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maomaobear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详解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1-1 22:28 | 只看该作者
好像听说是mips兼容架构。。我还以为是龙芯3系列的呢。现在国芯挺红火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1-1 22:33 | 只看该作者
我国的技术商业化进程很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1-1 22:48 | 只看该作者
qingyu 发表于 2011-11-1 22:27
P大 都来捧场,说明这个东西还是可以的,吹牛成分不高啊。

早些时候在个英文网站转自的台湾人的网站上看 ...

就算U便宜,周边也死贵,规模太小了
而且很多特性(如极高的互联带宽)是为HPC优化的,家用纯粹吃力不讨好。
家用龙芯那个吹牛X货色倒是比SW靠谱点,虽然也没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1-1 22:55 | 只看该作者
qingyu 发表于 2011-11-1 22:28
好像听说是mips兼容架构。。我还以为是龙芯3系列的呢。现在国芯挺红火的啊。

Alpha确定无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1-1 23:08 | 只看该作者
boris_lee 发表于 2011-11-1 22:48
就算U便宜,周边也死贵,规模太小了
而且很多特性(如极高的互联带宽)是为HPC优化的,家用纯粹吃力不讨 ...

hpc 就是个千兆以太网互联就行了,反正是并行计算。不用太猛。反正都带网卡的。板子U都有了,就不需要别的了,如果有个pcie 那就更好了将来上GPU,混合计算。

都hpc 了肯定不是家庭用啊。上个网看看片不用16核,我现在2核都吃不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1-1 23:16 | 只看该作者
qingyu 发表于 2011-11-1 23:08
hpc 就是个千兆以太网互联就行了,反正是并行计算。不用太猛。反正都带网卡的。板子U都有了,就不需要别的 ...

infinband Myrinet纷纷表示自己可以去死了.

金怡濂凭什么2002年拿500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1-1 23:17 | 只看该作者
boris_lee 发表于 2011-11-1 22:55
Alpha确定无疑。

是alpha来的,没说不是,转个别人说的:Sunway uses the ShenWei SW-3 1600, a 16-core, 64-bit MIPS-compatible (RISC) CPU.   

mips也是 risc 对alpha的设计也是有影响的。 wiki这么说的:Computer architecture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nd technical schools often study the MIPS architecture.[6] The architecture greatly influenced later RISC architectures such as Alpha.

我就那么一说,你随便听听别认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1-1 23:20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是国产的,不管好坏,总是骂的人多,赞的人少。只有美国的才是很多人的亲。
贬低神威容易,说说自己为国家做了啥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11-1 2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ntaizong 于 2011-11-1 23:24 编辑

我一直搞不清Alpha是怎么失败的,专业人士都评价Alpha的架构在同时代的U里面是最快的。
当年随便授个EV6的权给AMD,AMD的K5、K6系列浮点性能原来只有Intel同代产品的5成以内,一下子K7就取得了领先,就费了intel大脑筋。
可能是价格高了,2000年时候记得,康柏的Alpha机器卖的IBM的power贵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11-1 23:29 | 只看该作者
chentaizong 发表于 2011-11-1 23:24
我一直搞不清Alpha是怎么失败的,专业人士都评价Alpha的架构在同时代的U里面是最快的。
当年随便授个EV6的 ...

不会做生意,研究成本太高,和intel强市场。
三条死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11-1 23:30 | 只看该作者
chentaizong 发表于 2011-11-1 23:24
我一直搞不清Alpha是怎么失败的,专业人士都评价Alpha的架构在同时代的U里面是最快的。
当年随便授个EV6的 ...

太贵,2000多美元一片起步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11-1 23:31 | 只看该作者
 双方从 1995年开始接触,96年DEC公司高层同意了康柏的收购提议,到98年被最终摘牌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根据89年的公司报告,DEC公司大约有13万名雇员,市值超过140亿美元,是仅次于IBM的全美国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公司,它们还有着非常优秀的研究/开发部门和规模庞大的生产工厂。人们有理由问道:为什么如此庞大的公司会在顷刻之间倒下?其中的原因自然是纷繁复杂,下文将会对DEC公司7大败笔作出一一描述。

败笔之一,思想落后:

