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类是GreenPower结构,PFC和PWM基于CM6800的双管正激(台湾虹冠电子的CM6800 PWM/PFC集成控制芯片其实也是现在绝对的经典中的经典,目前台资厂PC电源中最为常见的方案)。当初率先在国内刮起了高效率,主动PFC,满载低噪音的新概念旋风。全该方案从最低端的180W,到绿宝、新蓝暴,通过简单的多管并联等办法一直延伸到现在全汉最顶级的1050W Everest系列产品。总的来说这个方案成本低,可以轻松的达到80plus的要求,也算是一个经典方案了。尽管最早的GreenPower 400W型号在质量上算是个失败的产品,但并不能影响该方案的“江湖地位”,很难找到第二个结构对电源业界产生如此之深刻的影响,该结构在推出之后迅速统治了FSP的产品线,不少找FSP来贴牌的高端的静音电源都是这个方案,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功率、效率表现的从高端到低端的产品。并被数家大大小小的电源厂所模仿。元件的布局、“散热棍”等特色元素被不少厂家学了去。
这个结构转换效率较高,利于实现低噪音,但输出能力很差,纹波表现也只能算中下,甚至很多大功率的型号在重载的时候的纹波表现不及格。尽管采用该方案的产品在同级别产品中均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型号输出水平达不到标称的水准。该结构的大功率型号(600W以上)的产品,包括FSP自有品牌、OCZ、Zalman等,或多或少存在功率输出不足的问题。在X-bit Labs的测试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该结构拉偏能力十分不足;在Hardocp的测试中,1010W的Everest系列充其量也只是个800W电源的水准,700W的Everest系列在电压输出的稳定性和纹波测试的表现也非常勉强;在JonnyGuru的测试中700W的Everest甚至无法完成最基本的第一项测试,并发现FSP直接将风扇的地线接到了+3.3V的输出端。故障率方面,这个方案的不同产品之间的表现差异非常大。“曾经在国内有过巨大影响的先锋”GreenPower 400W,因13N50的结电容较大,环路发生振荡,导致PFC部分故障率较高。总体上可以说,FSP该系列方案的表现,倒是有些像我们屡败屡战的航嘉。一个中低端的,本该在600W左右截止打住的结构,被一直拔高到了1050W,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