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条顿骑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买了一张二手7.1声卡。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4-23 2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06-4-23 09:08 PM 发表
4 C9 U5 D# o* r1 ~+ }, Q% X% O
8 @1 Q( y6 W" Z正版我用低速抓轨和原版比较差距有一大截,主要是音场缩了一大圈,声音偏薄,用蒲科特刻录机抓的,系统也不高档,1w以内,很明显,电脑hifi还有一个硬伤就是干扰源太多,电源力道也很有问题,噪音也是个问题,一 ...

1 l! c. p4 k; G) t. h6 m* j5 o9 {4 _' o5 _$ C
呵呵~~~意见不同吧~~~:a)多对比,多听点其实也就明白了,1W以内的传统HI-FI里面CD了不起就是2K多3K,这个价钱和输出质量出色的同价位甚至更便宜的入门专业声卡比是占不到多少便宜的。
0 V$ I3 K  }. z1 J" w/ s9 s5 r& m8 Z- Y0 P/ _
抓轨质量我也是过,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随便抓抓音场就缩了一圈?不觉说得得有点过吗?心理暗示吧?有机会找家人配合盲听下就知道了!要知道,CD制作也是全数码制作的:sweatingbullets:至于你说的干扰源那不是可以听出来的,噪音问题也很好解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4-23 21:31 | 只看该作者
而且楼主所说正版和抓轨差距很大是怎么对比出来的?是用CD-ROM直接播放CD然后和抓轨文件对比吗?:shift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4-23 22: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06-4-23 21:08 发表
  K  ^  A  a1 {, u2 O8 z: Q9 I, n
+ I8 o1 M) D& f* i正版我用低速抓轨和原版比较差距有一大截,主要是音场缩了一大圈,声音偏薄,用蒲科特刻录机抓的,系统也不高档,1w以内,很明显,电脑hifi还有一个硬伤就是干扰源太多,电源力道也很有问题,噪音也是个问题,一 ...
8 j1 P% t4 ]4 o+ ~
楼主是用什么软件抓轨的?……不同软件抓出的WAV差别还是不少的,有时甚至有几W个采样的误差……试过N多的抓轨软件,始终EAC才是王道。。。其实,如果光驱和软件足够好的话,从CD到WAV,数据上可以认为是无损的了(几十到一百个采样的损失,火星人能听得出来吧?),最大的影响应该是JITTER吧?这个问题比较玄乎,还请高人出来解释。。。:blin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4-23 22:34 | 只看该作者
M-Audio的卡,多看了几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4-23 22: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乔治亚斯 于 2006-4-23 10:34 PM 发表
& {! p2 ?- K/ `2 U* [M-Audio的卡,多看了几眼

( t$ S8 G5 N( L8 B3 p" u. m2 {8 F( ?. ^% @  _. a, z3 _
M-AUDIO的寨蓝色确实很养眼啊!:thumbsup::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4-23 23: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06-4-23 21:08 发表
+ h# d; b2 I" G7 h2 Q! P  v" z3 L- ^# v
正版我用低速抓轨和原版比较差距有一大截,主要是音场缩了一大圈,声音偏薄,用蒲科特刻录机抓的,系统也不高档,1w以内,很明显,电脑hifi还有一个硬伤就是干扰源太多,电源力道也很有问题,噪音也是个问题,一 ...
* W7 F# ]# ?0 Y& r
明显对电脑HIFI不入门,不然就不会说“系统也不高档,1w以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4-23 23:09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在电脑面前就不是个听音乐的样,还是凑合下得了,还研究啥jitter啊,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4-23 2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乔治亚斯 于 2006-4-23 11:09 PM 发表
" W+ P' `2 S$ R; H本来在电脑面前就不是个听音乐的样,还是凑合下得了,还研究啥jitter啊,累啊
- C* H+ y9 z' q6 n5 w. F
* o& Z! C: E' }2 S$ a
jitter总觉得很玄:sweatingbullets:; l) u. y6 l* {5 X2 ]$ Z

" ^7 g2 u4 d, D: O; M: O1 ^: q不过我觉得电脑HI-FI的硬伤还是那个显示屏啊:sweatingbullets:对着显示屏听音乐确实有变味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sbhjk 该用户已被删除
29#
发表于 2006-4-24 00: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条顿骑士 该用户已被删除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10: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6-4-24 1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06-4-24 10:30 AM 发表
2 x: s7 T: e5 \: h, k/ c2 a- C% Y' }" w+ m* g" o
电脑hifi只是一个概念,实际上无法实现,没办法入门,版主想要好音质的好音乐,还是回归经典hifi是为正途,虽然在这上面花的不会很多,呵呵。
  m1 N3 F/ `: l% Y. ~9 a我的器材图片在楼顶,以前玩hifi剩下的入门货,现在废物利用,我的 ...
, U& c4 h0 v( F4 Z4 ?  P

