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leuth 于 2010-2-10 13:57 编辑
呵呵,不然,不然
在Nehalem-EX上会有圣克拉拉开发的环形总线内部互联,解决多个核心下核心之间、核心 ...
itany 发表于 2010-2-10 13:05 ![]()
查了一下过去的文章,三级缓存的改进确实如你所说。
Sandy Bridge缓存方面,一级、二级、三级容量分别为4×32KB、4×256K、8MB,延迟分别只有3个周期、9个周期、25个周期,而且三级缓存采用每循环256位的环形架构。
Nehalem每个核心配备了2×32KB一级缓存和256KB二级缓存,共享8MB三级缓存,延迟分别为4个、12个和40个周期
确实可以期待下性能提升。
你可能误解我的意思了。
其实Core 2 vs P4那时没有可比性了,因为那时Intel处于相对的弱势,急需靠Core 2收回失地,所以Core 2 相对P4,性价比一下子有了极大幅度的提升。那时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评测中1.83G的E6300在某些性能方面甚至可以秒掉3.73G的Pentium EE 965那种昂贵的旗舰。
我的看法是,在目前在Intel如此强势情况下,Sandy Bridge vs Nehalem不可能会出现类似于Core 2 vs P4那种性价比大幅度提升情况。有点你说的很对,性能大幅度提升情况就很可能意味着涨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