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减肥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择色温的问题,6500K还是9300K?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5-22 04:1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2209WA也是调的9300K 6500看东西发黄.9300是白色的
不老芙蓉 发表于 2009-5-22 01:07



9300k白的更白 但是灰色是会发蓝的吧,相比之下6500K偏色更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5-22 04:2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你贴的那张贴。感觉都在为一些残缺设备争论,还没有哪台设备是“真实”的,都是偏色看怎么取中间值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5-22 08:51 | 只看该作者
6500k。9300k特鲜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5-22 15:21 | 只看该作者
一般东方人还是只能接受9300K,但你如果经常看片什么的,其实6500更接近于真实世界的颜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5-22 16:5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用6500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5-22 1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mty1111 于 2009-5-22 19:35 编辑

有一位专门学色彩方面的网友的教科书是这么介绍不同色温的:

5000k--阳光直射
6500k--有阴云的天空
9300k--未校正的显示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5-23 09:2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别给弄错了 人家说显示器的色温  你说的前两个是拍摄彩色照片的时候  用不同的色温改变不同的拍摄环境 达到想要的色彩环境  第三个 有点莫名  显示器 要统一 要不没有好的制作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5-24 00:33 | 只看该作者
亚洲人的眼睛和欧洲人不同,亚洲人选9300K好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0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小白经过多天肉眼测试,觉得6500K~9300K中间偏6500K比较舒服

大约7500K(无仪器,自估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5-24 18:0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CRT,感觉还是9300好点。6500感觉不太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5-24 18:45 | 只看该作者
显示器的色温选择,是习惯使然,喜欢6500k、9300k都无所谓的。

如果想要自己显示器显示的颜色更贴近行业标准,建议还是选6500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5-24 19:01 | 只看该作者
2209预设的6500k只有5800k-6000k,不白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5-24 19:23 | 只看该作者
2209预设的6500k只有5800k-6000k,不白正常
vincy 发表于 2009-5-24 19:01

我的2209wa预设6500k有6700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5-24 22:5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2209wa预设6500k有6700k。
smty1111 发表于 2009-5-24 19:23

再次证明了每台都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5-25 21:29 | 只看该作者
色温和地域自然光照有关系啊,我国地区应该更接近9300k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5-25 23:09 | 只看该作者
随便转个基础知识

色温三种色温的荧光灯光谱  色温
  colo(u)r temperature
  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4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色温究竟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产生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某红色波长的辐射强度最大),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温度相对应的。色温通常用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对应表示物体在特定温度辐射时最大波长的颜色。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色温在摄影中的应用: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400K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K的色温条件。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K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而当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需要增加2/3级光圈。
  然而,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滤光镜代号十分混乱,不易识别,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厂商都用标准的代号和设计。因此,在众多的滤光镜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滤光镜是不容易的。为了把滤光镜分类的混乱状况系统化,使选择滤光镜的工作简化,加拿大摄影家施瓦茨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标定光源色温的新方法。
  光谱中长短波长光线比例为色温。
  如何选择合适的色温:
  色温是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这是物理学.身理学与心理学的综合复杂因素的一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的。色温在电视(发光体)或摄影(反光体)上是可以用人为的方式来改变的,例如在摄影上我们用3200K的白炽热灯(3200K),但我们在镜头上加上红色滤光镜滤通过一点红光线使照片看起来色温高一点;相同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电视上减少一点红色(但减太多多少也会影响到正常红色的表现)让画面看起来色温高一点。
  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
  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是如何界定的呢?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
  就是色温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 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 6500K蓝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 咱们中国人看了就是偏黄
  如何准确地进行色温定位?
  如何准确地进行色温定位?(原文地址http://ledlights.net.cn/zhishi/sewen.html)这就需要使用到“色温计”啦。一般情况下,正午10点至下午2点,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 5200~5500°K。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一般钨丝灯、照相馆拍摄黑白照片使用的钨丝灯以及一般的普通灯泡光的色温大约在 2800°K;由于色温偏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扩印出来以后会感到色彩偏黄色。而一般日光灯的色温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灯下拍摄的相片会偏青色。这都是因为拍摄环境的色温与拍摄机器设定的色温不对造成的。一般在扩印机上可以进行调整。但如果拍摄现场有日光灯也有钨丝灯的情况,我们成为混合光源,这种片子很难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拍摄期间对色温的考量、设定以及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你是使用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都必须重视色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5-25 23:10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这一段

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是如何界定的呢?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
  就是色温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 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 6500K蓝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 咱们中国人看了就是偏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5-25 23:26 | 只看该作者
6500不觉得白色偏黄了么????????
我一直用珑管的CRT,都是9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5-26 16:1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色温这东西最重要还得看个人感觉,看着舒服就是最好的,别人说好的不一定适合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ngshui 该用户已被删除
40#
发表于 2009-5-26 16: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9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