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arleyl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个自己YY的风道图,增加风向和简单说明。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10-18 2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10-18 22:43 发表


找不到FY的图片,能上一张图片么。不过我的设想是采用Antec的那种安装方式或者下面直接放橡胶垫,对于降低硬盘噪音很有效的。


硬盘位,还是参照联立的设计吧。ANTEC的安装方式是一个笼子的,而且费空间。P190的深度,下方电源位改笼子,按联立的设计做间隔。和主板区的隔离必须不惜工本,因为楼主在那里设计了大面积的进风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oeljoe 于 2007-10-18 23:01 发表


硬盘位,还是参照联立的设计吧。ANTEC的安装方式是一个笼子的,而且费空间。P190的深度,下方电源位改笼子,按联立的设计做间隔。和主板区的隔离必须不惜工本,因为楼主在那里设计了大面积的进风口。


我说的antec的安装方式是指特软硅胶圈。除了p180/p190的笼子以外,还有sonata的支架式和fusion那种方式,都很安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7-10-18 2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10-18 23:09 发表


我说的antec的安装方式是指特软硅胶圈。除了p180/p190的笼子以外,还有sonata的支架式和fusion那种方式,都很安静的。


嗯。很好的想法啦。楼主改图吧。硬盘位重新设计一下(别忘了考虑生产时候的一些要求,比如加工程序过多就不好,组装过程要简化,所谓“大巧而不工”,说的是好的设计不需要生产时使用过多的精细设备和熟练的高级技工。TJ-07的高价就是反面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7-10-18 23: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10-18 21:11 发表


这个基本就是G5大掉个了:p :p
不过前面出热风的话,用户很不舒服的。

不管是否加面板,用高速还是低速扇子,总之是要把箱子里面的热空气及时排出来,要么箱内温度比较高,排出来的空气温度高;要么排风量比 ...


前面的热气直接向前排,加面板侧排,加斜面通风槽斜下或斜左或斜右排…
方向很多,总能避开的,(比如提供可拆卸,可左右颠倒的单向排风面板配件之类)
还要看不同人的摆放方式,像我现在的摆法它向哪个方向喷热气都喷不到我,顶多喷到副显背上

不过这个设计的确不适合所有用户,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保持系统主要部件温度在稳定范围的前提下
尽可能低转速,少风扇,至于G5的设计大掉个…汗…巧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7-10-18 23: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mflying 于 2007-10-18 22:23 发表
这个箱子如果装标准ATX板需要多高?假设下面只保留2个IDE位:huh:
而电源的位置也非常尴尬,电源线从后面进来然后再绕到前面接入PSU,白白浪费很多空间
另外热风朝前吹我还从未见过,无论PC还是小型机还是其他带风 ...


测了一下需要60-65cm高(硬盘竖插和旋转90度的竖插,一种需要多5cm高度,4个位)
2个硬盘横摆的话,55-58cm
是大了些,不过还不算很夸张
电源线走线需要的空间并不多
只需要一个让线拐弯伸出去机箱侧板外的位置好拉去后方的空间而已
很小就足够,后进前出么,取舍问题吧……
我更偏向取静,设计师更偏向取用户适用面广
大部分用户不会喜欢侧面向后拉条长长电源线,也不会喜欢这么大个的机箱
电源向后吹热风的话,又会让后进效果被抵消

至于前面向用户喷热气的问题,我刚才大致测了一下
silverstoneFN122的扇子,最大风压0.67毫米水柱
离扇面40cm就感觉不到气流

如果换成20cm,在同样排气量下
用硬盘笼子代替导风罩把风扇中置
离前面板15-20cm 应该已经没有感觉的了……

[ 本帖最后由 dir194 于 2007-10-18 23: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r194 于 2007-10-18 23:21 发表


前面的热气直接向前排,加面板侧排,加斜面通风槽斜下或斜左或斜右排…
方向很多,总能避开的,(比如提供可拆卸,可左右颠倒的单向排风面板配件之类)
还要看不同人的摆放方式,像我现在的摆法它向哪个方向喷 ...