( ?# R2 U+ u3 ~1 N要评价电脑HI-FI的话自己本身就需要对电脑HI-FI的素质有一定的认识;我不知道LZ到底听过些什么样子的电脑音源呢?
% U+ C; N9 D5 `0 N* Q8 h9 J
" {2 X" a. C1 r* \9 S+ n/ o$ s+ j看了顶楼的设备,确实比较一般~~~单单这些设备还是没有办法发挥好现在声卡的素质的,也就是说单单凭这些设备还不足以去评价电脑hi-fi的好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6-4-24 1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06-4-24 10:30 发表
: E+ L$ o4 s" @( q% k/ c
; j# x4 a6 d8 Z4 i) D电脑hifi只是一个概念,实际上无法实现,没办法入门,版主想要好音质的好音乐,还是回归经典hifi是为正途,虽然在这上面花的不会很多,呵呵。- X# M0 J8 X# r" b1 T- e; `  v
我的器材图片在楼顶,以前玩hifi剩下的入门货,现在废物利用,我的 ...
3 g  D2 n% \2 B9 a% _
无论是电脑HIFI还是传统HIFI,都只是一个目标、一个概念,实际上都无法实现。
; z3 L! U4 u; N. Z传统HIFI和电脑HIFI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音源的不同,说回到传统HIFI,实际的含义是放弃电脑音源,改用台式CD机而已,实际上大多数人在说电脑HIFI不行的时候,是拿那些几K乃至几W的HIFI音箱,去和几百一对的多媒体音箱对比来说的。3 _# v8 `% ^2 `# P3 _* P; T( a1 {
无论是革命还是AP2496,都还和HIFI差得很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4-24 1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看来是玩AV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6-4-24 12: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乔治亚斯 于 2006-4-24 12:00 PM 发表1 H6 s, z1 _7 \7 m/ g& v( D
楼主看来是玩AV啊
; ?; p& v6 c7 T+ Z. v: @6 M
3 a$ q+ B( S# v7 @+ D$ }9 z
既然发现了怎么还不推荐1010LT?: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6-4-24 1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6-4-23 23:16 发表- A' ?5 {. H/ c* j# T4 Y% ?, G
: J5 l1 ^- }1 s5 U" x* I" i

5 [* V' S; d+ Wjitter总觉得很玄:sweatingbullets:) @, `' F# Q# [  i* C% p) O

) _" P0 n; `2 G5 e, _3 u不过我觉得电脑HI-FI的硬伤还是那个显示屏啊:sweatingbullets:对着显示屏听音乐确实有变味的感觉

+ O% {) e/ M2 T! w! T  k3 \jitter = 时基抖动 / j$ Q7 e1 K# L# f) N9 u
没什么玄的, 但是有人故弄玄虚...
0 f1 g3 f; f: t  k, J" y- p3 A6 W
CD的jitter是因为CD没有时间轴... cd的44.1khz就意味每秒钟有44100次的数据点. 比如10秒在CD盘上圈的周长是10厘米, 那么这个距离就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轴. CD jitter就是每点之间的距离可能不相等, 播放起来每点的时间不同, 刻录的肯定没有正版的点距平均... 比如2秒是88200个点, 第一秒总共有44500个, 第二秒43700个.. 在CD机上都会造成听感的问题.(只是比方)
2 Q, p; l: r- T8 P+ o- l( p
# n# V7 K* I4 {: [8 Z" g而在PC上EAC或以数字方式播放(光驱-声卡不连线)0 V9 s0 X- Z& t& @) Z7 A
则没有CD的Jitter. 电脑读取了44100个数据点, 就把这当成一秒, 也就是把数据的数量当时间轴, 并不按照CD盘上的距离了.... 这样点距再大, 再大的CD jitter, 也没关系了..... 只要不误码...
7 ]# N2 B& A3 ~1 N$ d2 a
+ n8 V/ G  F& _6 d在CD机上, 刻录的听起来没有原盘好. 很正常... 在PC机上则不存在这个问题(除非你用老的方法..让光驱解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6-4-24 13:19 | 只看该作者
除非你电脑的时钟发生器有问题, 不然CD数字音乐在声卡芯片之前的信号都没有Jitter问题的: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6-4-24 13: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4-24 01:17 PM 发表4 I9 D% m3 [9 G( W# z1 r! C
' d$ w, n. H9 D. c
jitter = 时基抖动 , ~/ {, ?5 J/ U/ P7 \6 r
没什么玄的, 但是有人故弄玄虚...) u. y/ l$ e: s+ l$ T

! k" j: G% {$ M9 TCD的jitter是因为CD没有时间轴... cd的44.1khz就意味每秒钟有44100次的数据点. 比如10秒在CD盘上圈的周长是10厘米, 那么这个距离就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轴 ...
/ x1 P0 j+ l  G

/ F/ A3 B2 b/ v+ p7 g" O- Pjitter意思我懂,说玄是因为网上很多关于jitter影响的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6-4-24 1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4-24 13:19 发表
6 D/ i; |# Z/ ]  A" `除非你电脑的时钟发生器有问题, 不然CD数字音乐在声卡芯片之前的信号都没有Jitter问题的:p

# ?, z$ B+ s* ~+ V3 I硬盘上播音乐,如果是JITTER的影响,说到底就是声卡晶震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6-4-24 15: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6-4-24 13:28 发表
5 i% F! @! w# `; |
; g/ Z; g' v, d/ x5 H5 h
1 }, w; D- d5 H" K" {+ Ijitter意思我懂,说玄是因为网上很多关于jitter影响的描述
8 \  r3 [1 ?( S1 |
我是告诉其他人... 岂敢教老大, 只是随便引用一下:sweatingbullet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6-4-24 16: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etaverse 于 2006-4-24 13:44 发表2 A  g, E9 ]3 z
( F/ t. o- t+ ^# t
硬盘上播音乐,如果是JITTER的影响,说到底就是声卡晶震的问题?
. n2 p  k2 Q0 L; c
Jitter是比较"飘逸"的概念...' G: w; p1 b( x6 G  V' d* ~  Z* p/ X1 K
6 u/ b" U2 i. C! Q6 H
我认为能听出硬盘上音乐的jitter的人不多.! _! l! P$ J* a% D7 t8 ~( }0 B4 G
6 e! j( G9 x+ g' L: Z/ m! Y2 @
所以.....  听感不好就换声卡呗, 不要说什么Jit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6 2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