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307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在的SACD原抓原盘iso已经很多了,可惜PC上至今却没有完美的回放设备,遗憾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8 2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ACD的DSD 1bit解码至今居然没一个声卡能支持,可惜了,这高规格音源在PC上是死掉了。
: \: H# T4 |6 k; k大家还是尽量下PCM格式的母带吧。没SRC转换过程的音质就是好。6 Q( ~, S- X8 R3 Z# y5 y
喜欢SACD-iso的就这里下吧,很多了。http://www.jdtop.net/forum-88-1.html
2#
发表于 2011-12-18 22:26 | 只看该作者
没办法,索尼就是喜欢玩封闭。$ q9 n6 S- f# J6 A/ c$ T" K3 p- J
6 Z0 [. N, Y3 E
DVD-Audio混的可比SACD好多了,毕竟兼容24/192的DAC可以同时兼容更低的规格,而兼容SACD的DAC却只能回放极其有限的音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2:08 | 只看该作者
难道要等唱片公司发慈悲,放出母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2-19 12:28 | 只看该作者
音质相对高精度,高采样率的PCM没有优势,设备换代的成本抵消了制作成本的降低。
2 G% V5 k) a: `1 Y" T" H( I  b如果不是Sony的地位在这,SACD早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2-19 21:04 | 只看该作者
在DVD Audio还没普及就出现蓝光音频的今天,纠结CD还有意义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2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pfs1974 于 2011-12-19 21:57 编辑
2 {) M) n' G4 \" n9 k1 @  B9 d# @  X
3 Q% @# L+ S" M8 F! w因为很多经典的“传世录音”并没有原生蓝光版的,像卡拉扬的贝交全集、伯恩斯坦的马勒全集,这都是后人所不能及的传世录音。希望能发行24bit母带而别再SACD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19 22:59 | 只看该作者
可以用下插件就可以播放了,也可以转换成ape FLAC,src的转换损失几乎不可闻,损失最大的是声卡上垃圾的数模转换芯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23:35 | 只看该作者
slh1980 发表于 2011-12-19 22:59 ' o- q3 l0 p0 H3 T- k3 Y0 C* v
可以用下插件就可以播放了,也可以转换成ape FLAC,src的转换损失几乎不可闻,损失最大的是声卡上垃圾的数模 ...

  A( D! w1 F. [* I9 m3 i4 K用foobar官网的SACD插件(0.46版)音质很差,唯一方便的就是在foobar里拖进ISO镜像就可以播放(其实就是边转换边播放)。9 @" B; J  f* p' X# O+ Y
建议最好用scarletbook抓轨后用audiogate转成PCM 24b/88K再用foobar以WAV格式播放,这样音质会好很多。( H, o5 e1 ~# @, M. N2 M8 X" G9 ]
但无论如何,DSD到PCM的重采样再重编码肯定会影响音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20 07:49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用冷眼的foobar,以及巅峰推荐的AudioGate播放,均没有感受到有啥明显的震撼,下了几张碟就没兴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20 09:3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很多所谓的pcm版的母带也是dsd转过来的,看厂商录的时候怎么折腾了,88/176之流绝大部分都是,不排除厂商还给你来个2488 src到2496,至于算法,谁知道是saracon还是cubase自带的垃圾重采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12-20 09:4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友情提醒,pcm信息进了目前绝大部分声卡的dac之后还是要被转成dsd信息,或者按照dac厂的说法,是128x oversample delta-sigm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2-20 11:23 | 只看该作者
JoshuaChang 发表于 2011-12-20 09:44 ; K* c7 Q$ k6 f" |% t( s
另外,友情提醒,pcm信息进了目前绝大部分声卡的dac之后还是要被转成dsd信息,或者按照dac厂的说法,是128x ...

