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sdfjkl 于 2013-6-15 12:43 编辑
天河2用了Intel和Phi,某小编就说啥NV的Tesla穷途末路,完全是主观臆断,没有一点技术上的分析,下面把我Google到的一些数据给看家看看,Titan用的的K20X,天河2用的Phi到底,孰强孰弱。 AMD,拿着你的FirePro W9000去门口小卖部打酱油去!
型号 Xeon Phi K20X
面积 750 mm2(22nm) 540 mm2(28nm)
等效面积 (28nm) 1216 mm2 540 mm2
等效面积 (22nm) 750 mm2 333 mm2
功耗: 225W 225 W
FP64 Peak: 1.0 TFLOPS 1.3 TFLOPS
DGEMM: 800 GFLOPS 1.2 TFLOPS
价格: 相仿, 相仿。
看了实打实的数据,还有啥要说的!
轮面积,Xeon Phi的面积是对手K20X 2倍有余; 轮性能,只有对手的66 -73%;
就这样的产品的技术指标,估计在HPC里面打酱油的W9000也能达到,搞不好W9000更好,但AMD如果做到这个水准,铁定也是无法拿出来卖的。 原因很简单很简单: 面积比对手大一倍,成本估计要贵3倍(芯片越大良率越低),价格还要相仿,岂不卖一块亏一块么? 但Intel做成这样,却能卖,还能拿下大单,凭借的就是工艺的领先,享受到了新工艺的成本优势;明眼人从技术的指标上看,其实Phi是落后约对手的K20X。 那个啥啥啥,还在网站上发文的,真心为你的技术基础汗颜呀。。。 大家看看在当前的实现方法上,是GPU还是专门的多核CPU 计算卡用于HPC有优势呢?
但抛开技术标准,Intel的计算加速卡其实很了不起的!(我个人在技术和战略上一直很佩服Intel的) 首先,它的节奏很快,从第一代KNF,到第二代的KNC,时间很短,进度很快,推向市场很快很快,Intel走的很坚决。的确给了对手NV Tesla很大的压力,可以这么说横空出世的Xeon Phi抢走了K20X的挺大的一片市场。没有Phi,也没有啥W9000多少事。 第一代KNF,基本没客户买,Intel主动送给各大科研机构和高校使用;第二代成本高于对手,仍然果断上市。 看过Intel 计算加速卡路线图就知道,Intel真正厉害的估计是下一代的Xeon phi了,基于最新的16nm工艺,听说是ATOM内核的,性能预计会提升3-4倍,这个还真正是NV正面强敌了。NV倘若扛住了,HPC市场双雄鼎立,以后还有看头;倘若顶不住的话,以后HPC市场的路难走了。。。
为了和Intel的下一代计算加速卡竞争,我给老黄支个招: 赶紧把GPU用于通用计算的研发经费增加一倍,为啥增加一倍这么多?! 太明显不过了,下一代要是扛不住,以后再想发展的基础就没了!!!
有些人可能想问,把Tesla的销售费用增加一倍有效么?忽悠些小白和‘专家’就能抗住下一代Xeon Phi吗? 这个么,对AMD或许可能有效,对于NV还是算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