  很长时间中,DEC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一直的CEO—Kenneth Olsen的销售理念有很大的偏差。工程师出身的他,对于销售并不了解。他曾说过“一款优秀的产品能够自己被卖出去”。这句话深刻的反应了DEC公司对于产品宣传和市场开发的一贯态度。他同时还认为“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电脑是不可能的”。

  也许这些想法放在以前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当时的计算机产量很少,价格高昂。不过在进入20世纪末,当时每年要销售数百万台计算机,计算机的销售网点遍布全美,消费者可以很轻松的买到适合自己的电脑。与此同时,购买计算机的消费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消费的主体从技术/专业人员转移到了普通人群中,这些消费者没有专业的背景知识,甚至分不清“晶体管”和“电阻器”的写法(注:晶体管和电阻器写法接近,分别为transistor和resistor)。因此对于市场宣传不够重视,对于市场变化不够敏感,仍然用向专业人员销售的方法,向普通消费者兜售产品,结果事半功倍。此为败笔一也。

败笔之二,错失良机:

  1991年二月,DEC公司推出了EV4处理器。与此同时,APPLE的工程师们正在为公司的产品寻求一款性能更好的处理器,而EV4的推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APPLE的CEO John Sculley曾在同年6月会晤Kenneth Olsen,希望能够在今后的APPLE电脑中,使用DEC的新处理器。不过Olsen认为EV4推出市场的时机还不成熟,而且VAX架构的潜力也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因此拒绝了APPLE的请求。

  数月之后,APPLE就推出了基于IBM和Motorola所开发的PowerPC的 Macs。1997年4月28日,DEC公司曾参与开发VAX和Alpha的工程师Willian Demmer在接受商务周刊访问的时候,就曾指出:公司的高层并不想将未来的赌注押在APPLE。因此优柔寡断,错失良机是第二个败笔

败因之三,不够重视配件生产:

  DEC公司将所有和Alpha处理器相关的配件和外设都自己生产,不过为桌面电脑开发的主板却不支持SMP,而当时几乎所有采用Alpha处理器的公司都会使用多处理器系统,因此DEC公司所推出的桌面机型很没竞争力。不过这些主板在电气设计上却是很好,由于这些主板布局电路都可以公开获得,因此吸引了很多的公司对此进行模仿改造,生产出了大量的克隆版本。

  在此其间,只有一家公司为桌面市场开发了自己的主板DeskStation。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它们生产出来的主板销往使用Alpha处理器的用户,不过DEC对此并不在意,他们认为首先将自己的工作站或服务器整机销售出去是最重要的,一些零碎的电脑配件市场并不重要。因此有人评价说:DEC公司占有了市场,却没有征服市场。

败因之四,定价过高:

  DEC公司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将他们的产品(处理器,芯片组和主板)的价格降低到大多数潜在消费者能够承受的价位。例如在95年初,266MHz和 300MHz的EV5每千颗售价高达2052美元和2937美元。当然这还是批发的价格,如果考虑到实际的零售价格的话,EV5的定价要比同时期RISC 设计竞争者高出两倍以上。

  虽然DEC曾经一度发布了一款廉价产品Alcor,这种主板每5000片的售价为295美元,虽然远远低于处理器的价格,不过却将处理器(EB164,1MB L2缓存)和16MB主内存捆绑销售。由于主内存实在太小,对于当时的程序来说,也显得捉襟见肘,就这款主机售价为7500美元。

败因之五,收取昂贵的专利费:

  虽然DEC公司很提倡开放式架构的概念,而且从一开始Alpha计划就是开放的,不过一直以来,所有的研究开发工作都是由DEC自己的工程师来完成的,只有在生产阶段委托给了三菱。既然是自己完成的,所以公开的只有大致的产品框架,而最重要的硬件设计部分却被秘而不宣,要得到就需要交纳高额的专利费。

  尽管从EV4开始,DEC公司就先后向Intel,MOTOROLA,NEC和Texas Instruments伸出过橄榄枝,奈何专利费太高了,这些公司都没有接受DEC的“好意”,转眼就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鼠目寸光,利令智昏,是第五个败因。

  再优秀的计算机也离不开操作系统的支持,否则就只是一个昂贵的发热机。因此DEC公司对操作系统格外重视,Windows NT,Digital UNIX和OpenVMS都曾成为公司高层的选择对象,不过……

