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ysm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对WD硬盘的印象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2-18 11:42 | 只看该作者
WD 在90年代还不出名 那时候是 迈拓 昆腾 IBM  后来 ST 称雄  到了现在民用就是WD做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2#
发表于 2011-2-18 14: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2-18 14:49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1-2-18 03:44
回复 STARLHL 的帖子

10多年前应该是昆腾的天下嘛,贵啊,ST当时便宜很多。

我现在还收藏着几块40MB的老希捷盘,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好用,一点问题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2-18 15:10 | 只看该作者
诶,ST混成这个样子真是情何以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2-18 15:13 | 只看该作者
ThorCascades 发表于 2011-2-18 11:07
用95年,01年的印象来看现在的东西,得出什么结论都不奇怪了。
十年前的Linux图形界面土到掉渣,现在的Ubu ...

borland,,真让人感慨~~
充分说明绝对不能让投资(机)者把持一家技术公司,下场只有一个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2-18 16:22 | 只看该作者
硬盘制造商

EMC
NetApp
日立(Hitachi):2003年收购自IBM的硬盘部门
富士通(Fujitsu)
东芝(Toshiba):2009年2月18日同意并购富士通硬盘部门
希捷(Seagate)
康诺(Conner):1996年被希捷并购
昆腾(Quantum):2000年硬盘部门被迈拓收购
迈拓(Maxtor):2006年被希捷收购
三星(Samsung)
易拓(ExcelStor)
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2-18 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iguagua 于 2011-2-18 16:26 编辑

IBM是火星科技公司

机械硬盘发展史

  1、1956年,IBM的IBM 350 RAMAC是现代硬盘的雏形,它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储存容量只有5MB。1973年IBM 3340问世,它拥有“温彻斯特”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两个30MB的储存单元,恰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被确立。

  2、1980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3、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术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使盘片的储存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该技术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

  4、1970年到1991年,硬盘盘片的储存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从1991年开始增长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从1997年开始的惊人速度提升得益于IBM的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术,它使磁头灵敏度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了储存密度。

  5、1995年,为了配合Intel的LX芯片组,昆腾(Quantum)与Intel携手发布UDMA 33接口——EIDE标准将原来接口数据传输率从16.6MB/s提升到了33MB/s 同年,希捷开发出液态轴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马达。所谓的FDB就是指将陀螺仪上的技术引进到硬盘生产中,用厚度相当于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属轴承,减轻了硬盘噪音与发热量 。

  6、1996年,希捷收购康诺(Conner Peripherals)。

  7、1998年2月,UDMA 66规格面世 。

  8、2000年10月,迈拓(Maxtor)收购昆腾。

  9、2003年1月,日立宣布完成20.5亿美元的收购IBM硬盘事业部计划,并成立日立环球储存科技公司(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Hitachi GST)。

  10、2005年日立环储和希捷都宣布了将开始大量采用磁盘垂直写入技术(perpendicular recording),该原理是将平行于盘片的磁场方向改变为垂直(90度),更充分地利用的储存空间。

  11、2005年12月21日, 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收购迈拓(Maxtor)。

  12、2007年1月,日立环球储存科技宣布将会发售全球首只1Terabyte的硬盘,比原先的预定时间迟了一年多。硬盘的售价为399美元,平均每美元可以购得2.75GB硬盘空间。

  13、2007年11月,Maxtor硬盘出厂的预先格式化的硬盘,被发现已植入会盗取在线游戏的帐号与密码的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2-18 17:02 | 只看该作者
当年昆腾NB不?后来迈拓NB不?现在咋样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都不知道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2-18 19:21 | 只看该作者
酷鱼就是个烫手的杯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2-18 22:33 | 只看该作者
硬盘不能凭印象,印象不顶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2-18 23:42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弟弟买了个20G的硬盘

就是WD

现在对西数的影响还凑活

不过觉得最强大的消费级是日立,关键是没有啥大故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2-19 00:04 | 只看该作者
悦萌说 发表于 2011-2-18 23:42
我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弟弟买了个20G的硬盘

