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Pro-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ntel Nehalem极大的缩短和和AMD的差距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8-10-27 23:51 | 只看该作者
大师的文笔诙谐幽默啊。
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10-27 23: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empress 于 2008-10-27 23:36 发表

NF2双通道3插槽插满也能实现双通道,并且可以实现每64bit独立读写
同时代的865P比内存控制上落后一个级别
不过那是intel比NV落后  不是比AMD落后


众所周知,NF2的双通道性能和865P相比怎么样…… :lol:
内存地址分离访问只是在非对称的时候配置更灵活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8-10-28 00:0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喝奶相对安全点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10-28 00:12 | 只看该作者
{lol:] {lol:] 顶大师QL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8-10-28 08:53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大师现在适合抄底AMD么[huh>
囧 给WSJ了

[ 本帖最后由 末日之刃 于 2008-10-28 08:5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8-10-28 09:56 | 只看该作者
很明显,偶有骗分嫌疑,顶大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tefxia 该用户已被删除
47#
发表于 2008-10-28 10:1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0: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末日之刃 于 2008-10-28 08:53 发表
请问大师现在适合抄底AMD么[huh>
囧 给WSJ了


AMD股价较低,完全可以由我国五粮液或茅台出手收购。实现贸技工一条龙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10-28 12:24 | 只看该作者
AMD还有领先intel的核心制冷技术,可以让CPU在运行时低于常温。更有超大容量的L1、L2 cache,使得系统运行时感觉起来更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10-28 17:05 | 只看该作者
大师,博弈的艺术系列加油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8-10-28 17:43 | 只看该作者
{lol:] {lol:]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angyi1314 该用户已被删除
52#
发表于 2008-10-28 18: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igbadegg 该用户已被删除
53#
发表于 2008-10-28 19: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8-10-28 20: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angyi1314 于 2008-10-28 18:44 发表
不过我好真的不知道L3 是谁的技术
看到I7 第一感觉就是怎么和AMD一样有 L3


ISSCC 2006: Intel Tulsa
Overview
The third paper in the microprocessor track concerned Tulsa, a badly needed 65nm Xeon MP processor. From a product stand point, Intel is currently weakest in 4-socket systems. The front side bus is a perfectly fine solution at 2 sockets, but scalability tapers off at 4 sockets, while point to point interconnects work more efficiently. Tulsa is likely to be the last Pentium 4 based MPU launched, and wa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address issues in Intel’s system architecture.


Figure 1 – Tulsa Die Micrograph, courtesy of Intel

Tulsa is based on Cedar Mill, with 1MB L2 cache per core, augmented by 16MB of inclusive shared L3 cache, which is accessed through a unified (and presumably FIFO) queue. This server MPU uses 1.3B transistors (121M/core) and 435mm2 in Intel’s high performance bulk 65nm process (see David Wang's IEDM coverage) with 8 layers of copper interconnect. Tulsa will run at 3.4GHz with 1.25V, and a 150W TDP and 110W average power. Intel’s *Ts are also supported: virtualization, demand based switching and dynamic cache line disabling (upto 32 lines). With a BIOS upgrade, Tulsa is drop in compatible with the Twin Castle chipset. Figure 1 above shows a die photo of Tuls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8-10-28 21: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angyi1314 于 2008-10-28 18:44 发表
不过我好真的不知道L3 是谁的技术
看到I7 第一感觉就是怎么和AMD一样有 L3


那你看到Phenom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和03年的P4EE或是更早的XEON一样(有L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angyi1314 该用户已被删除
56#
发表于 2008-10-28 22: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8-10-28 22: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angyi1314 于 2008-10-28 22:00 发表

是吗 ?没用过这个, 谦虚的问下, 到底谁发明的???


这个是人类发明的……
而且,现在只需要知道,Nehalem不仅是带宽大大领先,而且内存延迟只有K10的约一半。别忘了Intel用的是延迟更大的DDR3内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8-10-28 22: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angyi1314 于 2008-10-28 18:44 发表
不过我好真的不知道L3 是谁的技术
看到I7 第一感觉就是怎么和AMD一样有 L3



k6-3+带cache的主板可以算1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encha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59#
发表于 2008-10-28 22: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acard 该用户已被删除
60#
发表于 2008-10-28 22: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19 21: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