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半条命老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鸟照片】前几天收到的一本书&一盒少见的健康杀手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3:33 | 只看该作者

16 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

  王立平简历

  男,1941年生。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促进会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是《四月影会》、《现代摄影沙龙》等著名摄影团体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代表作《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获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四五运动优秀摄影作品”一等奖。《国旗下》、《阿拉伯之迷》等作品在《中国摄影家看世界》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另有30多幅作品被画册、报刊、展览选用。

  《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

  1976年4月4日,天色如人们的心情一样灰暗,一清早天安门广场已经人山人海。人民英雄纪念碑旁的矮松墙上系满了小白花,广场上到处是挂着挽联的花圈。人们在花圈中穿行,默读或抄写帖在纪念碑上、灯柱上、栏杆上、花圈上的诗词。上午十时左右,广场东宫北恻一群人举着一位青年,并向他发出阵阵欢呼,他用白布缠着的手向大家展示他写的血书:“敬爱的周总理,我们将用鲜血和生命誓死捍卫您!”人们争先恐后的同他握手致意,并高呼:“谁反对周总理就打倒谁!”,“誓死保卫周总理”,有的人还大声向他喊道:“我们支持你!”,“我们愿和你一起流血!”,我和在场的许多人都留下了激动的泪。一只只伸向青年的手,代表着一颗颗同样的心。作者用泽尼特原型单镜头反光相机,50MM标准头黑白胶片,现场没有高的拍摄点,根本站不稳,晃动的厉害,只能把相机高举过头,凭手调整角度进行盲拍,为了避免拍偏,求得较大的景深和画面稳定,作者调好光圈、速度、并预设了距离,用力挤到稍远的一点的地方,紧盯住变幻不定的现场,等待着最佳角度和时机,按下了快门,将这一难得的动人场面拍摄下来。这幅作品成为震惊中外的“四、五运动真实写照的代表性力作。

17 白求恩大夫

  吴印咸简历

  吴印咸:男,1900年生。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届理事,第二、三、四届副主席,第五届名誉主席。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副理事长、名誉主席,第四届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拍摄了电影《风云儿女》、《生死同心》、《都市风光》、《马路天》等。曾任国务院文化组成员,文化部电影局顾问等。

  《白求恩大夫》

  1939年10月下旬,日寇发动了“冬季大扫荡”,正准备起程回国筹集资金、器材和药品的白求恩大夫毅然决定留下救治伤员。指挥黄山岭作战的日军头目是以杀人魔王著称的阿部规秀,战斗进行得异常残酷。根据白求恩大夫“救护工作务必靠近火线”的原则,手术室就安置在离火线只有几里的涞源县孙家庄村外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身着白色围裙,高卷着袖子,弯着腰,站在自制的“手术台”前,有条不 地指挥着整个抢救工作,极其认真地为每一个伤员做着手术…….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日寇向孙家庄袭来,后山发现大批敌人,情况十分危机。白求恩命令立即转移轻伤员,重伤员就地手术。枪炮声越来越近,破旧的小庙震得直掉土,大家一再劝白求恩大夫撤离,但白求恩镇定自若,旁若无敌,仍聚精会神地做着手术,挽救着一个个战士的生命,直到所有的伤员都做完了手术。作者目睹这一切,深深地被白求恩这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精益求精的医术,对八路军战士无比深厚的情感,极端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所打动,敬佩不已。他用摄影机和照相机记录了这感人肺腑的场景。   18 鞋穿帮了

  武宝智简历

  武宝智:男,1938年生。1958年在长春电视制片厂学习电影表演和摄影。1965年调入中央电视台任摄影记者和摄影师,拍摄过《何日彩云归》等几十部电视剧、电视片和近百部新闻片。1979年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任高级摄影师,拍摄过《便衣警察》、《结婚现场会》《大林莽》和《矿长》等30多部电视剧。也曾导演拍摄过《胡同古韵》、《爱国艺术家苦禅大师》等一百多部电视专题片;导演过《中外友谊联欢会》、《亚运喜剧小品荟萃》、《1994春节笑星喜剧小品晚会》、《中外宾朋闹元宵》等30多台电视文艺晚会。1998年始,任《澳港台画报》高级记者和摄影总监。

