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zhuntio0 于 2009-7-15 11:24 编辑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
"295规格当然比260SLI好,但是这种三明治的卡,散热都比较麻烦,特别是放在机箱里。米人上水冷当然不错,一体化的水冷头1400左右,比两块单卡的水冷块划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想要用295就要用水冷,没水冷散热就很麻烦.米人么可以用用没钱上水冷就别上295,我不知道是否误解.
我不是很明白这个麻烦是什么意思.
另外你从什么地方觉的295很热很热我是不知道.但是我自己有2块正组SLI我并不觉的很热啊.是否我应该听m大的意见去换水冷才能不麻烦呢?
至于为什么NV会出单PCB295的原因我觉的你还是找下资料原因比较好.单靠自己YY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并不想一概而论说水冷不如风冷.但是在同样成本下1400足够买一台1匹的空调对着机箱吹了.难道这个效果不好么?1400足够买一个大金的制冷压缩机了.还能包括不只1年的电费.只是真的有必要1400花在一块完全由机器打磨,用10倍放大镜看还有暇疵的铜块上么?这就是水冷能做到的么?同样成本上水冷能做到多少?1400已经仅仅是一块铜的价格了还有其他的东西.按照你的观点来说1400的显卡散热怎么也要配个合适档次的泵,合适档次的冷排,冷塔吧.那又是多少钱?这些钱花在风冷上面又能做到多少?买个2匹的空调打房间总够了吧.说的夸张点我买个冰箱放里面用也够了吧..还静音呢.顺便冰可乐.
既然原厂的散热已经能完成散热的任务为什么还要大废周章的去做个水冷换上去呢?很多时候经常觉的温度真的一定要低那么几度么?到底是杞人忧天还是实际可从呢?全球百分之多少的机器使用水冷呢?到底是实际市场使用情况能说明问题呢还是继续自己投资亲身实践呢?
如果说一定要超频使用295去挽回点性能,我宁愿出掉295去买3块285.只是对我玩的游戏和用的软件来说超2块295实在没什么意义了.或许这种三明志的散热办法才是真正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最低成本选择吧.
还有就是65nm与55nm的讨论我觉的毫无意义的吧....工艺本来就是为成本所服务的,提高了工艺减少了单位面积电阻,需要的电压自然越低说缩水也好,说合理化也好,能达到目的才会推动GPU的进步.一定拿块260去跟275比...想比什么?做工?同样55nm的260会多好?供电到位就可以了多的都是YY和备用.为什么有P651的55nm畸形产品.....估计就是玩家逼出来的吧...
曾经我也喜欢裸机跑虽然那样拆换很方便.但是这样噪音会更明显.奉劝k大少用裸机跑弊>利.机箱本来就有隔音作用.所有组合都只要找个平衡点就可以了不用追求某一方面的极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