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谬论 1:电源线只是把守电源的最後一关,所有器材都是电流的最终目的地。
, V8 ^6 L/ | B# n 这是一个完全违反电路理论的说法,对於电流来说,所有的电线和电器都可以看作是串联於电路上的元件。之所以会有这种误解,相信是世界各地所采用的单相供电体制 作怪,由於单相电的回路线 (中性线, N) 是 利用了地球作导体,所以单相电只有一条线 带电 (火线, L) ,这样就很容易误以为电流 只流进电器而不流出。实际上任何电器都是位於电路的中间,而电源线就是将电器接上 电网的联接线。其重要性就不难明白了。! |2 U# s* K/ v0 V+ x# k4 F& ?
谬论2:电流像水管里的水一样会受到污染,所以在进入电器前必须加以洁净。 H, W" V( t, }% q1 l
因为电器不是位於电路的末端而是位於中间,加上交流电是不断往返流动的,所以上述理论不成立。电流是由电子流动动作产生的,因此不会像水一样会受到污染,所谓污染是指和电流共生的电磁波受到其他频率电磁波的调制,称为噪音或电磁干扰。
% ]. k: j- o& c* J1 ^ 谬论3:对於建筑物里长达数百米的电线,区区数米长发烧线起不了甚么作用。! R5 [8 q9 f" h9 h5 M
和之前所说的一样,电器是位於电路的中间,而电源线负责将电器接上供电网络,由於流人和流出电源线的电流相同,所以电源线的表现非常重要。8 n4 T' w7 U" u5 Q! \3 k& s4 z
谬论4:由於室外存在大量电磁干扰,所以必须采用电源处理器和滤波器对器材加以保护。: i/ g4 Y5 o( [0 j* u" K) o
电源处理器和滤波器无疑对提高供电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些设备是以被动方式工作,对电源内阻和器材内部阻抗特性的匹配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其效能将大打折扣,另外最重要的是,大部份的电磁干扰是由音响器材本身所引发的,因为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时候是会以传播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方式来消耗能量的 ㈠nverseSquareLaw) 。所以真正由外部Jam入器材里的高频电磁干扰并不是太多,而且随著距离的增加会迅速地衰减。引起音质劣化的主因是器材里的桥式全) A# Q. C& B( \" U2 N5 m" T5 {/ x
波整流电路,其作用是将交流变为直流,因此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电路,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瞬态噪音。这些噪音将会经过变压器和电源线而向外传播。如果电源综对这些噪音呈现高阻抗特性的话,噪音将被反射回器材,经过互相调制而使高频噪音增加。
5 L9 `3 m. T4 y) j" f m 谬论5:音响器材设计师会尽量改善器材里的电源供应器性能,从而使电源线的影响减至微不足道。! ~3 }" H, @# G5 C3 U' J, L) }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那么所有设计良好的Hi End喇叭只需用数元一尺的红黑喇叭线就可以了。 H" |0 F- a. v$ S; h
以上有关电源线的谬误之处都是许多人包括笔者在内常常提及的,看了XXX的解释後确是觉得非常醒神,所以不惜花上一些篇幅和各位读者分享一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