对于机箱散热来说,我认为还是多风扇是王道。

因为风冷的散热能力,取决于风量、热源和空气的温差、热源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三个因素。如果配置一样的话,温差和接触面积就固定下来了,看的就是风量。

以NMB的4710KL系列风扇为例,如果要获得100CFM以上的风量,可以使用1个B40,转速2K5,噪音38.5dBA,也可以使用两个B10,单个扇子风量63.5CFM,转速1K6,噪音是LOG10((10^(27/10))*2)*10=30dBA。100CFM@38.5dBA对比127CFM@30dBA显然是后者更安静。

当然,一个B40可以提供较高的风压,风道也比较集中,这是两个B10无法取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oeljoe 于 2007-10-18 23:17 发表


嗯。很好的想法啦。楼主改图吧。硬盘位重新设计一下(别忘了考虑生产时候的一些要求,比如加工程序过多就不好,组装过程要简化,所谓“大巧而不工”,说的是好的设计不需要生产时使用过多的精细设备和熟练的高级 ...


你认为硬盘位怎么改?个人觉得这个箱子并没有太难的制作工艺。TJ07的问题在于前面的一体成型面板,8mm的铝板弯曲,为了配合侧板还需要获得完美的弧形,只要铝材密度稍微有点不均匀或者厚度不一致,弯出来的这块板就不能用了。TJ07其它部位的的加工和制作都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r194 于 2007-10-18 23:36 发表


测了一下需要60-65cm高(硬盘竖插和旋转90度的竖插,一种需要多5cm高度,4个位)
2个硬盘横摆的话,55-58cm
是大了些,不过还不算很夸张
电源线走线需要的空间并不多
只需要一个让线拐弯伸出去机箱侧板外的位 ...


你的箱子不需要那么高,EATX主板宽12"=30.5CM,硬盘竖放的话看宽度,硬盘宽度是10.6CM,电源高度是8.6CM,总计才50CM不到。加上保留空间什么的,55CM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10-18 23: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10-18 23:43 发表


对于机箱散热来说,我认为还是多风扇是王道。

因为风冷的散热能力,取决于风量、热源和空气的温差、热源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三个因素。如果配置一样的话,温差和接触面积就固定下来了,看的就是风量。

以NMB的 ...


固定风量的前提下,多风扇的确会更安静
但我所要做的不是在固定风量的前提下减少风扇数目
不是用一个B40替换2个B10来减少风扇数目
而是只使用一个B10,而要达成和2个B10一样的系统稳定度

所以我的方式是提高热源和空气之间温差(直接用冷空气对着cpu和显卡)
当然把整体来说温差是固定的,我只是改变温差的利用地方
让温差更多的作用在对系统稳定更重要的部件上
其他部件的温度,高点就高点了……我为了静音做了取舍
取的是安静和关键部位的温度,舍的是其他部位的温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7-10-18 23: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10-18 23:54 发表


你的箱子不需要那么高,EATX主板宽12"=30.5CM,硬盘竖放的话看宽度,硬盘宽度是10.6CM,电源高度是8.6CM,总计才50CM不到。加上保留空间什么的,55CM足够了。


汗,忘了这个没有和p180一样的顶部风扇空间,直接在p180的基础上叠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0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sjtnm 于 2007-10-18 22:24 发表
补充一些意见:
1:对于剑侠的尾部风扇与走线的冲突还是持怀疑的态度(网上对于剑侠的评测都很粗浅,没见过实际装机后的尾部走线图片)
2:我对风道的理解一直都是:“所有经过机箱的空气都要与发热源(散热片)进行热交换”剑侠的设计虽然解决了显卡热量排出机箱的问题,不过也有不少冷空气是没有经过热交换就排出机箱的。(PCI位的特殊设计使其无法配合散热片堵住出风口,真正经过显卡散热片的空气只是少部分,而cpu位就可以配合HR01或者U120e使大部分空气都经过散热片)
3:确实浪费了太多空间了,光驱位太多了。电源位空间太奢侈了。


