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soomal.com/gb/001/002/00000036.htm
6 m/ c4 f* ~6 ]; p. U& o2 l; k" j: J& k+ [) \1 x! ^( B/ |
7 N$ R% S& `2 H& \
正文:% T2 i9 a: |* }( V) g e
; l, I4 J! k3 M$ k
如果你手上有一对国产音箱,那么你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不管你在上面花了多少功夫调校,在有的人耳里它出来的还是垃圾声音。通常我们听到的理由是:国产箱用的什么单元?人家用的什么单元?似乎是单元决定论?: H2 {; \/ C' N0 J" z! U8 K9 V
6 m( v3 P u& q3 M 那就用同样的进口单元做一对吧。这回我们听到的理由是:好的单元就能出好声吗?8 |2 ?" S8 F% H4 H+ \% w5 B$ N
" \ K& P2 k8 P2 T9 \$ k$ a
没关系,活人不会让尿憋死。那就再做一对箱,不光单元一样,连分频器也一样,同样的电容电阻,分频点照抄就是了。这回没什么说的了吧?) ?7 }8 H1 Y( \! ^% C% u4 t; A
- M- m0 `( i' X- W9 s0 w/ {0 D' g
“你以为做音箱那么简单吗?有些校声的秘密手段人家怎么会告诉你?”" _" d" q x" p2 k6 R m
6 ?1 _& g5 e" P7 k7 @, f4 _, k: r 看来做一对音箱真不比做一架航天飞机容易。我非常喜欢的一对书架箱是贵族一号。有人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你知道吗,它的里面有一层沥青,看似普通,其实这才是出好声的关键。我当时想,这也学不来吗?最要命的是,我将它打开来看过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沥青。6 s% Z: X6 a8 O* s
4 ?- _0 F. S: U& |* b
好吧,反正我们是学不来别人的,那就靠自己吧。你说我们的单元太烂,可是柏林之声的旗舰用上了惠威的单元,卖出个天价。这回看你还说什么?" }; i# M7 b% m/ @7 C1 C( [6 a/ v! U
+ G1 H+ W2 {6 t2 b6 W ]7 p1 h
我听到的最不讲理的说法是:那是老外吃错了药!
2 `, {8 @3 B0 c. W9 q# b$ P* Z( y6 B t
声音取向也很有意思。如果是英国箱,那么它的那种像蒙着层纱的声音,被认为是温暖和甜润。可是做成中国箱你就不敢了,肯定被认为分析力不够,蒙查查!, T S' ]( m N' c4 t6 a
2 w9 C c: D; Y# V6 ]& t# M2 ?) R/ d ATC的箱子以中频密度好而著称,但是高频太暗。当然,这在有的人眼里是“非常有个性”,可国产箱你敢这样试试吗?- M( r9 q+ J& Y; K& w
& T( W0 t6 s( } X
学学德国箱应该比较保险吧,至少声音中性,各频段均衡。且慢!要是德国牌子还行,它这种叫监听风格。如果是国产箱,就很可能是淡如白水。现在还有更有趣的说法:HIFI性强于音乐性。( E: A/ @$ `' b- e& p- t: t5 v
0 e4 b; R1 O- \+ D2 |$ u 也就是说,你甭管做得多好也能判你个死刑。
6 |* ^' z- K2 Z, b" b" r7 {+ u# y! I! i Z5 X6 A1 L
书架箱要想求得好一点的低频,通常的做法就是牺牲灵敏度。可是进口箱难推是合理的,推不好你就尽管换功放,推好为止。哪怕功放高于音箱十倍的价格。国产箱一推没听见好声,立刻建议你换音箱。其实十倍价格的功放在进口箱上能听到变化,在国产箱上同样也能听到——你别告诉我用二千元和十万元的功放推国产箱出来的都是一个声,要真有那样的箱子,那是中国人创造奇迹了——可是,谁敢那样去试呢?一点机会都没有给国产箱!
) _0 }2 \& B7 {
7 D- w( a, e: v7 y: z! u 国人不买国产箱的账,那么老外认同总该有些说服力了吧? ) P% ^& M8 ], t( m. n4 t* h- y
8 E0 N) [* o2 p+ C3 a p
你从国外拿个什么音响展大奖回来,这边人比老外还要不高兴:买通评委了吧?
* Y1 f9 u& {+ U2 C5 Y$ S$ w% f- F0 _: V; C
国货在外面卖得好,就有人特别想不明白:会不会用料不一样啊?
8 f/ l+ r! I1 `) @% `8 k& ?9 g' Q; E: e& Z5 G; X
我敢肯定,你去国外的器材店里捧一台国货回来,还是有话说的。这玩艺错就错在它姓“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