。。):
       这一篇文章主要针对超频玩家这一人群,帮助这类用户合理分配超频跑分时对平台各个部分调校所占用的精力,最后以最少的精力投入、最短的时间完成较高的成绩。
包括下面的项目:

  • 平台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多次测试的结果差异。
  • 核心数量对各项分数的影响。
  • 超线程技术对各项分数的影响。
  • CPU主频对各项分数的影响。
  • 内存频率对各项分数的影响。

有可能会有网友吐槽3DMARK为什么没有重点测显卡?
所以这里需要强调一下:
       根据经验,在新版3D MARK发布后,ATI和NVIDIA都会着手发布驱动对跑分结果进行一些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各个显卡的得分结果才会呈现稳态,现在就测试不同显卡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为时尚早,甚至会有误导成分,所以本文没有将显卡作为重点配件进行挖掘。
       而其他核心配件则不存在以上问题,它们的参数设置对结果的影响是不会随着驱动改变的,可以直接作为经验结论记住。

再来说一下新版3DMARK的特性:
因为现在各个媒体推出的介绍文章已经很丰富而且详细,这里直接说超频玩家比较关心的部分:

  • 与VANTAGE和11比起来,新版取消了为高中低档平台准备的三档测试模式。
  • 取而代之的是三组特效技术完全独立的测试,分别针对移动终端(ICE STORM场景)、笔记本/效能较低的台式机(CLOUD GATE场景)、高性能PC(FIRE STRIKE场景)。
  • 通过以上改变,实现跨平台的性能比较,涵盖从相对高端的ARM平台移动设备到DX9时代的PC,再到目前的顶级PC。
  • 这里剧透一下,实际测试发现第三个场景因为显卡形成了严重瓶颈,所以CPU/内存性能无论怎样提高都难以影响总分,所以在超频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拼显卡体质,失去了对平台进行综合性调校的乐趣),所以现在有观点认为比较新的PC平台应该只跑第三个场景是错误的。
  • 大家务必将三个场景当做三组独立的测试看待。

注意:非1155平台结论仅供参考。
下面开始:

测试平台/测试方法介绍



本次测试使用的测试平台:
系统:windows8 64bit
显卡驱动:NVIDIA 313.96
测试软件:3DMARK1.0

  • 1230 V2,主要用来测试CPU核心数、超线程技术对各项结果的影响,只需要通过屏蔽核心、开启/关闭超线程就可以实现控制变量法进行测试。
  • 2550k,主要用来测试CPU频率对结果的影响,同时2550k也是目前预算紧张的平台中性价比最高、平均下来最终频率可以超到最高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i7 K系列往往很难冲击高频,而IVB平台的i5因为高温问题也难以在风冷下达成高频)。
  • 没有2011平台的对比是一个遗憾,我会在后期补上。
  • 内存之所以使用2G*2的规格,是因为测试时确定4G/8G内存容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误差范围内(考虑到篇幅问题,内存容量对比不作为单独项目存在,请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玩家点击 8G内存CPU-z截图,与8G内存跑分结果,和稳态平台多次测试的结果差异 对比),在2G单条比较普及的时代,有很多玩家搭上很多精力挑选并购入了可以超到高频产品,比如很多三星金条(伪)等经典存在,所以不排除很多玩家还会选用之前留下来的神器继续投入到后期的超频活动中,所以选用了这样的规格(剧透:内存频率对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 显卡之使用老旧的460,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手里比较缺测试产品(好吧我又把实话说出来了),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因为几乎失去了驱动优化的支持,所以老产品的跑分表现会在后期始终比较稳定。
这样低端的显卡会不会影响分析结果?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下面的图表可以明显说明显卡是否产生了瓶颈。
CPU、内存频率会随着测试项目的改变发生改变,具体我会附上CPU-z截图向大家说明。
测试数据的呈现顺序:数据汇总表格、添加趋势线的散点图、测试时的CPU-z、测试结果截图。

稳态平台运行多次测试的结果差异—数据汇总



这项测试的意义在于:
实际跑分中玩家们会发现,3DMARK的结果,某场景会有比较大的得分波动,所以多次测试取最高值带来的提升可能会比再把CPU/显卡压榨几十MHz来得快。
这组测试就是用来探究这样做在各个场景是否可以偶然拿到高分。

为了确保平台处于稳定状态,进行这项测试时,所有配件均以默认频率运行。
数据汇总:


表格里面的数据大家可能看得很晕,下面做出图表添加趋势线:


▲ICE STORM场景,各项数据波动幅度从比例上说幅度比较小,但是如果想获得较好的成绩,可以重复跑取最高值。

▲CLOUD GATE场景,数据波动幅度很小,为了高分多次测试的意义不大。
▲FIRE STRIKE场景,物理分数波动比较大,另外这个场景很吃显存,所以不排除偶然情况爆显存的问题发生,所以建议FIRE STRIKE场景多跑几次。
这里显卡得分与总分波动范围不大是因为显卡形成了瓶颈(估计主流显卡都会这样),有机会我会在测试软件对多显卡支持完善后用高端卡测试一下。

内存频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数据汇总



这项测试的意义:
如果手中有体质潜力比较大的内存,那么就需要考虑高频内存是否会明显影响测试结果,最后决定要不要投入精力将内存的极限挖掘出来继续提高总分。
为了避免CPU成为瓶颈,这里使用超频到5GHz的2550K进行测试。
  截图汇总部分我会提供CPU-z截图。

添加趋势线的图表:
▲ICE STORM场景,结果波动在误差范围内。

▲CLOUD GATE场景,DDR3 1066提升到DDR3 1600频率都可以看到分数结果上升的趋势。
所以得出结论:CLOUD GATE场景初期测试可以暂时让内存跑在DDR3 1600的起步频率上。
▲FIRE STRIKE场景,DDR3 1066提升到DDR3 1333后,物理分数与总分就没有明显提升。
所以FIRE STRIKE场景,DDR3 1333频率的内存不会产生瓶颈。
多核心/超线程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数据汇总



这项测试的意义:
实际超频中会有这样的经验,关闭超线程,甚至关闭CPU核心后,可以将CPU超到更高的频率上。
如果某个测试软件对多核心/超线程不敏感的话,大可以直接关闭超线程、关闭部分核心,拿到更高的频率跑出结果取胜。
所以有必要探究新3DMARK对核心数/超线程的支持程度。


使用E3 1230 V2,在BIOS中对核心数量与超线程进行设置,最终达成下面四种效果:
1230 V2 双核心
1230 V2 双核心 四线程
1230 V2 四核心
1230 V2 四核心 八线程
数据汇总:
同样为了方便大家判断,附上趋势线图表:

▲ICE STORM场景,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双核心到4核心总分一直在不断提高,但是4核心8线程设置下总分反而降低。
  上面我们测试过了数据波动,这样的幅度已经超出了误差范围,可以当做结果来记录。
  所以我们得出了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ICE STORM场景的测试,请关掉intel 4核心CPU的超线程技术。
  第二个结论:实际超频时,可选i7级别CPU关掉两个核心、打开超线程超频,因为双核四线程与四核心的分数差距比较小,按照经验可以轻松通过频率追平并超越。
  时间紧迫,那么直接四核心。

▲CLOUD GATE场景,完全不同的曲线,图形分数并不会有实质提高,但是物理分数随着核心数/线程数的增多有更大幅度提升的趋势,并且总分也直接受到了物理分数的影响,总分与物理分两段趋势线的斜率很相近。
结论:跑这个场景请直接打开全部核心与超线程功能。
▲FIRE STRIKE场景,随着核心数/线程数的提高,物理分数有更大幅度提升的趋势,但是显卡已经形成严重瓶颈,总分几乎纹丝不动的程度。

结论:这个场景下请开启全部核心与超线程技术。
BCLK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数据汇总



这项测试的意义:
       虽然LGA1155平台的BCLK频率超频空间不大,但是在跑分中会涉及调节这个参数。
       举个例子,某颗2550K可以在5GHz的频率下通过测试,但是5.1GHz时无论怎样调节电压、改善温度都不能正常完成测试,这个时候就需要微调BCLK让其达到5.05GHz的频率上(可选101*50,或者BCLK超频幅度较高可以考虑103*49)。
       再比如BCLK超频空间不高,想达到5.07GHz的频率,那么可以采用提高外频,降低BCLK的方案(99.4*51)。
       但是BCLK的调整会同时影响显卡和内存的稳定性,所以它属于最后的防线。
       同时后文的频率调节部分会涉及改变BCLK频率,这里需要提前探究BLCK频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考虑到稳定性,均在默认环境下设置99、100(默认)、101BCLK进行测试。
       另外BCLK的变化会拉动内存频率与pci-e总线频率一起变化,所以不要将这项测试看做完全的BCLK频率变化对比。
数据汇总:
▲可以看到BCLK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非常微小,完全在误差范围内,所以建议大家初期不要考虑调整BCLK频率。
CPU主频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数据汇总



这项测试的意义:
       重头戏,CPU频率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3DMARK的分数,有必要了解CPU频率的提升可以在各个项目中带来多少实际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提升CPU是以默认频率为基准,以5%为步进逐步提高频率的,所以最终测试频率都不是“整数”,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表格更容易理解。
       BCLK的调节遵循尽量不要超过99与101的范围。
考虑到表格的长度问题,所以拆分成三段方便大家观看,附上了详细频率:
添加趋势线的图表:
▲ICE STORM场景,图形得分不受明显影响,物理分数与总分在CPU频率的提高下不断提升,两段曲线的斜率几乎相同。
可以得出结论,ICE STORM对CPU频率很敏感,跑这个场景时需要将CPU频率作为重点。

