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浓缩的精华 LTB MG-AC97耳机试听提起LTB这个以5.1声道耳机而闻名的美国品牌想必爱好家庭影院,尤其是经常浏览国外网站的朋友应该都有所耳闻。它的母公司Sunnytech是一家以技术力和表现力见长的务实型厂商。并且手握多项耳机单元多声道技术。所研发的产品无不是效果出众,特点鲜明。正是因为对自身产品的绝对自信,才会诞生诸如“听过才会信”这样的品牌名称以及广告语。 虽然该公司一贯以家庭影院以及数字电视等家用领域为研发重点,但并没有忽视电脑多媒体领域的产品需求。其麾下的LTB-USB-M以及AC97-M两款专门针对电脑用户的耳机都给使用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两款产品虽然技术优势还在,但是略嫌臃肿的体积和配件,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潮流的步伐。而Sunnytech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针对老版本存在的不足,相应推出了两款全新的改进版产品。它们就是USB-M的升级版本 MAGNUM5.1以及AC97的升级版本MAGNUM AC97。 MAGNUM5.1笔者在以往的文章中曾经对其有过评测,因此今天我们的主角就是作为新品刚刚投放市场的MAGNUM AC97。 ; H: A: v' S% ]3 g P& X" `2 ~
: _! M+ b5 \. T3 fLTB MAGNUM AC97耳机 在评测开始之前,有必要复述一段在前代AC97评测中曾经出现过的介绍。将AC97这个名词的含义加以说明,以避免新手将这款耳机与板载声卡的概念混淆:
* }, A, Z/ L) x' a初看AC97-M的名字我想很多朋友会想到声音质量低劣的板载声卡,这也难怪,因为这个称呼在国内的确流行了很长的时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了解AC97来历的人为了图省事,就把很多板载声卡通称为AC97,而不了解来历的人也跟着叫,所以AC97就成了板载声卡的代名词,另外,因为国内电脑用户的消费水平普遍都不是很高,所以在装配电脑的时候大多都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主板来作为购买对象,因此,主板的制造商们为了降低成本理所当然的会对产品的个别部分进行缩水处理,而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声卡,最常见的做法就是, 仅在主板上集成Audio Codec,而Digital Control这部分则由CPU完全取代,节约了不少成本,但是,这些节约出的成本却是通过牺牲音质以及CPU占用率被迫升高而换取的。所以这些品质低劣的板载声卡应付普通的音频、视频回放还勉强可以过关,但是遇到了对声音要求比较高的电影游戏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久而久之,也使AC97变成了板载垃圾声卡的代名词......这个就是很多人对于声卡认识的误区。
$ B M0 s$ X3 `! S' _: f/ H, l那么AC97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有必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1 ?* p- i# ]" D; n; d- e6 K1996年,以Intel为首的五个PC厂商Intel、Creative Labs、NS、Analog Device与Yamaha共同提出了Audio Codec'97(简称AC97,意为“音效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的规格标准。其中主要的一个创新就是“双芯片”结构,使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模拟转数字)与 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数字转模拟)的转换尽可能地脱离系统,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部分数字/模拟信号转换时所产生的杂波,从而得到较好的音效品质。 而LTB-AC97-M之所以取名为AC97也许就是因为它所要搭配的大多数5.1声卡都是符合AC97规格标准的,所以它才因此得名。
4 g. a" m" M8 x; d2 ~6 O- ]
2 r+ Y4 d+ `* S9 w, T( V外观篇
