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眼仔 于 2012-4-27 12:38 编辑
3 d W: [/ G/ d- B. b黑真PIG 发表于 2012-4-27 11:35 ![]()
. f7 T- {! `1 _, T; a吓我一跳,我想了半天,我怎么会有“调节电流的速度”这种说法。。。。。。。
) S' H, ]% _- k( y+ _3 |6 J镀银线比镀镍线电流速度是快点吧。也许我说词不够专业
* S0 Y5 N' s+ Z9 t1 l0 ? }2 T; C0 B5 ~: K# Z
你百度一下就吧。之前百度过,说日本hifi上 用无氧铜和镀银铜线的线材发展提到过。
! Q D6 V0 D' P5 P' a' g网上百度一下 ,镀银线和镀铜线的听感都是一样$ u; d4 C6 p/ ?, w
/ I6 s. `8 n8 h* N1 T; s3 H8 a) V4 t
又找篇文章
# [- }+ K9 r# l! E) M银线在传输高频时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声音表现中:细节和空间感都会有很强的分量,确实换到耳机上会让人耳朵一亮,但就未必耐听、有乐感,时间稍长往往会有速度过快、过于刺激的疲劳感。相比之下铜线声音醇厚、中低频沉稳,高频也没有那么明亮,相对比较温润耐听,虽然在解析力、高频延伸等个别素质上与银线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因为铜线更加耐听、更加适合各类音乐、更加的符合大众审美,所以各大耳机的线材才普遍选用铜质线材作为信号传输线材。即便是万元以上的顶级耳机,也是选用铜线作为线材而不是银线,故而可见耳机配用铜线材并不只是因为成本的原因,声音匹配的问题才是根本。2 ^4 E* y) q+ `: [
# g: V4 ~, _+ w9 B% l
+ b: k: ~7 d# V( W9 {' X8 o铜线对高、中、低频的传输较均匀,但普通铜杂志也多,不宜制作音响信号传输线,20余年前日本使用无氧铜OFC,由于杂质的减少,声音趋向清晰透明,但对低频不利,故随着冶炼及退火方法的改进,又出现大晶无氧铜LCOCC和单晶无氧铜PCOCC等,使声音更平衡。 银线的声音,由于它对高频的阻抗低,所以对高频的传输比铜好,但有时会过度,低频表现则一般。 镀银线的理论根据是趋肤效应和银的最佳导电性,但电子未必会全部趋向导体表层,而且电子在穿越银与铜的界面时,导电品质可能会变坏,如若镀银素质不高,反不如纯铜线。金属信号线性能的劣化源自化学反应,所以用化学镀银方法制作的导线是不好的,以机械方式在铜线外包银的导线较好# h' W/ O- P: z5 a2 c0 h2 q
( [* n# u% @0 Q. I F: h1 }( T/ ^
其他答案(2)
: B) J! o# t( C) z! N7 ], ^" Z- N单晶铜就是OFC无氧铜咯银线高频要亮一些,解析稍好, ?9 |8 Y0 r# E3 P# j/ b
) W- f0 _. w- [6 H+ i发表于 2012-1-21 21:06 只看该作者- P# U) j7 R& v
+ a5 {% ?# \! z; a' Y8 s% H' y1 G) d
& q: ? O' Y0 H2 ?* {0 p9 F
前段时间也搞过 我用的银的做过内部 铜银比起来确实有点区别 银线在高频上面确实比铜要突出一点。相反而银线的中低频却没有铜出来的那么中意。总结一句话就是折腾。: o( B6 {. n' Z9 [ e: s
: t! t$ |( [/ O( n
; y! e2 z& M+ v, r. v! Z1 ^
( R! i- ^+ Y) V" d6 V# K: a2 t# }9 z- J8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