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jyuan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版dvd 对比盗版蓝光碟,谁的画质好?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2-27 2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pperliu 于 2014-2-27 22:15 编辑
百变狸猫 发表于 2014-2-25 23:56
本质是什么你搞清楚了?你确定你所看到的BD片源都是真正没有压缩的?呵呵。

什么时候不叫杜比,不叫 ...

大轮廓是正确的,但还是有几点错误:
BD蓝光并不是把DVD的分辨率提高变成的,而是直接从胶片转换成1920x1080的数字信号,然后再经过压缩灌进BD碟。这里边跟灌DVD工序是一样的,但差别有两个:
1,胶片转DVD时分辨率是720x480,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DVD的清晰度比BD差太多,像素的清晰度只有BD的1/6(这个你可以自己算算,我也是刚算的);
2,同样是压缩灌装,但从数字信号灌装DVD时用的是老旧的mpeg2编码方式,而灌装BD时用的是最新的mpeg4编码方式,这个差距有多大,你这老烧应该也知道吧,同码率下比比老旧的mpeg2和X264的清晰度就知道了。

再说音轨:
DVD时代就有全码DTS音轨,也就是1536kbps的DTS,但这个东西不叫DTS-HDMA,关于DTS-HDMA的具体解释,您可以百度百科。这里先给你说说电影音频存储的发展过程吧。
在最早拍电影时,音频信号时直接存储在胶片上的(貌似是直接在胶片空间处打孔存储音频),但这样做受到诸多限制,音频和视频信号都受影响,而且还不利于保存,在最初单声道甚至部分立体声时代还可以,到后来多声道时代,就没办法这么干了,所以后来拍电影都是在拍的同时,也同时单独录制一份音频,因为音频信号不需要容量太大,所以这个基本上就没有存储限制,所以后来5.1、7.1、11.1……的就出来了。

说到这里,你说的问题就出来了:首先,后期音轨转录时,声道数并非你说的想做几声道就做几声道,早起老电影拍摄时只有立体声而没有环绕声,所以后期制作最多也就是制作成立体声,无法弄成多声道,弄成多声道也没意义。所以你现在从网上下载到的30年前的老电影,多半都还是立体声,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多声道。就是10几年前冯小刚的《不见不散》都还是立体声的,也没见他出蓝光把原来的立体声弄成5.1,对吧!后期有环绕声的电影,原则上是想制作几声道就制作几声道,但前面说了,在电影上映时,这份音轨也是随影片的数字拷贝是一起的,所以音轨是几声道基本上也是确定的,现在蓝光碟中带的DTS-HDMA基本上就是在这份数字拷贝的音轨上做的无损压缩,所以就可以看做是“无损”吧!

现在就说说这个DTS-HDMA,这个跟DTS还真的有区别的。拍电影时录的音轨,转成最原始的数字信号应该是LPCM,如果把原始LPCM看成无损的话,那么DTS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有损编码压缩,而DTS-HDMA却是无损压缩。类似于玩无损音乐时碰到的立体声全码wav文件,一个是有损压缩成320K的mp3,一个却是无损压缩成flac,dts跟dts-hdma的区别就是mp3和flac的区别。

因为蓝光存储容量大,所以现在很多蓝光碟带的音轨直接就是DTS-HDMA,所以,这个还真的就叫“无损音轨”,跟DTS区别还是挺大的,虽然我们在家里播放是听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2-27 2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pperliu 于 2014-2-27 22:48 编辑

简单的说:

DVD时代跟电影院的差距是:
DVD的画面,是电影画面经过高压缩rip制作的,而且这个rip的压缩编码方式还很低级,压缩的很过分,差距还是相当大;DVD的音频也是把电影院的音轨经过有损压缩编码制作的,虽然这个的差距没有画质差距那么明显。

而BD时代呢?
BD的画面虽然也是电影画面经过压缩rip出来的,但这个rip编码方式很高级,而且他的分辨率也已经达到了1920x1080,而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影院的数字放映厅(这里不讨论胶片放映和imax大厅)也不过是2K的分辨率(2048x1080),所以蓝光影片在画面上基本上接近于数字影厅的画质;而音轨上,前面说了,数字影厅放的是N声道的LPCM,而蓝光碟里放的是将这个N声道LPCM无损编码成的DTS-HDMA,所以,音轨上,BD时代我们跟影院的的体验是一样的(当然这个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音频回放设备,一般的家庭设备肯定无法跟数字影厅相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2-27 23:08 | 只看该作者
supperliu 发表于 2014-2-27 21:59
大轮廓是正确的,但还是有几点错误:
BD蓝光并不是把DVD的分辨率提高变成的,而是直接从胶片转换成1920x ...

