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www758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封上!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10-16 17:50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gearedbyby 于 2007-10-16 17:45 发表


yy就yy把
也不带你这样yy的

具体时间长度记错了,夸大了一些,是我的不对,但我确确实实没有碰到过“电池电量用尽而数据丢失的情况”
我也承认电池方面是件麻烦事,但已经做好预防措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ww75828 该用户已被删除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7: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ww75828 该用户已被删除
4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7: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7-10-16 17: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zkf97 于 2007-10-16 17:15 发表

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很正常的!

[ 本帖最后由 wiali 于 2007-10-23 17: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7-10-16 18: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ww75828 于 2007-10-16 17:30 发表
我讨论的是传统物理硬盘你搞个什么I-RAM插内存那东西来:blink:

只是个讨论,还要加个范围限制自己的思维,可怕……:funk:
同意37楼的说法,不只在GZ,在哪都不要轻易称“最”,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7-10-16 18: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ike_cuke 于 2007-10-16 14:07 发表


I-RAM只有130M/S啊,比理想中的差了很多哦........

I-RAM的速度受限于SATA接口
优势主要还是寻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10-16 18: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ali 于 2007-10-16 17:59 发表

呵呵,现在我才明白,也只有象你这样智商的人才会买I-RAM!
论坛里很多人都可以教你,只要你虚心点!

请看41楼,发现自己说错,我会马上认错,

http://hardware.mydrivers.com/2/39/39754_3.htm -- 这里是网站测出来的(笔者是以看到Windows XP Logo那一刻用秒表计时,直至系统喇叭发出Windows XP招牌的登入声音为止,技嘉i-RAM的Windows启动速度令人惊讶,不到7秒时间已经进入Windows了)
关于你说的IDE硬盘5秒进系统,我想看看软件测出来的可信度高的数据
有可信的测试数据或是录像什么的,证明你是对的,我马上认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7-10-16 18: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ali 于 2007-10-16 17:59 发表

呵呵,现在我才明白,也只有象你这样智商的人才会买I-RAM!
论坛里很多人都可以教你,只要你虚心点!

兄弟,我回复得急了点,有的地方可能措辞不当,但我从来不搞人身攻击,别误会
前面写错的地方已经改了

[ 本帖最后由 zkf97 于 2007-10-16 18: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10-16 18:32 | 只看该作者
岂止i-RAM,现在已经出现的最强SATA SSD的HDTune数据也达到了100M持续,1% CPU占用,0.1ms寻道。
楼主要比稳定性,SSD动辄300W小时以上的MTBF加上天然的抗震优势也是传统硬盘无法比拟的。
这样一块SSD,全负荷工作的功耗也不过在1-2W甚至更低。散热已经再也不成为问题。
还是0db的完全无噪音

TOMSHARDWARE更是传出最大640G、PCI-E 2.0接口、600M以上持续的超级SSD的消息。闪存天生具有性能提升更容易的优势。多弄几路并行处理就可以了,毕竟作为存储介质更多只是读取固定的内容,不牵涉到等待一个结果去执行下一个结果。这让并行成为可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7-10-16 18: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kyshihui 于 2007-10-16 18:32 发表
岂止i-RAM,现在已经出现的最强SATA SSD的HDTune数据也达到了100M持续,1% CPU占用,0.1ms寻道。
楼主要比稳定性,SSD动辄300W小时以上的MTBF加上天然的抗震优势也是传统硬盘无法比拟的。
这样一块SSD,全负荷工作 ...


多弄几个硬盘也能并行
闪存也要寻址
同一时间也只能操作一个地址一个数
别扯什么并行
扯淡
yy可以
不要乱y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7-10-16 18:38 | 只看该作者
很吸引人的一点是:这一切都可以在一个1.8'硬盘大小的空间内完成。

这使得SSD可以让现在使用1.8'、2.5'传统硬盘的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产生飞跃。这是其最重大的意义,远非靠提升盘片直径、主轴转速这样的双刃剑方法所能比拟。

同样具有诱惑力的是:SSD配合上未来很可能很快出现的硬解压H.264、VC-1的集成显卡,加上一块M0的E2140,打造一台一个风扇也没有的全被动散热零噪音迷你主机成为可能。
强大的是,这台主机除了不能应付大型3D游戏,几乎胜任所有日常应用,适应面极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7-10-16 18: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干嘛的,要这么bt的硬盘,口水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ww75828 该用户已被删除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8: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10-16 18: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aredbyby 于 2007-10-16 18:36 发表


多弄几个硬盘也能并行
闪存也要寻址
同一时间也只能操作一个地址一个数
别扯什么并行
扯淡
yy可以
不要乱yy


多弄硬盘的代价是significant power consumption and noises,plus unstablility.能比较么?

没有人规定同一时间只能操作一个地址。你只能说一个时钟周期的其中一个指令只能操作一个地址。但一个时钟周期可以操作不止一个地址。DDR、XDR、RAMBUS都是怎么造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10-16 18: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kyshihui 于 2007-10-16 18:42 发表


多弄硬盘的代价是significant power consumption and noises,plus unstablility.能比较么?

没有人规定同一时间只能操作一个地址。你只能说一个时钟周期的其中一个指令只能操作一个地址。但一个时钟周期可以操 ...


你一片闪存同一时钟时刻出多个数我瞧瞧,闪存不要电一样,那是功耗上的优势,和并行有毛关系,你用俩软驱还能并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10-16 1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aredbyby 于 2007-10-16 18:51 发表


你一片闪存同一时钟时刻出多个数我瞧瞧,闪存不要电一样,那是功耗上的优势,和并行有毛关系,你用俩软驱还能并行呢


那又怎样?十个SSD做RAID也比一块3.5' 15K硬盘省电。

为什么只能用一片闪存?闪存的并行只不过是因为其没有传统硬盘的物理限制,可以直接把RAID的过程做在单块SSD内部而已。和SSD RAID就实现原理而言有什么区别了?SSD RAID0既然能做,在单块SSD内部就能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10-16 19:4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东东要19k$,嘿嘿.

原帖由 skyshihui 于 2007-10-16 18:32 发表
TOMSHARDWARE更是传出最大640G、PCI-E 2.0接口、600M以上持续的超级SSD的消息。闪存天生具有性能提升更容易的优势。多弄几路并行处理就可以了,毕竟作为存储介质更多只是读取固定的内容,不牵涉到等待一个结果去执行下一个结果。这让并行成为可能。

[ 本帖最后由 bessel 于 2007-10-16 20: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7-10-16 20:15 | 只看该作者
ssd是并行的flash,
高速的cf卡,u盘也是这么做出来的。

原帖由 gearedbyby 于 2007-10-16 18:51 发表

你一片闪存同一时钟时刻出多个数我瞧瞧,闪存不要电一样,那是功耗上的优势,和并行有毛关系,你用俩软驱还能并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7-10-16 20:16 | 只看该作者
除了价格以外,随机写入还是不行的.


原帖由 skyshihui 于 2007-10-16 18:32 发表
岂止i-RAM,现在已经出现的最强SATA SSD的HDTune数据也达到了100M持续,1% CPU占用,0.1ms寻道。
楼主要比稳定性,SSD动辄300W小时以上的MTBF加上天然的抗震优势也是传统硬盘无法比拟的。
这样一块SSD,全负荷工作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7-10-17 0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essel 于 2007-10-16 20:16 发表
除了价格以外,随机写入还是不行的.
没错,好在写应用毕竟少,读还是占大多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14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