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d198804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dmark证明了世界是唯心的……论心理暗示和精神胜利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3-2-7 22:20 | 只看该作者
Xenomorph 发表于 2013-2-7 21:53
面对需要兼顾计算性能而面积又想尽可能小的某芯片,SMX数量为CU的1/4,而ROP/MC的劣势别太大,3D性能就会 ...

就是这个频率,680和7970、650和7750,前者频率高不到15%性能略胜,后者频率高了30%+性能才差不多。不同规格的芯片,需要提升的频率幅度差异还挺大。
同代制程的话,能耗比提升10~15%就差不多了吧,用5870和6950对比差不多是这样,而5870到6970似乎还下降了。7970已经有250瓦了,40CU已经提升25%了,就算保持频率不变功耗恐怕都要小涨,如果CU提升到1.5倍,功耗要提升多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3-2-7 22:22 | 只看该作者
深谷白云 发表于 2013-2-7 22:11
那经典的460是什么?

其实GF104和GF114的衍生产品都很经典。也许GK104会在GeForce 700中出现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3-2-7 23:01 | 只看该作者
Xenomorph 发表于 2013-2-7 21:02
GTX Titan=GTX480,GTX780=GTX465……

如此说来gtx780不会用gk110了?还是深度深度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3-2-7 23:09 | 只看该作者
f0f0f0 发表于 2013-2-7 22:20
就是这个频率,680和7970、650和7750,前者频率高不到15%性能略胜,后者频率高了30%+性能才差不多。不同规 ...

小规模时,GCN的CU效率比Kepler的SMX效率高;但随着规模的扩张,CU效率的下降比SMX的更显著。即使GTX680的带宽劣势这么大,也没比HD7970慢很多。那继续往上堆积是什么结果呢?见到人家来G92—G200,估计自己也想来RV670—RV770,但Tahiti比Cypress还大。都多少年没搞巨型芯片了,希望这次能弄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3-2-8 0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9988a 于 2013-2-8 03:47 编辑
Xenomorph 发表于 2013-2-7 23:09
小规模时,GCN的CU效率比Kepler的SMX效率高;但随着规模的扩张,CU效率的下降比SMX的更显著。即使GTX680的 ...

看着吧,amd注定是个悲剧。

这次要不是老黄放水,amd早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3-2-8 0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9988a 于 2013-2-8 03:07 编辑
gtx5 发表于 2013-2-6 18:25
月底吧............

好像有传闻要年底才会出来

现在出来岂不是要灭了amd?

老黄这么做对自己完全没好处,他没那么傻,不然早去卖羊肉串了。

我觉得会推出384bit 1536-1920sp的显卡

叫780或68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3-2-8 09:02 | 只看该作者
a9988a 发表于 2013-2-8 02:43
看着吧,amd注定是个悲剧。

这次要不是老黄放水,amd早没了

说的真好听啊,还要点脸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3-2-8 10:12 | 只看该作者
不见得SMX堆得越高就比CU效率高,看看7870的20CU的效率比8SMX的效率低么?总觉得14SMX的titan的性能的提升不会和提升smx数量成正比。反正也没几天了,等titan出来在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3-2-8 10:45 | 只看该作者
a9988a 发表于 2013-2-8 02:43
看着吧,amd注定是个悲剧。

这次要不是老黄放水,amd早没了

还是不要把NV想成Intel为好,NV没工厂也成不了Intel。就像现在的CPU  I社的i5就秒全家了,也没有这么多口水了,爱用谁家用谁家。而NV和按摩店不一直64开么,旗舰的性能会差很多么?   从10年前的atiR300的短暂的领先,不管是ATI的XT,XTX,XTXPE也好ATI还是把单芯皇者放在手上,而NV却把整个市场拿下了导致ATI被按摩店收购。一直到G80的君临天下战了R600和Rv670两代,直到Rv770出现才有能与之抗衡的芯片,到现在单芯旗舰的性能相差很多么?AMD在推ALU,老黄一样在推128-240-512,而堆到580堆不下去了,直到kepler的出现依靠低SMX高效率高频率和R1000有的一战。不妨把titan看成GF110,都是大家伙,有多少的GF110OC能上900+的,titan真能有GK104的效能频率和oc幅度那么是第二个G80.老黄真的有这么个实力轻松秒杀按摩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3-2-8 10:53 | 只看该作者
a9988a 发表于 2013-2-8 03:05
好像有传闻要年底才会出来

现在出来岂不是要灭了amd?

事实上R300时代ATI也有放水,唯一没说好在于R600生不出来
老黄还提早发佈G80,由于这次的默契不足导致ATI从地表上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3-2-8 11:15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觉得NV40的出现和NV43,G73的一大票为老黄抢市场立下汗马功劳功臣,加上ati的死脑筋和R600生不出来导致消失。 在看看现在的按摩店的图形部门还有多少是以前老何手下团队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3-2-8 11:25 | 只看该作者
Xenomorph 发表于 2013-2-7 23:09
小规模时,GCN的CU效率比Kepler的SMX效率高;但随着规模的扩张,CU效率的下降比SMX的更显著。即使GTX680的 ...

GPU规模随着扩大导致单位晶体管效率降低的问题是从来都存在,无论哪一家无论是CPU还是GPU都有这个问题,这是目前基于硅电路的计算单元所无法避免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是用小规模高频率,如G80开始的分频走shader超高频路线,其二就是HD4系开始的狂堆规模路线,以量而非质来最大限度抵消单位晶体管效率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绝对实用性能角度来说高频路线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最佳选择,但是从实际使用环境下高频率带来的功耗问题会严重影响实用性,即使是intel这样全球NO1的硅电路技术最近几年也很难在频率上做文章。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开普勒的SMX效率高到哪去,开普勒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功耗吞吐比为设计的构架,从单位晶体管效率来看其实是不如GCN和Fermi的。没有完美的构架只有利大于弊的构架。如果用这种思维来看待开普勒和GK家族相信你会看的更清楚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3-2-8 11:35 | 只看该作者
没看出和唯心论有半毛钱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3-2-8 11:37 | 只看该作者
66666 发表于 2013-2-8 11:25
GPU规模随着扩大导致单位晶体管效率降低的问题是从来都存在,无论哪一家无论是CPU还是GPU都有这个问题,这 ...

顶6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3-2-8 19:59 | 只看该作者
66666 发表于 2013-2-8 11:25
GPU规模随着扩大导致单位晶体管效率降低的问题是从来都存在,无论哪一家无论是CPU还是GPU都有这个问题,这 ...

恩恩~最后那段话深有同感。当初就感觉到,从G80 vs R600开始nVIDIA走的就是高效率低数量路线,而AMD则是低效率高数量路线。而Fermi—Kepler基本体现了一种思路的转变,轻微放弃ALU效率并以大规模获取足够的吞吐能力;由VLIW向GCN的改进也一样,减慢运算资源的堆积速率,但单位运算资源的效率一步步提高。结果是双方都向对方曾经擅长的领域迈进了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5 14: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