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台机器是98年年底买的PentiumII 350MHz,CPU花了我2300多大洋,以后在CPU的花费上再也没超过这一次。说实话,当时并没感觉到PII比赛扬有什么提高的地方,同学的赛扬300A用下来和我的机器速度也差不多,现在想想这笔钱花的真冤啊。。。。
第二台机器是2002年工作后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后做了小小的升级,CPU换成了图拉丁赛扬1.2GHz(价格好像是400元左右吧),主板是硕泰克的815EPT。这次升级在WIN98下感觉速度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打开文件夹、切换窗口的速度有了质的飞跃。
这条机器用了1年后就换成了当时流行的AMD462平台了:ATHLON XP 1700+(后来换成了经典的2500+),配AOPEN KT400主板(后来换成了经典的升技NF7-S)。这套机器用的时间是最长的,在XP下的速度明显超过了当时流行的P4(我从来就没觉得INTEL P4有任何速度上的优越性)。一直到2007年底,觉得C86的风扇声音太吵了,而且当时已经买不到好的462散热器了,遂决定再次升级。
2007年底,换上了E2160(500元),哇。。。。在XP下的速度提升明显,感觉比巴顿不是提高了一点点啊。。。。后来又在GZ,PCHOME通过二手置换陆续换成了E5300和E84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