  《鞋穿帮了》

  《鞋穿帮了》创作于1999年。在当年《首届什刹海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来自非洲和欧洲的外国朋友穿着戏装,表演了一个京剧节目,这个节目受到了在场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多年来作者一直热衷于拍摄象征中外友谊的照片,友谊颂是作者一生追求和歌颂的永恒主题,因此他以极大的兴趣拍摄了这幅《鞋穿帮了》表现中外人民之间友情的作品。
  19 飞鹰捕食

  武治义简历

  男,1956年生。当兵开始从事摄影工作,曾两次前往云南老山前线进行战地采访。九十年代初期转业到英文中国日报任专业摄影记者。主要负责中央领导的外事活动以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摄影报道,擅长抓拍各种人物神态,对现场新闻人像颇有研究。其作品影响广泛,得到许多国家元首的亲笔签名和首肯。作者是我国连续获得三届中国摄影届最高奖——金像奖的得主,也是唯一在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同时获金、银、铜牌奖的摄影家。2004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成就奖”。曾当选全国“十佳”体育摄影记者。参加过奥运会、世界杯以及F—1汽车拉力赛的摄影报道。

  《飞鹰捕食》

  1985年5月,酷爱足球项目的我参加了中国青年报举办的TDK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的采访。在中国和英国进行的半决赛中,我拍到了一张英国队的7号安东尼突破中国守门员的生动瞬间。画面上7号安东尼反越位成功,直插中国队的大门,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中国队的守门员紧急出动。倒地扑球未果,球反弹在空中时,安东尼展开双臂飞身跃起躲过了守门员的出击,轻松地将球打进大门。我为这张照片起名《飞鹰捕食》。这幅绝佳瞬间作品,获TDK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摄影大赛的头奖,并在此后祖国各地的摄影比赛中,这只“鹰”获得大、小奖项二.、三十次,为我赢得了荣誉,也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

20 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杨振亚简历

  男, 年生,参加革命后长期在部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1948年调华北军区画报社任摄影记者。参加了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摄影报道。1950年任《解放军画报》社摄影记者,同年作为随军记者赴朝鲜。1951年任华北军区报社副社长。1952年调总政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

  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战争,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声讨和谴责。那时我在解放军画报社任摄影记者,10月中旬去驻安东(今丹东)的部队采访,并准备随志愿军赴朝参战。安东位于鸭绿江畔,和对岸朝鲜的新义州隔水相望,11月8日,数十架美军重型机向新义州扑来,一批一批轮番轰炸,整座城市顿时陷入硝烟火海之中。我带上相机径直向江边跑去。路上不见行人,军车不时呼啸而过。这时我发现有两位边防战士,正持枪站在掩体中警惕地注视着对岸。心中不由一动,眼前出现的不正是这几天的感受想通过图片形象地告诉人们,战火正向我国蔓延,我们不能置之不理而又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一幕吗?我激动的按动快门,记录下这历史的一瞬。照片在《人民日报》和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后,对当时我国正在掀起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1东方红

  袁毅平简历

  袁毅平:男,1926年生,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人像摄影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荣誉委员。1939年始从事摄影工作至今,先后在《人像摄影》、《新华日报》、《人民日报》、《大众摄影》、《中国摄影》等报刊。杂志任摄影记者、编委、副主编、主编。1978年——1990年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副主席等。

  《东方红》创作概况

  《东方红》摄于1961年8月。一个清晨听到广播电台播放的《东方红》乐曲,我突然受到启发,将“日出”和“天安门”两个本来毫不相关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头脑中产生了“一轮红日在天安门的东方透过瑰丽的彩霞冉冉升起”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意象。遂以比喻和象征的艺术语言,运用摄影艺术手段,将这一头脑里的艺术意象,表现在摄影画面上,成为凝固的艺术形象。命题《东方红》,歌颂我们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以及共和国缔造者。同时也祝愿祖国在当时经历了三年困难后的复苏,以及光辉的前程。