嗨~~没想到还钓出一条大大鱼,真的高兴罗,呵呵。

其实有太多里面的东西我都不再想去细说,细分当年一张碟片的制作,或者因为我的确是从烧DVD一路走来,而现在早就已经完全退烧了。BD转的RMVB是我的最爱,阅后即删。我坚信,若干年后,必定还有洗牌,科技不会停滞,会永远进步,愿踏上洗无止境不归路的烧友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在边上友情支持!

有那么一点点怀念99年开始收碟片,写碟报,钻制作技术,看经典电影阅片的时光了,这是否也是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一部分?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4#
发表于 2014-3-1 14: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5#
发表于 2014-3-1 15: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3-1 23:13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点,除了IMAX,SONY 4k厅也有不少,只是屏幕不如imax的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3-2 09:59 | 只看该作者
我说的是事实 发表于 2014-3-1 23:13
补充一点,除了IMAX,SONY 4k厅也有不少,只是屏幕不如imax的大。

目前国内最多的应该还是2K,一些3线城市,估计1.3K的都还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4-3-2 19:21 | 只看该作者
百变狸猫 发表于 2014-2-25 19:31
外行讲外行话,一笑而过。
经历过全美,星际,星光,碟宝,碟皇,金峰,飞马,丽晶d,飞龙,时代,缘版,金 ...

...居然还有人知道这么多碟商。。。虽然好多都死很多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3-2 19:25 | 只看该作者
supperliu 发表于 2014-2-27 21:59
大轮廓是正确的,但还是有几点错误:
BD蓝光并不是把DVD的分辨率提高变成的,而是直接从胶片转换成1920x ...

而灌装BD时用的是最新的mpeg4编码方式这个应该不完全对吧。。

BD一般应该是用的MPEG2[这个好像只有早期的垃圾版本BD使用这个,记得好像终结者2的第一版BD就是用的MPEG2] VC-1和H.264吧,国内一般转制BDRIP一般用的H.264的变形版X.26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3-2 23:17 | 只看该作者
lzhpro2 发表于 2014-3-2 21:18
VC-1是WMV吧,是MS的专利格式,BD不用这个吧。H264\AVC应该都是一样的标准,封装上有区别。X264是根据H26 ...

VC1的BD有的,不多而已,比如planet earth最早的BD(后来日版好像是H26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4-3-4 10:16 | 只看该作者
这问题问得够SB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3-4 18:1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现在才开始看dvd,你家里人都知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3-5 08:46 | 只看该作者
画质和正版盗版没区别吧,关键看码率与信源。如果盗版蓝光是用比DVD还低分辨率的信源转过来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3-6 08:16 | 只看该作者
dvd分辨率720x576
蓝光分辨率 1920x1080

lz自己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3-6 1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etusli 于 2014-3-6 14:05 编辑
kingyangjun 发表于 2014-3-2 19:25
而灌装BD时用的是最新的mpeg4编码方式这个应该不完全对吧。。

BD一般应该是用的MPEG2[这个好像只有早期 ...

Blu-ray碟片支持三种视频编码,mpeg-2,AVC(h.264)和VC-1
mpeg-2是Blu-ray早期碟片偶尔使用,类似个过渡的性质,最近几年在新出的碟片中几乎绝迹
AVC是Blu-ray碟片视频编码的主流,VC-1相对用的较少至于xvid,一般是网络视频或者rip压缩才用,Blu-ray碟片不用这个

从编码标准的角度,AVC(h.264)本身就是mpeg-4标准的一种,xvid也是
VC-1是微软开发的,也是基于mpeg-4
所以除了老旧的mpeg-2,其他基本都属于mpeg-4的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3-6 15:15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数字信号,都一样德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4-3-6 15:41 | 只看该作者
我反复确认了很多次,至今无法相信这是2014年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e_ch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38#
发表于 2014-3-6 15: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5-11 0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