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sunbinjin 于 2008-11-20 16:52 发表 ![]()
) d6 x5 i8 Y ~: E6 t6 m- |
, {6 I, V6 L! D v
7 @: v( v( |. Y9 ]哦,你的意思就是说:在播放器(Foobar)把MP3解码成PCM数据后,输出到声卡,但声卡(驱动)在通过SPDIF输出前,还做了一些对数据的处理?并非是直接把数据输出的,所以这部分处理因为不同的声卡而存在差异?7 m$ v# G, I* s9 p8 C' E) \# [
但看 ... ; Y; d: F$ i1 W% d
算法是技术的积淀,为什么软波表和硬波表的声音质量相差那么多?简直是天壤之别。而按理说现在的计算机的CPU已经无比强大了,可就是“算”不好这个midi格式。. W$ ~2 t% C/ U: }
6 O/ R7 C5 E0 k E在这个坛子里老是有人聊SRC,什么是SRC,就是把44.1K的PCM信号转换成48K/96K的声卡芯片的信号,老是有人说这个这个声卡的SRC是软的,那个是硬的,不同方法得到的声音质量不同,本来想想,SRC算法够简单了。
' @: I9 P8 z0 Q l1 C. D
% G. N! M9 k( X o: bDTS/AC3解码也是算法,如果你有X-Fi,你分别用AC3Filter进行软解和硬解,你又听到了完全不同效果的声音,为什么这个“算法”相差就这么大能?
0 @( G6 T3 p) t
, R, n1 ~8 D9 y0 V不过我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软算法也会被不断优化,螃蟹简直是三天两头更新驱动,我想除了提供更多的芯片支持外,也在不断地更新算法。我想,在不远的将来,诸如螃蟹之类的芯片,会赶上硬件声卡的技术水平,其实到了那个时候,声卡也就消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