0 S! A, Z6 F% @( ?/ ~. a与 MAGNUM5.1保持一直,AC97的外包装同样简洁,虽然看似不够坚固,但是经过几次收发快递的经验表明,这种包装的可靠性还是值得信赖的。 侧面巨大的 listen to believe(听过才会信)字样清晰的传达了厂商对于产品的绝对自信。6 r" j/ _+ [( G" L1 Q: I& d
7 V9 K$ H/ D/ ]$ G# L7 p3 \% x( U4 P6 NLTB MAGNUM AC97 耳机 新产品耳机单元采用了鲜艳的红色外观,初看很吸引眼球。相比一成不变的老版本的确有所改进。但因为模具尚未更改,所以无法做出更彻底的改变。由于LTB系列耳机始终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过去多款耳机更是共用同一款单元。这种做法招致了许多对外观要求较高用户的不满。很多人表示,若不是看在性能实在强大,否则真不愿意为这样一款无法吸引眼球的耳机埋单。 对于用户的这种反应,LTB显然也意识到了重内在而轻外观的美国风格显然无法满足追求精致的国内用户,因此也对产品的外观做了相应了改进。 但是如果更改模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碍于这种情况,改进也只能是针对局部和细节所做的修补。7 v7 d( ]/ h) f& Y
Z6 t. i i$ U h! eLTB MAGNUM AC97耳机 除颜色之外,AC97的整体外观与 MAGNUM5.1可以说完全相同,过梁部分的LTB标志让原本空荡的黑色部分充实了很多。
0 f' D& r& ` F; ~$ CLTB MAGNUM AC97耳机 相比老版本AC97,新版本最大的改进来自于耳机单元。 与 MAGNUM5.1相同,新AC97也是将原本外置的适配器集成进了耳机的左侧单元之中。但是AC97由于需要依托真正的5.1声卡来发挥性能,因此它的适配器并非是像 MAGNUM5.1或者USB-M那样的USB声卡。而是纯粹为声道分离而设计的适配器。同时,音量调节按钮以及静音键也一并集成到了单元之上,便携性大为提升。
- D# g* T" e- C4 x9 b5 v - Q( y, K/ ]) f P& O+ G9 r) J& b
LTB MAGNUM AC97耳机 新版AC97的麦克风屏弃了老版本一直采用的可拆卸式设计,而是将原本的外露式改为隐藏式,干脆也将麦克风集成于耳机单元内部,只在外部留下一个针孔作为捕捉声音的工具。经过笔者在SKYBE聊天以及CS游戏中的通讯测试,证明这款麦克风的实际效果相比前辈还是略有不足。毕竟从伸到嘴边的可拆卸式一下进化到了隐藏式,如此大的体积差异,效果存在差距也无可避免。虽然MAGNUM5.1的麦克风拥有极高的灵敏度。即使无法靠近嘴边依然可以实现很大的音量,但是其间夹杂的电流声则要比USB-M更大,虽然在录音机中的表现并不明显,但是在CS中的影响则要突出一些。不过所幸它本身的灵敏度极高,不用开启麦克风增益依然有很大的音量,否则在增益的辅助下虽然音量可以达到很高的程度但是噪音也会随之大幅提高。 总体来说MAGNUM5.1的麦克风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8 H' O! k7 K+ W![]()
7 i3 K9 }/ k' w6 O0 B, e7 lLTB MAGNUM AC97耳机2 U7 `8 l) S4 v; T( Z% a, A
耳机单元内部依然采用了前代AC97的全包式设计,皮制垫圈使佩带者的耳朵不与耳机单元直接接触,并且LTB系列耳机始终是以轻见长的,所以保证了长时间佩带不会产生任何疲劳感。并且可以在耳朵与单元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型空间,使人耳可以感觉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进而形成环绕效果,这种设计也有助于避免外界的噪音干扰。不过由于皮质垫圈的透气性不是特别好,因此在炎热的夏天会是一个考验。# y1 z1 ?! B1 l+ \0 @
+ P$ i5 s( w/ Q. [/ L) j# T
LTB MAGNUM AC97耳机 由于将适配器集成到了单元内,因此新AC97的插头端要简洁了许多。 4种颜色的接头在使用时分别插在与5.1声卡相对应颜色的接口上,以接受不同声道的物理5.1信号。其中黑色接头插在机箱前置的耳机接口上。 USB接头的作用则等同于电源,通过这个供电措施来为集成在单元内的适配器提供工作电流。0 [( @/ c! h7 O6 }- I; P `
V: m5 J2 i" ~% j, L
LTB MAGNUM AC97耳机 小小的AC电源依然存在,它的作用就是如果你的电脑USB接口比较紧张的时候,可以通过接通电源来为适配器进行供电。并且直插电源相对要比USB供电稳定得多,因此几乎不会受制于主板的供电限制而出现干扰噪音。) _ @5 j3 p9 [; X
+ r" t5 O0 t4 a5 K
LTB MAGNUM AC97耳机适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