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harleyl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oolerMaster Cosmos 样品试用[还是大图,继续杀猫]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8-15 00:35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4 23:05 发表



不用想象,箱子还在我这里,电源顶部离最下面的PCI槽距离是1CM多点。如果装上板卡的话离PCB大约有2CM。我自己没有用过海韵的电源,但在坛子里面看见过某些使用海韵电源的XD的帖子,似乎某些配置下外壳温度的确比较高。不过似乎也就是夏天5X度的样子,到达板卡的热空气估计不会超过45度,我的理解是还没到“蒸烤”的地步。如果这就算“蒸烤”的话,用G80并且没有更换散热器的,显卡下面的的板卡被“蒸烤”的程度更厉害。

另外,Cosmos的电源是可以倒过来安装的,就是风扇从上吸风往下吹,翻过来安装也许有一点帮助。不过如果电源外壳温度较高,进入电源的就会是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对于使用温控风扇的电源来说,很可能会增大电源噪音。

至于你说的前面板进风,在Cosmos里面并不存在,前面板是密封的,冷空气进入机箱只能从底部(前面的硬盘下面的通风孔和中间的进风扇)进入。顶部的两个风扇虽然说前面那个效率不能完全发挥,但总的排风效率肯定还是开着比关闭要好。




回复:首先显卡自己也在发热的,其次无论显卡侧吹朝外还是一般情况的由下往上排热都和大风车电源风流抵触,除非电源和显卡风扇都倒装
硬盘捂着吹不到也让人担心
虽然这些是理论但是也存在经验的成分,机箱贵不一定实用,也没有哪个牌子的机箱一定都好或者一定都差,不必老拿TT开斗,TT不差而且无论什么牌子用户怎样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0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5 00:35 发表
回复:首先显卡自己也在发热的,其次无论显卡侧吹朝外还是一般情况的由下往上排热都和大风车电源风流抵触,除非电源和显卡风扇都倒装
硬盘捂着吹不到也让人担心
虽然这些是理论但是也存在经验的成分,机箱贵不一定实用,也没有哪个牌子的机箱一定都好或者一定都差,不必老拿TT开斗,TT不差而且无论什么牌子用户怎样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1、风流抵触的问题,其实是两个风扇都从同一个区域吸风,导致显卡和电源之间气压过低,两个风扇的效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不过对于Cosmos来说,中间风扇的出风方向是可以调节的,而且就在显卡下面,完全可以调整到主要给显卡、电源之间的部位送风,提高那个区域的气压,从一定程度来说缓解了这个问题。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风扇的冷空气来源不够直接,风量会比风扇的标称值降低不少。这个我在帖子里面也提到的。

2、对于硬盘的散热,可能我的帖子太长你没有看清楚,我也说了硬盘少的话最好去掉其他架子,硬盘多的话还是加装风扇。这个的确是个问题,不过都有可以接受的解决方式。当然,如果硬盘多光驱也多的话,的确是没有好办法的,而且Cosmos标配中没有附送硬盘风扇的安装架,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3、个人认为,TT机箱的优势在于外观和几个水冷箱子的水冷结合理念。我在顶楼就说得很清楚,外观我是不评论的,即使很多人认为TT的箱子太花哨,我自己也更欣赏Antec、Lian-Li、SST这样的含蓄和简约的设计,但我从来没有说过TT的箱子不好看这样的话。至于水冷,不可否认不管是太极,还是Armor LCS,还是相对水冷性能更好的Kandalf LCS,机箱整合散热排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可是TT自己提供的水泵、热排、冷头的性能,离完美差得太远,这个就不说了。说回箱子本身,前面我也说的很清楚,除了外观无法客观评论意外,我最重视的是静音,即使是散热和风道设计,也是为了在可以接受的散热条件下降低噪音而已。

以TT的新旗舰SwordM的风冷版本为例,风道设计似乎很强劲,前1下2后1上3,还有侧板4个风扇,总计11个风扇,散热不可谓不强,但我看到的也只是类似CM 830/832的改进。而机箱噪音来源之一的硬盘,从Armor到Kandalf到太极,到现在的SwordM,全部都是直接螺丝固定,连个橡胶圈或者防震胶条都没有。11个风扇,我从我看过的任何图片中,都没有看到一个防尘网,当然,这也是TT箱子的惯例了。至于其他做工、细节方面,虽然我没有使用过实物,不过作为高端机箱,连这么重要,而且已经在高端机箱很流行,很多300+箱子都会考虑的两点都能忽略的话,我想我要继续挑毛病实在容易之至。

当然,如果就是喜欢TT机箱的外观,而且不在乎硬盘噪音,使用环境又很干净灰尘很少的话,那么TT的机箱还是可以考虑的,不过肯定不会是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7-8-15 02:2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    “萝卜 青菜 ”
不能强求  太平洋2楼的很多商家 看到 金和田 “纳米”机箱 已经觉得他是极品中的极品了    那怎么解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7-8-15 02:31 | 只看该作者
我什么产品都做 TT只要客户要 我从来就是不多问一句  拿货就可以了 至于他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 我没有有必要去问他  总有一天 他会觉得 艳丽也是一种视觉疲劳 感觉开了电脑就是噪音的发生地  就会想到 我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外表华丽 噪音吵吵的机箱  他就会想到其他牌子 这个时候 他来找我  我才会和他谈机箱设计 谈风道 谈静音  