1、应该没有太大问题的。我手上最粗的DVI线(带屏蔽网和磁环,线粗1CM左右),如果要弯折90度的话,连上DVI插头本身大概需要8CM左右。而且完全可以用扎带藏在风扇旁边,只要风扇离板卡挡板有8CM就不会冲突。

2、这是很理想的状态,除了机箱风道以外,还需要对应的CPU、显卡散热片的配合。最理想的当然是整个机箱内部都充斥着和风道方向一致散热片,但这显然不可能,除非是整机提供商,包括主板、显卡、CPU、机箱全部定制,而且不考虑用户需要安装其他的PCI板卡。纯粹的机箱设计,还是需要考虑很多兼容问题的。

3、前面那个位置除了放光驱位,我实在想不到放什么东西了。放硬盘和电源的话都要考虑散热,必然会破坏这个箱子的下进上出风道。另外电源位空间很正常吧?只要设计上考虑兼容EATX主板的机箱,都需要考虑23CM长度的超长电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0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r194 于 2007-10-18 23:54 发表


固定风量的前提下,多风扇的确会更安静
但我所要做的不是在固定风量的前提下减少风扇数目
不是用一个B40替换2个B10来减少风扇数目
而是只使用一个B10,而要达成和2个B10一样的系统稳定度

所以我的方式是提 ...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你的设计其实有点像是使用BTX的方式来给ATX上面的CPU散热。就是CPU凉快了,北桥内存可以不管: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10-19 00: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10-19 00:14 发表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你的设计其实有点像是使用BTX的方式来给ATX上面的CPU散热。就是CPU凉快了,北桥内存可以不管:p:p


北桥还是顾得上的,正好夹在cpu和显卡中间,冷空气过路,内存就的确顾不到了,还会被cpu出来的热风“关照”,比较凄凉
还好现在内存的散热措施都很差,顶多就是加个铁马甲,也就是改善余地还很大……
上hr07或者便宜点那个啥米青龙偃月之类的玩意就不会有问题 :B

[ 本帖最后由 dir194 于 2007-10-19 00: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10-19 08:37 | 只看该作者
LZ的设计不错,除了体积过大没发现明显的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10-19 08:45 | 只看该作者
想到一点,5.25英寸哪里没有散热措施,如果主板最后一个扩展槽也插上板卡的话,5.25英寸那里有可能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把光驱也竖起来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10-19 10:28 | 只看该作者
主板转90度很有创意,相信对散热效率会有不小的改进。
不过有两个缺点:
没有把电源纳入整体的风道系统里而是让它自给自足,有点可惜,毕竟它也算半个机箱扇的。作为一台以静音为主要诉求的系统,原则是风扇扇越少越好,电源风扇能用上最好用上(当然也不能压榨得太过分,不然电源会很热,电源风扇也会比较吵:p )。
另外出风方向移到了机箱顶部,这样噪音源不仅少拐了一个弯,而且离耳朵更近了,这点不容忽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0921 于 2007-10-19 08:45 发表
想到一点,5.25英寸哪里没有散热措施,如果主板最后一个扩展槽也插上板卡的话,5.25英寸那里有可能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把光驱也竖起来安装?


5.25的散热不需要考虑太多吧?而且就算最后一个槽插卡的话,也封不死的(除非你的光驱很长能顶到卡),这样还是有风过的。

另外,这个高度应该可以装9~10个5.25设备,这么大的空间,两三个刻录机同时工作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实在不行还可以上带风扇的笼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1:41 | 只看该作者
风扇多是为了给降速提供条件……:loveliness: :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29 1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