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楼兄弟引用的那段话,是我在博客说的。现在再补充一点我的意思。* Y0 A4 t# {+ Z1 Q( R3 H% V
5 v1 Z& Z& a- P' O( ?; S# h6 c$ Z% b* o5 @8 F! w
个人认为多两排电容的版本和没有电容的版本,各有好处:+ _0 k; z) e6 r7 m: t0 d ~4 Q$ U
% Z4 I) ~, Z4 u
8 n# @! z4 a8 f" g: a, d+ b如果以声音纯净度和模拟失真看,没有输出耦合的要好一些,但这样可能会存在一个问题,假如后端设备没有输入耦合(比如早期JVC UX2000床头音响的功放),或者输入有问题的话,可能会有爆音,甚至会损伤一些后端。不过,现在的有源音箱都是有输入耦合的,连接现在的大部分优秀有源音箱产品是不会出爆音问题的。没有输出耦合电解的版本,搭配有优秀输入耦合的后端设备,可以得到最佳连接的音质。# G/ ?: v( @6 t- e, t9 _3 h
0 h! {2 o9 U. N1 ?( I但如果要以匹配性方面看,多出耦合电容的版本,则匹配性好些,连接任何后端都不会出现匹配的问题。但因为这些电解档次一般,音质要略微差一点点(也许大部分人貌似听不出区别)。同时,既然安排了耦合电容的位置,那么说明也有改动的余地,将那些了不太好的电解换成好一些的就行。 q" f0 r# m. F9 h
2 ?4 S& [; K3 [# G1 Y当然,电路方面我是外行,这些也是做电路的人和我说的。如果有问题,请指正。: u) X: H1 q6 c9 |% @
( h9 D# Q$ R n) W* ~: N0 W! n! w
$ l) U; r2 y* O0 e6 H
- Y' \) G* x0 P9 Z9 q
2 H0 B% a, K% T6 Q' I# _/ |5 v7 a- d
6 \" f: F; l0 L. R( i
{+ S% Q% y6 @! C( a说到驱动方面,目前只建议选择两种:" A) d* q b1 p Y3 I
, q! j# n$ v) Q2 N9 r# w9 t1.官方驱动:SB24_VTDRV_LB_1_04_0077.exe
( y* F2 _' \* K/ l: U f& m
) e- a* t$ V, D) t) a9 k' a2.DK在2009年出的驱动:P17XFXA_PCDRV_1_04_0080A.exe4 l S- e& q" w+ I
' f; i, Y/ g6 |
二者选一即可。个人推荐第二个,变X-Fi削减版,能YY下。
% p, Z: P; e8 U9 h1 e9 m* e0 d4 R2 u" W; i6 k
% v: w% ~: _5 b7 Y; k. f* g5 z+ j" P/ ]" J! {/ m; N
至于Leading兄去年修改DK的驱动,目前没必要用了,毕竟较老,而且Vista下使用会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