一般高端消费意识的产生不是在店面 而是在自己的使用过程中
你想刻意的改变消费已经形成的够买意识  只有让这个消费更加厌烦你的产品

该交的学费一定要交 这才会发生2次消费   生意做不完  好产品会慢慢得到大众的接受 ,艳丽的产品只是给你一种感官上的暂时满足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7-8-15 02:41 | 只看该作者
静音是一种趋势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安静的空间
散热能力是相对
只要能在硬件稳定的范围内 更好的控制噪音的发生 这款机箱就是成功的
追求更低运行温度 和 更低噪音 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02: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5 02:31 发表
我什么产品都做 TT只要客户要 我从来就是不多问一句  拿货就可以了 至于他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 我没有有必要去问他  总有一天 他会觉得 艳丽也是一种视觉疲劳 感觉开了电脑就是噪音的发生地  就会想到 我为什么要 ...


呵呵,果然是PCI第一JS:p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7-8-15 02:56 | 只看该作者
说到这些 我自然而然的想到就是     女人和车  

你整天会抱着类似范冰冰样的美女在朋友和大众面前炫耀吗 ?
你整天会开着斯巴鲁 改装版的豹9 在延安路高架 飙出90KM的过弯的壮举吗?

绝大多数过来人喜欢的 安静搂着自己爱人 在大光明影院的一个包厢内欣赏一部大片
在大宁绿地公园附近 开着时速20KM的桑塔纳欣赏公园的美景 时而小歇

[ 本帖最后由 kkbwb 于 2007-8-15 02: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7-8-15 02:58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生活 宁静而平淡的 没有噪音污染的城市生活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7-8-15 03:24 | 只看该作者
有点g5的感觉,挺漂亮的,业余时间也可以拿来开展健身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7-8-15 03: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5 02:18 发表


1、风流抵触的问题,其实是两个风扇都从同一个区域吸风,导致显卡和电源之间气压过低,两个风扇的效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不过对于Cosmos来说,中间风扇的出风方向是可以调节的,而且就在显卡下面,完全 ...


底部风扇能竖起来吗?如果不能它就只是在没有目的白白向上吹风而把硬盘关在隔间里面

TT当然有防尘网,停产的V5000就有了

你以为我认为TT光外观好看?TT不静音?开孔这么多静音和强度能说一定比V5000好?一厢情愿而已,我不想反过来说罢了,我要这么说不也合情合理吗?按酷冷的这种方式看侧板结合紧密程度要和V5000比更得打上大大的一个问号!

电源开孔是很多的,现在它在下面,如果有杯水打翻在机箱后面附近的地板上呢?哪种设计安全?

是的,问题不是一定不可以解决和避免但是不代表问题不存在,更不能放大别人身上的问题而淡化自己的,何况给你并不了解的TT下断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7-8-15 04:30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就是享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7-8-15 1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5 02:56 发表
说到这些 我自然而然的想到就是     女人和车  

你整天会抱着类似范冰冰样的美女在朋友和大众面前炫耀吗 ?
你整天会开着斯巴鲁 改装版的豹9 在延安路高架 飙出90KM的过弯的壮举吗?

绝大多数过来人喜欢 ...

你太有才了,这是在给我信心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7-8-15 12:42 | 只看该作者
等着降1k入手,要不就等着哪天移民了,不能再给SWY门白送钱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5: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5 03:55 发表


底部风扇能竖起来吗?如果不能它就只是在没有目的白白向上吹风而把硬盘关在隔间里面

TT当然有防尘网,停产的V5000就有了

你以为我认为TT光外观好看?TT不静音?开孔这么多静音和强度能说一定比V5000好 ...


底部风扇竖起来?我不太理解你这句话的意思。Cosmos的硬盘部位是相对密封的,硬盘仓的底部、顶部和后方上半部分有通风孔。标准配置里面不附带硬盘风扇,只能靠被动散热。另外Cosmos因为排风风扇较多,所以箱内是负压的,冷空气会从硬盘仓底下的通风孔进入,给硬盘散热。不过如果使用的硬盘发热比较厉害,那就需要在硬盘仓顶部安装硬盘位风扇,硬盘位风扇直接在顶部抽风,从底部进入硬盘仓的风量会高不少。不过事实上这种设计虽然比较独特,不过我也不认为是一种很好的给硬盘散热的方式,尤其是标配没有硬盘风扇架,而且安装硬盘风扇之后减少可用的光驱安装位。