▲CLOUD GATE场景,图形得分不受明显影响,物理分数与总分在CPU频率的提高下不断提升,两段曲线的斜率几乎相同。
可以得出结论,CLOUD GATE场景对CPU频率很敏感,跑这个场景时需要将CPU频率作为重点。
▲FIRE STRIKE场景,物理分数在频率的影响下明显提升,但是总分与图形得分提升幅度相当微小。
可以得出结论:FIRE STRIKE场景下最重点的配件是显卡,显卡的瓶颈没有改善对CPU超频是杯水车薪的。

结论汇总



稳态平台运行多次测试的结果差异:
  • ICE STORM:如果想获得较好的成绩,可以重复跑取最高值
  • CLOUD GATE:数据波动幅度很小,为了高分多次测试的意义不大
  • FIRE STRIKE:物理分数波动大,有爆显存几率,建议多跑几次。
内存频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ICE STORM:无明显影响
  • CLOUD GATE:DDR3 1600是起步频率,但是继续提升意义不大。
  • FIRE STRIKE:DDR3 1333以上对总分影响很小。
多核心/超线程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ICE STORM:ICE STORM场景的测试,请关掉intel 4核心CPU的超线程技术,否则会出现性能下降,实际超频时,可以考虑i7级别CPU关掉两个核心、打开超线程超到更高频率,因为双核四线程与四核心的分数差距比较小。
  • CLOUD GATE:请直接打开全部核心与超线程功能,多核心与超线程对测试结果有明显影响。
  • FIRE STRIKE:请直接打开全部核心与超线程功能。
BCLK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三项测试都没有明显影响。

CPU主频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ICE STORM:对CPU频率很敏感,跑这个场景时需要将CPU频率作为重点。
  • CLOUD GATE:对CPU频率很敏感。
  • FIRE STRIKE:最重点的配件是显卡,显卡的瓶颈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对CPU进行超频只会大幅提升物理分数,对其他分数的影响非常小。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部分超频玩家。
另外可以的话,召集使用AMD平台与2011平台的网友使用同样方法进行测试,一起分享结论。


2#
发表于 2013-2-15 14:1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沙发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2-15 1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nam 于 2013-2-15 15:33 编辑

扫了一眼,关了,不对,重新打开看完的。1230 这是彻底什么性价比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2-15 15:37 | 只看该作者
马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2-15 1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帖当然支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2-15 2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phyer 于 2013-2-15 21:34 编辑

这个物理成绩只能作为参考,为了跑分而跑分的感觉`0`。

FIRE STRIKE模式下LZ 5G的2550K物理仅有8929,我的QA8V在4.6G下物理成绩高达16500分,CLOUD GATE也是类似差距(6377对10800),基本可以无视任何1155,但是实际游戏可不好说``。2011跑物理优势太大,单路来说属于bug性质,所以都懒得测试各种情况下的分数的。不过lz回答了一部分原因, 为啥带HT的U  ICE STORM物理成绩都挺低。个人觉得ICE STORM对于台式机就别考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2-15 22:0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某些时候超线程反而起反作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2:54 | 只看该作者
wangnam 发表于 2013-2-15 15:32
扫了一眼,关了,不对,重新打开看完的。1230 这是彻底什么性价比了么

额。。。。
2550k vs 1230 V2的测试这几天我会做,都是实际应用的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2:56 | 只看该作者
Ephyer 发表于 2013-2-15 21:32
这个物理成绩只能作为参考,为了跑分而跑分的感觉`0`。

FIRE STRIKE模式下LZ 5G的2550K物理仅有8929,我 ...

嗯,估计IS场景开HT起反作用的原因是官方认为没必要进行这项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2:56 | 只看该作者
穷狠 发表于 2013-2-15 22:08
看来某些时候超线程反而起反作用啊

建议只作为跑分范畴来理解
实际应用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2-17 00:14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为啥99 100 101那个,100的分数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3:53 | 只看该作者
dy12348765 发表于 2013-2-17 00:14
请问为啥99 100 101那个,100的分数低?

误差范围内的波动,具体可以看前面连续测试5次的分数波动情况,之后就可以基本确定多少范围内的分数变化属于误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21:00 | 只看该作者
yysqu 发表于 2013-2-17 13:59
超线程又起副作用了?

这是第一个场景的定位因素
一同确认的包括多显卡也会在第一个场景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31 0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