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当年Duron 933就这么做的
8过用的是MiniTower
http://bbs.8080.net/list.aspx?id=10079911&fid=4
教你只用1个Fan给电脑系统散热,打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有图片指导
首先介绍以下鄙人的电脑系统。(其实可以说电脑,但是因为陆续的添置了一些玩意,所以称爱机”系统”)
2001年的10月3日,在雄师买的, (本来10.1就去买的,但是JS都去过节鸟,8过从那以后,珠江路的JS就没有什么过节放假了,当然春节例外。)
那是我第一部机子,而且在下不才,这也是唯一的机子,而且居然现在还在用,现在的人看来觉得8可思意吧
cpu Duron 850,----------- 430米, up到 933MHz (133*7)
ram kingmax pc-150 256MB,--------250米 ,这是我至今都觉得很超值的配件,
disk Maxtor 新火球 5400rps,40GB--------800米 也是找了很多JS才买到的
Mainboard Abit KT7A -------- 800米,很不错的板子,就是电容爆了,换了块
Radeon LE 32MB--------700米。后来刷成 Radeon 标准,从148MHz/148 MHz 刷成166 MHz /166 MHz,现在可以玩CS,看DVD,DVDRip,RM也很好,个人觉得有个最大的缺点,不好自己换散热片,这个后面会说的。
SB!Live 4.1, ACER 52X 鳄鱼,Mitsubishi Plus73
机箱和电源是-------金和田的 “会呼吸的机箱”,--------东西不错,就是机箱和电源一共有3个风扇,吵人
之后,7788的买了DVDROM,CDRW,80GB X 1,250GB X 2,还有把ram加到了 1GB,圆满鸟
首先,因为我对声音,或者是安静的环境很向往,所以就从买电脑的时候,希望不要有太大的噪音,
8过自己的房间没有空调,所以,最多的时候,机箱里面同时用过8个fans,,如下图所示
5个圈有5个Fans,加上电源里面里面有2Fans,机箱顶上有一个fan,一共8个Fans,
现在想想那个噪音,KB啊。
声音这个东西,最怕对比。
你要用3块钱的耳机,也没有什么,但是听了100块的MX400后,你再听原来的耳机,你会受不了;
听过Koss SP之后,你又会觉得MX400的重音就象没有似的;
但是,当你的朋友不怀好意的借你听一天的HD-600,再残忍的要回去,你会发现Koss SP算什么!!
…………………..我就是这样陷了进去
2002年夏天的时候,花了70块买9洲风神的AE-085+,底下有块嵌入的铜片,效果比之前的AE-058
要好点,更重要的是,我用硬纸板,做了个风道,用电源的风扇给CPU散热,上面的图可以看见的。这样,CPU风扇就可以不用了,-------------啊,第一次发现,原来CPU的风扇不开的话,声音好安静啊
AE-085+
2003年的时候,比较了很多产品后,我花了99块买了当时性价比最高的CoolMaster V81
还是用硬纸板,做了个风道,效果又好点。
但是原配的V81的fan很BT,接电后放在地上,风居然可以把风扇推动在地上跑,而且噪音太大,换了个8cm的普通fan.
CoolMaster V81
只是在夏天的最热的2个月,CPU的风扇还是要用,但是其他季节就不必了,安静啊。
我如果一直用8个风扇,也就算了。但是当我听过3个风扇的声音后,再比较下8个,我就会受不
了的;用了3个风扇之后,我就想这还是吵啊,于是就幻想一个风扇的声音应该很小,也就用手把风
扇给停几秒钟而已,哦……..原来一个风扇的声音这么小啊,
所以,我后来的目标就是------1个风扇的环境了。
TT MiniTower我从去年就开始向往,和TT ,CM的其他塔式散热器比较起来,差距也就在2-3度之间,如果机箱内部的整体规划好的话,完全不是问题。8过价格高,而且关键是上这个东西,等于是把机箱的所有东西都要般出来,再般回去,工程浩大啊,比较犹豫。
今年5.1,觉得比较无聊了,而且天开始热鸟,就去路上买了回来,开始打造安静的系统。
这是TT的样子,现在看还是很YY的。
MiniTT在主板上的样子。
注意北桥已经换成了大的散热片了,板子是俺花了好多米买的一共 1G SDRAM,都可以上到 PC-150,有个美光的512甚至可以上PC-180,也是从8080的朋友那里买的,当时才290米,相当合算
那个黑色的是海绵,防尘用的。
因为其实大家在南京跑路的话都知道,南京的空气中,灰尘是太多的。南京搞的就象个大工地。
虽然每天电视里、广播里都说:中山陵,空气质量XX, 玄武湖,空气质量XX。
8过后来换成了纱窗的布,MiniTT对空气的对流要求很高,用海绵会让我温度直接高6-7度,很KB啊。
这是换纱窗布后的样子
我终于买到了散热胶,就是具备散热和粘性的胶,之前2-3年,我在路上都一直没有买到,这次在雄师买了,就顺便把北桥的那个风扇换成了大的散热片。
发个牢骚,VIA的北桥的热量也太大了,看看人家Intel集成了VGA的北桥也不过就个小散热片搞定了,就算NV nForce的北桥有fan,毕竟人家也是有VGA的,KT-133A的北桥热量真大啊.
