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子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请五块以上硬盘的兄弟入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2-24 17:41 | 只看该作者
shiori_2003 发表于 2011-2-24 15:12
方法不外乎2种
1.全挂着,这个得需要机箱硬盘位够多;
2.使用的挂着,不使用的离线。

对你来说4M太辛苦了
上100M吧,一晚上能下载200G
一个从100M变成4M的人提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2-24 17:47 | 只看该作者
ws1234 发表于 2011-2-24 17:41
对你来说4M太辛苦了
上100M吧,一晚上能下载200G
一个从100M变成4M的人提示

万恶的魔都呀,居住地没法升光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2-24 18:09 | 只看该作者
硬盘抽取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2-24 19:26 | 只看该作者
40块钱那种SATA接口硬盘抽取盒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2-24 19:49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多块,不过很少插拔,全放机箱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2-24 19:58 | 只看该作者
每次买硬盘都是同容量同转速不同品牌型号各买一个 raid1 只关心数据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20:20 | 只看该作者
albizia 发表于 2011-2-24 14:54
回复 nerdgeek 的帖子

请问你下满了那么多电影的盘平均一下每年能回放几次,还是仅仅就束之高阁了。还有, ...

这个问题我构想可以这样解决:
1、开个mysql,做张表,本地mysql环境(wamp,2分钟构建完毕),添加一部片子,就插入一条数据,字段有:hdid(硬盘编号)、title(标题)、format(格式)、des(简介)
2、弄个目录生成软件,比如ftplist、Directory Lister ;灌满一个硬盘,生一张目录

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8#
发表于 2011-2-24 20: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2-24 21:17 | 只看该作者
仓库盘多了,不但要考虑接到机器上,还要考虑一次接上多块的问题,因为硬盘里内容肯定要整理,要互相拷来拷去。以下的接法,本人都用过,优点缺点都是亲身体会

1、开拓者的外接线
很早的时候用过这个箱子
优点:箱子自带接口和线材,很方便,无需再投资
缺点:只能接一块硬盘。硬盘位置不固定,要小心硬盘被误碰。散热一般

2、PCI挡板位的转接挡板,有两个SATA接口和电源接口
优点:可以接两块,转接挡板价格较低廉
缺点:每次都要手动插线。硬盘位置不固定,要小心硬盘被误碰。散热一般。机箱后面多接出好几条线,显得乱

3、外置硬盘座或外置硬盘盒
优点:位置相对固定。移动应用方便
缺点:价格不便宜,有的硬盘座模具不好,硬盘插进去松松垮垮的。都是外接电源,有些电源质量不太好。散热一般,个别硬盘盒有风扇的能好些。
用过WINGSONIC和ORICO的硬盘座,WINGSONIC的插得更稳当些。

4、内置硬盘抽屉
优点:硬盘安装稳定,拔插方便,不占桌面
缺点:价格不便宜,占用机箱3.5寸驱位置,不方便移动。硬盘抽屉有带风扇的,优先考虑,略贵,有利于散热

结论:盘真多了之后,多种方式组合应用

附目前本人配置
1.5T X20 + 2T X5
WINGSONIC硬盘抽屉 3个 安主机箱
WINGSONIC硬盘座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oudou8076 的帖子

你的WINGSONIC硬盘抽屉有没有电源开关?
我想专用下载盘来下载,然后约3-7天整理内容后装入仓库盘,仓库盘放在硬盘抽屉里,如果有电源开关就好了,一周开一次往里边拷贝一次就行了,灌满后再换一块
淘宝上搜了下带电源开关的硬盘抽屉都是些垃圾品牌,WINGSONIC、orico好像都没开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2-24 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子瓢 的帖子

无开关。
这个,你拷数据的时候,把硬盘插进去,不拷数据的时候,把硬盘拔出来不就得了吗。

另有这种硬盘电源切换器,或许也可用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07680557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2-24 2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子瓢 的帖子

