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想搞一个牌子货,,YY一下# Q1 C3 G0 |: A
sd-iori 发表于 2010-7-27 13:15 ![]() 2 J) Q2 r: {9 }+ f4 G) L
9 t. B1 j/ l6 g2 E' I. Y根据我个人不太靠谱的精艳。。。
4 F: A+ i$ a5 W! h/ W/ ], y, i. L$ {0 X
牌子货要买就买中高端,而低端消费级的东西,已经没有这个品牌的血统(即使高价的型号),很显然校准和品牌文化荡然无存。苹果、森海塞尔也就是这样的堕落。AKG呢?呵呵,我就不说了,你自己去看看爱科技的耳塞和那些所谓的低端监听耳机。
' c9 Q4 Z# Z' O) A- o ~' L9 }
: \: \1 W0 H0 ^) k) `2 VAKG要体验监听,还是考虑至少240以上的系列吧。* _- y, s' _# g
6 ^" y( y; e* E5 L! h' b. |5 v话说回来,如果只要牌子而不要血统,那么拿来YY下也不是不可以。
! i5 y3 j2 D. `. a ? ?
1 s; W) b8 Q/ y, n/ a
0 z! j- Z/ i8 }9 P# y至于舒伯乐,则不同,这个品牌的产品面向的就是小众客户,也就是个人Studio和某些录音棚,还有极少数发烧友和小部分家庭作坊。于是,他的每个产品也只能下自己的”本“去做,而不敢玩忽悠,因为忽悠录音师的后果是很杯具的。7 r1 I# u) F4 c0 G* J- a8 }7 f
) ~& L1 z/ m7 Z$ a; j4 o至于为什么舒伯乐的耳机价格每次都被悲剧呢?这就是代理商和经销商恶意倾销的结果,其实一个耳机对于经销商而言,本来应该有百分之贰佰到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可赚,而实际上呢,网店的经销商因为上牌子小众,眼光短浅就急于抛售,导致销售价格接近出厂价。其实不光耳机如此,连电容话筒也遭遇如此杯具。
' j; _, Q! e! R6 M6 f
0 B/ {; c3 f+ ^那么AKG、森海、拜亚等又如何呢?经销商会很仁慈吗?很显然,如果是消费级的型号,客户完全不可想象经销商利润的恐怖程度。(实际上专业型号的利润,更是不可想象恐怖的程度 )% v& Q$ p/ G4 M$ n4 R1 A% p
: r5 ^1 [( w! {0 P! e% T
+ T1 H7 r% d" n
不过有些东西,的确买品牌更有”面子“一些,比如苹果就是如此,要买就买他的文化,即使没有血统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