后来发现,VIA的北桥用这个大的散热片,温度也很轻松的到了60度以上,这个还是在没有30度的时候,还是在我随手在散热片上放了个小的温度计得到的数据。 虽然系统Bios显示只有40度不到,但是我更加相信我自己用手感受的温度。
后来,只好象中国的路一样,修好了扒。扒好了再修一样,加了个热管散热片,这下,起码手感觉不烫鸟。
北桥也能享受热管的待遇了。 感慨一下。
下面,介绍一下我现在硬盘用的散热系统。
虽然大家会觉得很浪费。
先上PP,因为我很 厚道 滴!!!
我用的是左边的散热器,右边的有人可以猜猜是哪个东西上的呢? 提示下,这也是个YY之物啊。
这是分解状态。
这是摆放在Disk上的样子,底下抹导热脂,所以盘子上也有白色的导热脂。
注意:Fan的电源没有接,我可不想把Disk震坏。
象TT这样的塔式散热器都有个通病,太重鸟,所以会有下垂的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我有一次把水平摆放的机箱刚刚垂直放好,温度就立刻上升了 3 度。!!!!!!!!!!!!!!!!!!!
为了针对下垂的缺点,我想鸟很久,终于,解决了。
不就是重力吗?给Mini一个向上的力就OK了。
Mini的质量是700g,给个350g的向上力。
于是。。。。。。
用弹簧秤测量出皮筋延长350g力大概会有3-4cm.
再把铁丝和皮筋以刚好向下拉3-4cm为准,弯个勾,勾住Mini,OK
图上可以看见,自己做了风道,就是汽水瓶,剪了个环装,放在电源和Mini之间,周围的空隙用纸塞好。
这样的话,室内温度在24度以下的话,整个系统就可以只用电源的一个Fan来散热了,CPU的温度大概45度左右。
给个全景,Mini上的Fan大概是2500rpm。
RadeonLE,SB!Live,2001年就已经上了散热片了。
RadeonLE 是用的普通Celeon433 级别的片子,
SB!Live 就用815,KT133A级别的主板北桥的片子。
这是用到一些工具,最左边的就是自己做到风道。这个可是安静的关键啊。
总结:
Duron 933 的功率大概在45W左右。
象Mini这类塔式散热器,对空气的对流很敏感,机箱关闭,周围空气的温度会漫漫变高,所以机箱关闭 和 打开,相差很大。
Mini 装Fan的话,抽风比吹风好很多。 因为吹风会有反弹风,影响效率。
而且散热器最终可以达到的效果是在 环境温度 和 CUP 温度之间的。
也就是说。你家里空气温度是28度的话,那最强的空气散热器也只能把温度控制在28的上面了,想要28度以下的效果,只能用温度比28读低的东西来了
1.室内温度24度以下,一个电源Fan搞定,安静啊,机箱关闭,就算用SuperP跑40分钟,也就46-47度的样子,正常用也就45度一下
2.室内温度24-30度之间的话,如果不玩游戏,机箱关闭,51-52度,一个Fan勉强可以。
但是要是玩玩CS的话,上上网,还是要开Mini上的Fan了。
如果机箱打开,50度以下,可以用1个Fan。
3.如果南京到40度的话,我机箱上的第3个Fan还是得开了,没有办法了,安全还是要的。
环境温度40度,机箱内部怎么也得比外面高7-8度吧。
遗憾:
如果有米败个14cm Fan的电源,估计我的系统会更加强悍,噪音也会再下来点点。
可是,米总是有限的,只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发挥物质的性能了。
Radeon LE的散热器没有办法拿下来,胶粘的是太难以取下了。
虽然听说放冰箱冻是可以拿下来的,但是我没有勇气这样干,
所以,即使有更好的显卡散热器,我也没有办法了。
8过还好,Mini上面的Fan运行的时候会有反弹风,这在影响Fan效率的同时,确也可以顺便给旁边的Radeon LE,和北桥的热管散热了。
其实,还有个小小的心愿,如果小主板和小机箱多点的话,可以把电脑系统做的更小点,毕竟象我的电脑那么大,还是看的不爽。
电脑这个东西现在在生活中的用处越来越大了,将来,我以为是会向家用电器的方向上发展,而外型和体积就是要改观的。
而作为家用电器的话,噪音就是要注意的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