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laneswalker 于 2011-5-4 12:40 编辑
回复 stephenmaxmax 的帖子
您何以见得Fio的可靠性就会好呢?相信您也是作技术的,NADA的原理我也不想多阐述,单从颗粒上来讲,可靠性都是一样的。FIO的额外的可靠性是更多的额外冗余空间来提高的,这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它的成本,因此确实很贵。其次,FIO的控制器内部是作阵列的,同时也在计算损耗,优化数据在nada颗粒上的位置,这些是它额外针对企业用户开发的一套机制,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那么,这些在普通SSD上能作到么?
至少业内有一些手段可以做到增加冗余存储空间用于提高性能和可靠性,至于写入后的优化,如果技术能力可以做到,那么就在应用层去解决。只要我愿意拿出额外的成本去作这些功能。但这个成本远比fio那个玩意儿来的便宜的多。
低价方案额外占的体积带来的设计、管理和维护费用,这些都要记入性价比。
这真实不敢苟同……我但从我后期运维来看,
如果fio损坏我更换需要停机,如果只是热插拔结构的ssd损坏我只需要更换掉即可,也许业务会收到影响,但从整体维护上来看,所消耗的时间比我停机,吧服务器抬下来开盖子插拔卡在放回去要好的多。
况且fio是单点故障,且要在内核态上额外挂载驱动,带给我系统额外的消耗,驱动本身也是潜在的问题点。
不知道你真的用过fio没有,我们这边经历过iodrive到iomemoryvsl的多次升级,每次升级驱动都要配套更新一边卡的固件,且fio免责声明要求你备份数据,我抛开数据的不可恢复性,毕竟这种东西都在作应用cache,但最终风险是要最终用户去承担的。这些算不算运营成本,你要不要记到性价比里面?
在举个例子,如果你用过fio,请尝试将其部署到oracle VM linux下,你哭都找不到方案,甚至亚太区的技术总监都没能给我们解决。你真觉得这个东西就会有多好的企业级支持么?
我不迷信高价格,我只看技术。有好的技术就要推广认可,有缺点就要正视。
另外,有很多好技术可能大家都不太容易看到,在NDA保护下的那些新技术才是下一代SSD的新生力,FIO祝他一路走好,就算他的联合股东跟我们公司上头是同一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