呵呵,我主要是关心他所谓的灌满一个收藏一个的做法能够实施否,还是拍**想出来的。看了以上诸位兄弟的回复,基本上所有下片子是为了看的人都是想一切办法把硬盘挂着,所以我想之前那位兄弟的做法可能没法实现的,或者实现了,就真的成存而不用的仓库了。

至于软件,早在8年前开始狂刻DVD的时候就已经写了一个基于本地DB数据库的本地文件管理软件,结果是刻了无数的光盘(>800张),能想起来再看的几乎不超过50张,导致很多精心收藏的光盘到了报废再也读不出来时都没有再读过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22:14 | 只看该作者
loudou8076 发表于 2011-2-24 21:38
回复 子瓢 的帖子

无开关。

谢谢,不过太贵了,省下的电费够挂硬盘三五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22:16 | 只看该作者
albizia 发表于 2011-2-24 21:53
回复 子瓢 的帖子

呵呵,我主要是关心他所谓的灌满一个收藏一个的做法能够实施否,还是拍**想出来的。看了 ...

我也是刻了一堆的cdr、dvd,基本也都没看过~

只是前一阵verycd的倒掉敲了记警钟,将来资源分享的环境可能越来越恶劣,趁现在硬盘便宜,多做些备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2-24 22:26 | 只看该作者
SATA热插拔需要开关?直接像优盘一样删除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2-24 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子瓢 的帖子

呵呵,试试看,我刻的盘,就算是放在避光无湿的环境,好的盘也就是4年就读不出来了(那种所谓金箔一张恒久远的高档光盘没试过),普通的1块左右一张的有的半年就读着像锯木头了。唉,当时的硬盘还是80g为主,刻盘实在是没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2-24 23:54 | 只看该作者
常考大容量数据还是直接SATA吧。要不然USB 2.0 考2T得多少时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1-2-25 08:22 | 只看该作者
albizia 发表于 2011-2-24 22:44
回复 子瓢 的帖子

呵呵,试试看,我刻的盘,就算是放在避光无湿的环境,好的盘也就是4年就读不出来了(那种 ...

4年前开始刻盘,大概刻了100张左右,目前除少量(<5)读不出来或者放的过程中过不去外,其余都好,我会经常看看。我全部是用先锋刻录机刻的,盘子就用的普通日胜,威宝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1-2-25 09:51 | 只看该作者
^_^,刻的盘多了,盘的成本就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了,然后不自觉的就降低了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2-25 11:0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发现不少共鸣,进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也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进步。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本人也算是pt狂热份子,目前我有硬盘超过10块,全部1tb以上。仓库机箱也是开拓者,上面同时挂了6个盘。但我下载只用专用的集显下载机,挂单个硬盘下载,而不会拿仓库机来挂种或者下载。

在开拓者上,硬盘位放置3个硬盘,光驱位安装3个硬盘抽取盒(50元那种档次)。开拓者的外置线我以前曾经用过一段时间,但烧过一个盘(电路板烧,怀疑是潮湿问题引起),以后再也不敢外置接硬盘了,我估计用pci扩展外置也很可能遇到同样的情况,所以我全部改为光驱位硬盘抽取盒,虽然成本提高了,但比较安全。。。

随后买入一esata面包机,偶尔用用,感觉实用性一般,而且这种山寨硬盘坐做工的确让人有点担心,也许我对外接硬盘有心理阴影了。。。

虽然理论上很多硬件支持热插拔,但我还是求个安心,从来不拔。毕竟坏盘事小,资料损失那就麻烦了,小心点不会错的。

下载机下载好文件后,定期转移到仓库机中保存,留一部分在下载机上继续做种。

以前硬盘昂贵的时候,也曾经大量刻盘保存,但现在来说刻盘无疑成本比硬盘还高,而且刻盘后还有没有心思拿出来重新观看,相信大家都有深切的体会。

大体想到这些,有什么再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5 05: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