另外至于你不喜欢电源下置的设计,可能我真的无法理解,不过现在大部分的高端机箱,都是通过电源下置的方式,把主板上方的位置空出来安装风扇来实现提高散热能力的目的,不过事实上这样做是和标准ATX不同的,对电源的线长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兼容性并不是很好。不过相对于传统的电源上置方式,算是比较好的解决了CPU周围热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大风扇电源吸入的是CPU周围的热空气不利于电源内部散热这两个问题,算是一个无奈的改进方式(ATX标准从出来到现在,差不多有10年了,其实早就应该被取代了,可惜布局更好的BTX一直在DIY市场没有流行起来)。至于你说的在电源后面打翻水杯,我想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实在太小了。

Cosmos的侧板安装方式很方便,但如果用紧密来衡量的话,底部扣具,上方勾住,周边橡胶圈的安装方式,肯定不如螺丝安装来得牢固和紧密。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家用机箱,别象SST的TJ-07那样光驱震动大点侧板就有动静就可以了,反而经常折腾的比较多,还是方便点好。

TT的V5000/V6000,以及之前的几代Xaser系列也都是很经典的箱子。不过这是过去,那时候国内能YY一下的也就联志的几个箱子而已,TT可以高高再上。但现在国内销售高端机箱的有CM、Antec、LL、SST,而TT V5000/V6000之后的箱子,也就Armor出来的时候口水了一下,之后的Kandalf,Taichi,SwordM,就机箱本身来说都可以说没有突破性的改进(事实上Taichi、Armor LCS、Kandalf LCS、SwordM的集成水冷,Mozart TX的特殊布局,Mozart和SwordM的7" LCD,都是非常好的创意,这些我都是很欣赏的,不过这和箱子本身关系不太大)。

说回箱子本身,我之所以先说我评价箱子的标准,就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有人追求安静,有人追求外观,有人追求空间,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个机箱,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很正常。用我的标准去评价TT的机箱,那么不可接受的问题就很多。用你的标准去衡量,那么也许这些问题都可以忽略。这就是我和你争论的起因,不过我觉得你和我没有必要达成一致,但可以交个朋友一起探讨。如果非要争论的话,两种方式:1、你可以说我的标准不合理,或者说即使按照我的标准来衡量,我所说的TT的箱子的毛病并不存在。2、把你的标准说出来,然后说出TT的箱子如何比其它的高端机箱更符合你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7-8-15 15:5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兄弟你拍的联力图YY,这个拍的怎么感觉一点档次都没有,这个好像说是散热部分重新设计了,采用底部送风。硬盘位在散热上不知道怎么样?不过机箱一点不错,对水冷有很好的支付这点上要赞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7:39 | 只看该作者
呃,我没有拍过联力的图啊……:huh: :huh:

样品箱子,烂DC,水平低,木有办法……:p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7-8-15 2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5 15:01 发表


底部风扇竖起来?我不太理解你这句话的意思。Cosmos的硬盘部位是相对密封的,硬盘仓的底部、顶部和后方上半部分有通风孔。标准配置里面不附带硬盘风扇,只能靠被动散热。另外Cosmos因为排风风扇较多,所以箱 ...


标准是统筹兼顾,自由随意。

首先我认为在一只大小相当的箱子里面进行合理化布局不用说10年前,造金字塔那会儿的人的智慧已经足够,是变不出什么花样来的。ATX只是一个定名而已,但是英特尔怎么可能没有详细思考过PC内部的布局呢?打个比方如果电源放在下面比上面好英特尔能想不到吗?它能只想到在上面吗?
如果那样ATX就会是电源在下面的规格,而实际上就像我说的:都有好有坏,好了CPU不是亏了显卡就是亏了硬盘一样的,10年以后来到了今天这也也不会变。

用户要使之适合自己,机箱厂商要留有余地不要给机箱做不可逆的定型,这也就是我好机箱的标准。具体来说一只机箱只要大只要长只要厚就很好了,这样才自由才坚固才真正有凉快的空间。厚就重就硬就静音,加上侧板插入式设计紧固一体——而不是联志那种吻合式,放在地板上楼下装修砸锤钻孔硬盘也不担心会振到;里面有加强筋,多重抱起放下也不变形......

酷冷这样上面2个孔下面一个孔为了不怎么需要的风扇位有多大意义呢?风道和静音还能是最好的吗?开孔就是不可逆的,自己堵上是可以强度也找不回来了。还有什么抽屉式,什么导风筒,隔舱等等都是占用机箱空间影响对流的冗余设计。

TT后期学酷冷开孔也是没有办法为了照顾大家方便,其实先前的V5000是统筹兼顾得较好的,开孔讲究位置,开孔数量和大小也很有节制,符合我自由的要求,综合强度,静音防尘,散热等到今天也不输任何同价甚至很多更高价格的机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7-8-15 22: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朋友的中间的一段话 让我想到我们财务室的一个东西


不过楼主和楼上的朋友说的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机箱只要喜欢 99元的FOXCONN和 2699元的  COSMOS 没有任何区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7-8-15 22:28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设计有很多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7-8-15 22: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4 21:37 发表

要一个是没有问题的



我听到了。总代就是总代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28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