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bul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常让人感动的画面--也是显示系统的杀手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5: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kenchao 于 2008-5-9 15:36 发表
" src="./images/smilies/PCinlife2009/sweatingbullets.gif" border=0 smilieid="138"> 就这个画面想把LCD贬低?公司最请注意称呼用词。的LCD也没差太多,就是觉得有点偏红,懒得换个显示器比较了。

完蛋的是低档显示系统。
我现在的LCD就勉强可以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5-9 15: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amuiyay 于 2008-5-9 14:02 发表
G社不厚道
DVD是用胶片转的


再补充一下,胶片转未必质量差,标准的电影胶片存储的信息数据量直追现在的1080数字高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5: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kenchao 于 2008-5-9 15:45 发表


再补充一下,胶片转未必质量差,标准的电影胶片存储的信息数据量直追现在的1080数字高清。

没有人说质量差啊,只不过这个片子邪恶:p
PS
胶片的数据量远远超过蓝光

[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08-5-9 15: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5-9 15:50 | 只看该作者
在偶现在的显示器上很清楚啊~

PS:联想电脑带的LC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8-5-9 15: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ll 于 2008-5-9 15:24 发表

那好 你有本事
搞个打印机和激光投影比色域好了。
和激光投影比,任何打印机的色域都是低级货色


色彩理论如果完美rgb能显示所有色,可惜不完美。
人眼还没完全搞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8-5-9 15: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ll 于 2008-5-9 15:49 发表

没有人说质量差啊,只不过这个片子邪恶:p
PS
胶片的数据量远远超过蓝光


有个想法,真想比较的话建议下LZ去电视台搞一盘原版BETA带的骇客帝国,用网上的动画片比较实在说不清楚问题。

BTW:回了好几贴才发现LZ原来就是一直和我善意抬杠的bull,欢迎bull继续反驳我

[ 本帖最后由 jakenchao 于 2008-5-9 16: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amuiyay 该用户已被删除
47#
发表于 2008-5-9 16: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5-9 16: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鸟真 于 2008-5-9 15:55 发表


色彩理论如果完美rgb能显示所有色,可惜不完美。
人眼还没完全搞清

别说所谓完美RGB了,只不过是现阶段的人工色彩表现标准,只能说现在用数字表现色彩技术到了瓶颈,3个0-255的组合连电影胶片色彩表现范围的1/10都不到,更别提人眼能识别的范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5-9 16: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鸟真 于 2008-5-9 15:55 发表


色彩理论如果完美rgb能显示所有色,可惜不完美。
人眼还没完全搞清



要是这样,孟赛尔也白活了。还是LZ牛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5-9 1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amuiyay 于 2008-5-9 16:02 发表

你看了特典就会知道,为何很多人都不爽这次DVD是胶片转的。

你的话并不能反驳我所说的,理论上胶片转DVD本身就是质量损失,胶片上色彩范围可不仅仅是0-255这256个色阶过度。
如果转过的片子出了问题,只能说是转制出现技术问题,并不能归罪于胶片本身。否则电影制作过程中绝对不会容忍胶转磁再转胶的制作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6: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kenchao 于 2008-5-9 15:58 发表


" src="./images/smilies/PCinlife2009/lol.gif" border=0 smilieid="120"> 有个想法,真想比较的话建议下LZ去电视台搞一盘原版BETA带的骇客帝国,用网上的动画片比较实在说不清楚问题。

BTW:回了好几贴才发现LZ原来就是一直和我善意抬杠的bull" src="./images/smilies/PCinlife2009/pinch.gif" border=0 smilieid="106">,欢迎bull继续反驳我

这个不是那些MP4啊,是DVDISO回放的截图啊。
说痞子不厚道,是因为这个EVA是全电脑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amuiyay 该用户已被删除
52#
发表于 2008-5-9 16: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8-5-9 16:22 | 只看该作者
EVA剧场版序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8-5-9 16: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ll 于 2008-5-9 16:16 发表

这个不是那些MP4啊,是DVDISO回放的截图啊。
说痞子不厚道,是因为这个EVA是全电脑制作。。。。。


那就是转胶片时候胶片曝光出问题了,这种人为的质量损失是无法直接修复的。请有意见的人调转炮口,还是炮轰当初制作胶片的家伙好了。


原帖由 kamuiyay 于 2008-5-9 16:19 发表

看了特典才明白是有原因的,你忘了这个片子的性质是动画片。
就像BULL说的那样,这次的剧场版是全电脑重新制作的。


好莱坞业没少用电脑做动画片,最后发行介质也是胶片。所以不要归罪于胶转

[ 本帖最后由 jakenchao 于 2008-5-9 16: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8-5-9 16: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kenchao 于 2008-5-9 16:06 发表

别说所谓完美RGB了,只不过是现阶段的人工色彩表现标准,只能说现在用数字表现色彩技术到了瓶颈,3个0-255的组合连电影胶片色彩表现范围的1/10都不到,更别提人眼能识别的范围了。


电影胶片效果好是因为各种技术的沉淀,光论色域并没有优势。8色以上打印机才叫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kenchao 于 2008-5-9 16:22 发表


那就是转胶片时候胶片曝光出问题了,这种人为的质量损失是无法直接修复的。请有意见的人调转炮口,还是炮轰当初制作胶片的家伙好了。




好莱坞业没少用电脑做动画片,最后发行介质也是胶片。所以不要归罪 ...

大家的意思是 ,痞子应该直接用电脑文件转DVD。这样画质更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8-5-9 16: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鸟真 于 2008-5-9 16:26 发表


电影胶片效果好是因为各种技术的沉淀,光论色域并没有优势。8色以上打印机才叫厉害


[lol> 胶片效果好是因为它是最原始的记录方式,数据量太大,但是杂讯也多,不易保存,如果不是显示系统的瓶颈,16色打印机也不过尔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8-5-9 1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kenchao 于 2008-5-9 16:36 发表


胶片效果好是因为它是最原始的记录方式,数据量太大,但是杂讯也多,不易保存,如果不是显示系统的瓶颈,16色打印机也不过尔尔。


胶片色域靠各层的染料,crt靠荧光粉,都没有什么提高空间了。
所以三菱费劲力气才搞出个adobe rgb的crt,拼色域胶片相机拼不过高档数码,就是显示器不行显示不出来。
8色打印机有8种染料,优势是压倒性的。:ma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8-5-9 1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ll 于 2008-5-9 16:31 发表

大家的意思是 ,痞子应该直接用电脑文件转DVD。这样画质更高


这句话我得同意,应该说直转没损失,转胶转出问题了,再转DVD效果更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8-5-9 16: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见黑米嘛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 0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