就是WD

日立占有率低而已。否则当初电路版松脱绝对是门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2-19 01:18 | 只看该作者
迈拓 希捷 西数
我是这么用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2-19 19:29 | 只看该作者
WD的盘子挑电源,电源质量不好会坏硬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2-19 20:21 | 只看该作者
拥有的第一台电脑就是IBM的20G玻璃盘,让我学会了低格,稳定运行了十多年了,除了声音大点没别**病。第二块是迈拓的300G的IDE硬盘,当高清盘了,也很稳定。同期装电脑用西数的同学和朋友,硬盘全部挂掉,无一幸免!!!寝室老大还有块更古老的昆腾火球好像是6.4G的,也还能工作。反正我对西数没什么好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2-20 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hysman 的帖子

记得曾经有一个国产的长城硬盘,V5了一下,很快就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2-20 09:45 | 只看该作者
电脑厂商如何对经销商和消费者负责?长城硬盘返修率高怎么办?

  最近,知名打假人士王海在长沙为一名打工仔代理了一起电脑硬盘质量纠纷案,经王海的调查以及当地媒体纷纷做出报道后,有关长城硬盘质量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终于被揭开一角。

  据了解,作为惟一的国产硬盘,长城硬盘在2000年中推出时,以“全国联保、两年包换”的服务承诺在电脑市场压倒了“洋硬盘”,可惜只热卖了几个月,各地便纷纷暴出质量问题,长城公司的“两年包换”就无法应对其用户和经销商了。

  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的几大长城硬盘代理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长城硬盘的返修率高达30%—50%,质量问题出现在2000年底至2001年上半年。长城公司如何解决这一质量危机呢?

  一年前,在长沙打工的戴隆农到长沙市佳维电子商贸公司买了一块长城硬盘,随后的8个月里,戴先后8次更换硬盘,仍不能正常使用。到后来,佳维公司已是“人去楼空”。王海到长沙作了调查后,2001年11月下旬,向当地法院状告佳维公司。

  人去楼空的长沙佳维公司,作为长城硬盘的经销商,其实一直在和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公司打官司。佳维公司经理黄汉中表示,戴隆农还不是最特殊的,换了10次硬盘的用户都有;没有给戴退货,是因为长城公司不包退,“戴应该去告长城公司,因为我们也是劣质长城硬盘的受害者,公司为此都垮掉了”。

  据黄汉中介绍,2000年11月,佳维公司与长城深圳公司签了代理销售协议,随后,硬盘的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经销商、用户纷纷要求退货、赔钱,遭此打击,公司再也开不下去,而我惟一的工作就是向长城公司交涉、索赔”。多次交涉后,长城公司勉强同意退了部分硬盘,“但不同意赔偿损失,我们只好打官司”。

  长城公司则认为,其硬盘出厂时都经过严格检验,对方认为有质量问题却拿不出权威部门的鉴定报告;而长城之所以给佳维公司退货,是因为佳维严重违约而解除其代理资格,这与其硬盘质量无关。2001年9月,深圳市南山区法院一审驳回了佳维公司的诉讼请求。佳维公司上诉后,二审目前尚无结果。

  深圳长城公司市场推广部有关人士曾对本报记者说,该公司确实“出现过一批质量不够稳定的产品”,问题出现以后,“长城采取为用户退货、更换更大容量的产品等措施来积极地解决问题”。

  但记者从长城的几大代理商了解到的情况并不尽然。一位代理商告诉记者,长城起初不同意退货,该代理商为此先后拿出几百万元退赔给客户,半年过后,长城公司才给这位代理商退了货,“到现在货款也没有结清”。另一位代理商反映,手里至今还积压了价值七八十万元的硬盘,“跟长城公司反映,人家说,再研究研究”。有两位代理商表示,等黄汉中的官司有了最后结果,他们再决定是否起诉长城公司。

  但普通消费者未必知道这些“内幕”。长城公司的网站至今还在介绍说,其硬盘的年返修率预计小于1%,而硬盘质量出现问题后用户该如何维修或退换,则只字未提。

  一个多月前,黄汉中向本报反映此事时,长城公司有关人士曾表示欢迎本报采访。到后来,记者提出“长城公司有多少硬盘存在质量问题,用户能否向长城要求退货,长城是否将‘召回’的硬盘改装后重新销售”等问题后,长城公司突然沉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4-19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