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拖鞋 于 2010-7-28 13:35 编辑
6 u& D) D9 D# O9 Q _% L# t$ Z l( L/ r
A3 X* o5 M+ j: f玄学众不用看了,回家读马克思去~
, G6 R" e0 p5 N7 h5 K9 J, ~. d; \; k0 x4 W
=============================================================
9 _1 e$ r: P& \, m7 z2 A- H7 A* ` k: [
关于foobar的ks和asio输出
6 O' A0 |* M: K% C, o/ o
7 |, V" Q0 [& z( r3 {saw的asio是可以设为16bit或24bit的,cplay的asio是32bit(似乎不可改),有人说foobar的asio可以设为16bit,但要下什么驱动和插件(我的声卡硬件支持asio,驱动也带有asio的驱动,我为什么要再去下什么驱动和插件?),但从1.0版看来,foobar的asio也是32bit的。
+ B8 [8 d$ l. y2 b* R7 W% N( V7 ?
asio的声音紧、人声乐器的结像紧,如果你的器材出的声音一直都很散,初听会觉得结实了不散了,比ks好,其实是不对的;解析没ks好;泛音也没有ks的好(但不是083那种夸张的虚假的泛音);asio的声场也比ks窄,感觉太收,放不开;听感就是人声没有感情(有点类似saw的感觉,但同样是32bit输出asio的cplay就没有这种感觉),乐器声很假(泛音少)。
% @3 g( A6 d; z% t( K; \4 I/ t: g# T- `! D) w. ^7 Z' y
更新
# P; D2 J# h2 I; g
" I% K" D$ Q6 e0 A/ D! o% p' Lasio声音结像过紧、过收,如果器材本身的结像力不好、声音发散,初用asio会有“嗯~以前太散了,现在的结像好多了!!”的感觉。但我们在现实也会经常听到的一些乐器,如吉他和二胡的弹和拉,出来的声音绝不会是紧绷的,而是带泛音(吉他很明显)和颤音的。而人声,现实里听到人声的发声点是很凝聚而不散的,其实人声用asio输出来演绎是相对最真实的,但有时多数人会喜欢颤音等有“效果”一些的感觉。
: O% L7 v# M& R1 s, x9 v所以,乐器有泛音和颤音但又相对不散,加上人声相对不够真实但又有讨好人的听感,综合起来,16bit ks输出是要强于32bit (这里提32bit并无他意)asio输出的(再次提醒,k和a的结论仅限foobar)。简单点讲,就是ks比asio更有味道。
+ d$ G5 y; p/ Q/ o \1 Z1 ffb 1.0本身相对就很干,很直白,如果再用asio,会很难听。
+ Z3 u& J/ R* n, [$ ]; ^1 y/ d% h4 R% y1 @6 b; z& {; f( U
# `% _) F+ z x+ G
其他的有兴趣详见:
5 j" _5 q6 [1 S6 s2 o9 z8 J0 j9 r& v" f) B( c0 u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900574&fpage=1&toread=&page=3' ?. w" @' V6 h3 t3 O7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