败因之六,选择NT架构作为首选操作系统:

  首先要知道的是,WINNT是设计给用户,而不是给程序员使用的。操作系统里面没有整合软件开发工具,而且运行软件都需要进行预编译。当时市场上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基于Alpha和i386所开发出来的软件,两者之间不能够在对方平台上运行,这需要先进行一次转化。

  1996年才发布的FX!32由Anton Chernoff小组所开发,能够很好的模拟并将x86转化为Alpha,不过转化后的结果是,大概有40%的性能损失。任何驱动程序和FX!32对此都无能为力,大家对此都百思不得其解,然后才有少数程序员发现,WINNT是32位的操作系统,即使能够在64位的Alpha平台上面工作,也难以充分发挥出64位架构的潜能。其实根本就不应该将NT作为Alpha架构的首选操作系统,最多作为一个备选方案存在。
败因之七,操作系统价格昂贵:

  其实市场上还有两款操作系统很适合Alpha架构,分别是OpenVMS和Digital UNIX。不过这两款商业操作系统的定价过高,导致其市场占有率很低,并且未开放源代码。再则这两款操作系统对外设的支持也没有NT丰富,操作系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Alpha的普及,所有选择的操作系统都不尽如人意。

败因之八,不使用开源操作系统:

  虽然所有的商业操作系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没有被成功推广到Alpha平台上,不过DEC公司一直都不支持免费开源操作系统。早在1995年,NetBSD就移植到了 Alpha平台上,接下来还有Linux,OpenDSB和FreeBSD。这些系统的性能不必Digital UNIX和OpenVMS差,对硬件的兼容性也比WINNT要好,而且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开源程序供用户使用。因此后来这些系统都在Alpha平台上广为流行。

  当然还可以继续列举出DEC策略失误的长长清单,包括他们不够重视主流市场和个人电脑市场的变化等等,不过这些都和Alpha架构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略过不谈。总而言之,DEC的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Alpha上面,不过当产品推出之后,DEC公司想到的只是怎么来 Alpha架构来换钱,而不是如何将这个架构推广开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11-1 23:32 | 只看该作者
boris_lee 发表于 2011-11-1 23:16
infinband Myrinet纷纷表示自己可以去死了.

金怡濂凭什么2002年拿500万啊。

不是每个hpc都需要的。 日本有个大学教授自己组的HPC就是千兆集线器+GPU 算cuda 。

你这个绝对了,看程序,看程序。有很多并行计算不需要这个的数据交换。比如很多的分布计算程序。互联网都可以的,好好拆分就行了,看应用。

我都和你说了,你别认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11-1 23:35 | 只看该作者
qingyu 发表于 2011-11-1 23:32
不是每个hpc都需要的。 日本有个大学教授自己组的HPC就是千兆集线器+GPU 算cuda 。

你这个绝对了,看 ...

嗯,其实挖矿,WCG也是个HPC来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11-1 23:47 | 只看该作者
DEC被compaq收购。compaq被HP收购。HP觉得这个CPU有点鸡肋。于是乎和intel一起玩。换了个名字叫做安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11-2 00:01 | 只看该作者
kerryshen 发表于 2011-11-1 23:47
DEC被compaq收购。compaq被HP收购。HP觉得这个CPU有点鸡肋。于是乎和intel一起玩。换了个名字叫做安腾。。。 ...

安腾和PARISC关系比较大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08:49 | 只看该作者
qingyu 发表于 2011-11-1 22:27
P大 都来捧场,说明这个东西还是可以的,吹牛成分不高啊。

早些时候在个英文网站转自的台湾人的网站上看 ...

1999年买的技术,土鳖其实是很有眼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1-11-2 09:41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dec啊····不过若能将其优势再度发挥并用于各种用途,或许前途无量啊···(不过dec的处理器貌似很贵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1-11-2 10:32 | 只看该作者
江南所那些人挺不容易的,只盼国人嘴下留情。
中国真正能出东西的研发单位只剩下航天军工这些了。

剩下的不是去当了商人,就是只知道写论文,为老外研究做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1:01 | 只看该作者
1113640671 发表于 2011-11-2 10:32
用来骗经费的东西。。。。。。看习惯了

江南所每年30亿铁杆庄稼

根本不需要也不屑于去骗经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3 2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