: _4 t/ T: d. _3 |也就是说现在想在电脑上听dsd 得用插件转成pcm, 但是进了高档声卡的dac之后又蛋疼的转回ds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2-20 12:13 | 只看该作者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805267-1-1.html
3 X8 c# |% D* X  F7 d0 ]; `5 n" S, D/ f/ j& P7 p1 |
看看我的帖子。莫非是下了sacd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2-20 2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oshuaChang 于 2011-12-20 20:23 编辑
! F3 e: M7 S; H7 |
pyncell 发表于 2011-12-20 11:23 - R& N$ L) l, @) T" C1 o0 I9 t. V
也就是说现在想在电脑上听dsd 得用插件转成pcm, 但是进了高档声卡的dac之后又蛋疼的转回dsd
  J' Z1 e# |$ a: a
我记得pcm1704是极少的非delta-sigma的dac,这种dac吃的就是pcm
+ S* ^# r) a+ b+ |) `- i2 f不是高档声卡,是几乎所有现代的声卡,只不过差的dac本身不提供dsd输入口: O, b: N8 g2 ?. `1 M/ ]* |1 ]
可以连接电脑直通播放dsd的设备,我问了prismsound,答曰他们家的ada8xr支持,奥菲斯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2-20 20:28 | 只看该作者
出SACD就是为了防数字拷贝的,不然直接都用DVD-A就好了,不然费那么大力气开发个不兼容的系统干嘛?
6 Y- {/ e. a% p9 y/ ^3 V# _6 x% C  C2 S/ i" Q
唱片的碟片介质已经走到尽头无路可走了,采用DVD-A格式,被盗版,被完美数字拷贝;
: j- y0 r) h8 `, R) N' G* A采用不兼容的SACD,而且不支持电脑播放,结果又卖不出去
* s- d! R6 L  Z- e( k# H) R2 q  Y3 T1 f! J1 Q
CD估计就是音乐碟片普及的终极格式了
  p& F- a& e0 j9 _2 w7 b" V以后是互联网的天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2-20 20:29 | 只看该作者
大眼仔 发表于 2011-12-20 12:13
- A* W& v/ @) l; V: g6 qhttp://we.pcinlife.com/thread-1805267-1-1.html; `( P0 @# ]. ^( {1 H
6 s  @5 B+ l3 r3 ^! w
看看我的帖子。莫非是下了sacd了
8 q6 v% j0 D: z8 W3 h0 h
如果是sacd的iso的话,安装fb2k的sacd插件,直接把iso往fb2k上拖即可播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2-20 20:37 | 只看该作者
JoshuaChang 发表于 2011-12-20 20:29
) m5 l( N" V' k: J如果是sacd的iso的话,安装fb2k的sacd插件,直接把iso往fb2k上拖即可播放

! E7 c; }" ]- `  P哦。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2-20 22:40 | 只看该作者
cetusli 发表于 2011-12-20 20:28 % q4 W1 }7 v3 ^3 q0 p
出SACD就是为了防数字拷贝的,不然直接都用DVD-A就好了,不然费那么大力气开发个不兼容的系统干嘛?2 B6 @0 F' R: i  _0 c  b
4 r  u. L1 X9 r% y( `1 V( U
唱片 ...

: m" f8 o, {+ i, S' X8 n7 k毕竟Sony自己也出CD,并且是强烈反对网络销售音频的。
9 `8 [3 k  K' e2 u; k6 S+ i) F3 s; Q& S  s  L
在作风上,索尼是几个数码产品制造商里最反消费者的,被唾弃也很正常。就算是苹果,在产品上也对消费者妥协过很多次,而索尼完全就是走自己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2-21 10:33 | 只看该作者
SONY的行事风格过于自负并且顽固不化,为此苦头吃得也不算少了  N( o( N9 j) B- R/ `+ N' q" d

, }, D" h- Z# Q7 S最典型的就是随身听,当年偌大的walkman市场,现在荡然无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2-22 14:13 | 只看该作者
dsd本身是个不错的技术,可惜以目前的快餐型市场,没前途了,骚尼自己都换回pcm了不是,所谓的dxd和sacd2就是pcm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6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