  《东方红》从萌生创作动机、立意与构思,深化意蕴,到现场多次观察,反复实地试拍,直至最后完成,前后历时约两年时间。主要是等待艺术意象中理想的彩霞。此作在拍摄过程中,曾数次变更拍摄方案,因彩霞变化太快,经常是初见不错,等骑车赶到现场,全变了样,往往高兴而去,扫兴而归。不过,方案即定,必须耐心等待,最后总算天公作美,出现了非常难见的彩霞,表达了我的意中之境。
   
22 荣誉

  张家骅简历

  男,1931年生。1953年复旦大学毕业。先后在新华社摄影部、中国图片社、人民画报社工作,曾任记者、采编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总经理、社长兼总编辑等职。现为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理事、北京电影学院院务委员兼名誉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ZF特殊津贴。几十年来拍摄了近万张照片,先后出访美国、法国、加拿大、前苏联、捷克、日本、波兰、智利等国。所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被《伟大的瞬间》、《【论坛严禁话题,请勿再谈,我们会保留追究的权利】》、《刘少奇》、《世纪回顾》等画册选用,《【论坛严禁话题,请勿再谈,我们会保留追究的权利】在天安门城楼上》被印成邮票发行。其传略辑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卷、《国魂——跨世纪中华兴国精英大典》等。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题介绍他的摄影生涯。

  《荣誉》

  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1963年4月5日在布拉格开幕。我国派出了由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邱钟惠、李赫男等组成的乒乓球队。七个项目的冠军,鹿死谁手?为世人瞩目。中国男队经过几场硬仗拼搏,决赛时以5:1击败了强大的对手日本队,夺得了体现一个国家乒乓球整体实力的斯韦思林杯(男子团体冠军杯)。决赛场拍完后,发奖仪式如何拍摄?我决定不拍领奖台获奖一般化镜头,也不刻意去照冠军队员捧杯欢呼的瞬间。当出现中国男队教练傅其芬高举奖杯,庄则栋、张燮林面露夺魁后的自豪,右边日本队荻村、三木等人神情木讷、沮丧,左边瑞典、西德队表示由衷祝贺这一神态各异的情景时,我毫不犹豫按下了快门。这幅栩栩如生、耐人咀嚼的作品博得普遍好评。我深切体会到:一个镜头的失去,往往在几秒钟的犹豫中;一幅照片的成功,常常在一瞬间的果断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8-4 23:34 | 只看该作者


太多敏感字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3:48 | 只看该作者
网上能搜到的,就是这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8-6 13:5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见,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8-6 20:22 | 只看该作者
10# 半条命老鸟

啊啊。。。1.27V。。。体质不错。。。。我的Q8200要加到1.45V才能上450。。。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8-6 20:26 | 只看该作者
偶像!偶像你又出来了偶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8-6 20:2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和lz又不熟,怎么就成我偶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8-6 21:09 | 只看该作者
能共享下楼主的桌面不??


ceozf@126.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21:24 | 只看该作者
能共享下楼主的桌面不??


ceozf@126.com
小二马 发表于 2009-8-6 21:09


http://www.tfg2.com/attachment/Mon_0907/53_75974_f8f9aa49e2c5024.jpg
1680

http://www.tfg2.com/attachment/Mon_0907/53_75974_78ddf952c8f9d34.jpg
1920

俺自己原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8-7 01:36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俗看这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2:14 | 只看该作者
DP1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8-7 0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8-9 00:4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顶老鸟的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8-9 19:21 | 只看该作者
在厦门大堆这种台湾烟卖
caizhiqin 发表于 2009-8-2 23:02

在哪在哪 去瞻仰下 没见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8-9 21:36 | 只看该作者
纯顶,支持了。书中的图片很有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8-11 12:49 | 只看该作者
顶顶刚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7 1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