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enomorph 发表于 2012-12-24 20:07 ![]()
新人吗?您好~那么您认为“相同制程下的性能功耗比”是不是一个既体现厂商技术又和消费者有关的最好衡量指 ...
(1)是新人,你好。
(2)我不觉得是一个好指标。
其实不认为消费者需要管这么多指标,所有的架构设计和电路、器件层面的东西都应该对普通消费者封装起来。那些厂家们时不时地宣传架构、还有制程工艺这些东西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卖点,展示进步,而不是为了教育消费者,消费者不应该被教育,只需要简单上手的就行,功耗满足要求,性能满足要求,OK.
如果要在相同制程下比较性能功耗比,还是上面那个例子,Atom 230和Core i7 920,它们制程相同,i7有将近10倍的性能,但是除以功耗,Atom 230效率超过i7一倍,这个对比不是我自己做的,是体系结构的两位大师级人物在<量化研究方法>第五版p243做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对比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你要用这个指标去选CPU,难道所有桌面PC的CPU都应该换成Atom?
Atom是一个顺序执行的处理器,性能受限,但是少了乱序执行那一整套电路,功耗大大下降,如果你想要获取高性能,乱序执行是必备的选择,一加入乱序的能力,功耗就大大提升,这也就是说,性能提升一倍,可能功耗就不得不提升了两倍,atom的执行效率不是一个能够按比例增加的东西,在x功耗下面做到了y性能,绝不简单意味着2y性能下面的功耗也是2x.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不用关注苹果A6X架构效率到底高不高,只要苹果能保证这个大芯片能搞定炒高分辨率的渲染,同时有更大的电池来应付高功耗的问题,就行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续航时间仍旧10小时但是性能更高的新iPad.我是这样想的.
以上所有只针对普通消费者,硬件狂热分子除外。这个论坛里好像有挺多对架构感兴趣的人,但是我猜大多数可能不是学这个方面的,没有系统学过只靠网上的材料理解难免有偏颇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