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xjt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救!!请教高手!一个超级诡异的故障!安装系统一半主板断电!已经解决!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5-7 14:12 | 只看该作者
试试FAT格式 看看行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5-7 19:0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刚才看到的一篇帖子非常适合你啊

. 不懂装懂(我以为这个是作为一个DIYER最最要不得的,害人害己)
恐怕DIY中没有比这个危害性更大的陋习了。很多硬件爱好者都以为看过一些硬件杂志,上过一些硬件网站就是DIYer甚至是DIY高手了。事实上除了一大堆的产品技术参数需要了解之外,还需要很多的经验积累和在长期使用各种硬件基础上积累起来的排解故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可惜的是,现在许多人都将DIY理解为装电脑,甚至把装电脑的速度作为DIY水平的衡量标准。这也使得一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已经是DIY高手了,然后借助仅有的DIY知识四处炫耀。这样不仅会产生很多的误导,还可能对别人造成损失,要不然怎么会发生AMD AthlonXP搭配i865的怪事!
2. 带电热插拔硬件(这个还真的没有注意过,一个字改!!)
在PC中,只有USB接口和IEEE1394接口能够支持热插拔,当然在服务器平台上还有能够支持热插拔的PCI接口和内存插槽,这些技术都因为实现方式复杂而要付出极高的成本。我们平时在PC机上根本无缘一见。但是众多的DIYer不仅对USB接口和IEEE1394接口进行热插拔,还对串口、PS/2接口甚至是显示器的D-sub接口进行热插拔。由于这些接口并不支持热插拔,因此我们在热插拔这些设备的时候会遇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热插拔期间所带来的瞬间电流和浪涌往往会烧毁这些接口。尽管大部分厂商已经有意识地在这些端口上加入保护电路,但是因为热插拔而损坏硬件的事情依然每天都在发生。
3. 安装硬件时没有释放身体静电
人身体所带的静电对于脆弱的硬件来说有着十足的杀伤力。这点在冬天尤为显著。因此按照正规的操作规范,人们在安装硬件的时候必须先释放身上积聚的静电。可惜的是众多的DIYer一看到硬件便顾不上那么多问题了,直接就把硬件从防静电包装中取出,然后进行安装。就在这时,人身上的静电便会在瞬间损坏硬件,或许下次你遇到新的硬件无法使用或者无故损坏的时候,就需要看看是否是静电所致了。
4. 滥用GHOST镜像(XP的时代我基本已经放弃这个了)
GHOST固然省时省力,但是面对变化万千的硬件却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首先出现的就是对于硬件的支持问题。因为GHOST的镜像PC和目标PC的硬件配置不相同,而GHOST跳过了操作系统识别硬件的步骤,猛一看速度的确惊人,但是这却会使使用者遭遇许多莫名其妙的问题,在OS步入Windows2000和Windows XP之后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事实上,对于新的PC来说还是老老实实地安装一次比较稳妥。

贡献时间:2007-04-06 14:53:17

6. 粗暴对待硬件
对于众多熟悉硬件的DIY来说,硬件产品的神秘感早就消失了。人们甚至认为硬件产品很经“折腾”。于是我们就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画面:没有开箱的显示器粗暴搬动,甚至从高处直接扔下。而CPU被人拆下之后也随意摆放,这样对硬件的粗暴对待直接导致了很多硬件的高损坏率。CPU针脚弯曲恐怕就是最为普遍的问题。
7. 过分追求低价
对于所有人来说,买PC的价格当然是越低越好。但如你所知,硬件和所有商品一样都是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的。性价比的概念也不只是越低越好。有的人为了赶上时髦找一些DIYer配台电脑,但预算却只有1~2千元。于是那些使用旧硬件的PC纷纷出炉。可惜的是,这些PC非但不能成为人们有用的工具,反而成为那些洋垃圾的栖身地,那些热衷于此项的DIY,是否该反思一下呢?
8. 用手推光驱托架进仓(有时候是这样的)
光驱其实是有进出仓键的。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却喜欢用手硬推光盘托架进仓。其实这样做不仅费力,还会对光驱造成损害。长期这样将会导致光盘驱动器的进出仓电机损坏,从而发生无法退盘等状况。当然,那种吸盘式的光驱除外。:)
9. 不将机箱合上(从来不)
很多DIY因为追求散热效果和方便更换硬件等理由从来不把机箱合上。让自己的硬件系统“裸奔”。这样做不仅会让硬件集聚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正常工作,还可能因为一些异物甚至是液体溅入机箱内导致硬件烧毁。除此之外,硬件系统工作时候的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也因为没有金属机箱的屏蔽而大大加强,从而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更不利的影响。
10. 频繁更新驱动和BIOS(个人认为BIOS稳定就好,不要刷来刷去)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网上充斥着各种泄漏版甚至是Beta版的驱动和BIOS,这些驱动尽管再显著位置表明其不稳定性,但是DIY们还是热衷使用,由此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前不久VIA Hyperion驱动导致安装者的OS崩溃或许就是一个教训。最新的驱动往往在提供性能改善的同时还会带来一些问题,如何选用事实上十分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5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