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知道各位对以下文章有什么感想
^/ W, J L4 A" n r7 |2 G& l& ihttp://www.peripc.com/news/00000035951.asp/ ~: U8 Y6 X' P! A8 i1 f4 L1 e1 H
惠威S30天价上市,或许非为国人制造
' T! C) [$ t N9 h类型:新闻 作者:DEBUG 日期:2005-9-20 1:04:03 来自:
2 x1 O8 }& |" q0 h8 s4 @6 g2 @4 ]6 M
--------------------------------------------------------------------------------) i9 O p' p: w! g* O" G, z* y/ @
; F: O, P0 U, }5 h: \5 a( [9 \6 ^6 h* H# _$ x
据友站ZOL音频频道报道,传闻已久的惠威新高端2.1音箱S30终于在市场面世。其设计看来与本站此前的预测很接近(惠威网站已放出官方资料,http://www.hivi.com/product/htm/view.php?id=1189),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上市价格,竟然达到了骇人听闻的1380元!9 o5 R; t+ W6 C# ]
& X0 P' I/ x8 Q9 W# A 虽然我们早已根据各种蛛丝马迹预测S30必然是一款价格超过T120的超高档2.1,但说实话,1380元的价格还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且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说此前的S200A天价上市虽然令我们不太能接受,但还不算吃惊的话,那么S30的天价则完全是有如一场梦。, @ j+ ^- `7 S" v* |4 }3 _4 p
: m7 t" A- b6 p) {
% P+ O( [4 Z+ X: B' [6 f R* s' A7 s$ P- ?' p
' j( v2 y! v2 L5 O, [3 g) ] 8 |# Z. ~5 g) Q# G
7 O y: ?# U" M$ v) IS30实物看起来似乎没有效果图好看
. j5 k l3 J7 }4 O$ ^% _* O
, _9 o9 N4 M7 j( Y+ ]% ] 这是因为S200A的设计毕竟相当出众,令人难以接受也仅仅是与T200A相比性价比不高而已。而S30的设计,至少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我们虽然可以接受它超过T120,但实在看不出它凭什么卖出接近1400的高价。
, u( g. n" @ G6 P* _; \3 _! V+ K) t$ Z# h- K+ e
当然,从官方资料来看,S30的成本应该明显高于T120,按照官方资料,其分频点定在170Hz(这在二分频2.1中是极为罕见的!大部分这类产品的分频点都定在200-300Hz,部分产品甚至高达800-1000Hz!),仅这一条就决定了它的卫星单元要明显好于T120使用的M3N单元,从M3N的官方频响曲线看,M3N无论如何也是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的。而其低音炮如果如官方数据所言频响低端可以达到35Hz,必然使用了超长的倒相管,与之匹配,其使用的5寸单元也应是冲程极大的产品。这样来看,S30使用的单元价格应该高于T120的(但不意味着成本也会明显高,这点要注意!)。- u, @2 r. N3 j- u/ U: Y$ H
; S6 t) m E6 j! m 而S30的电路则终于放弃了4558+1875,换成了现在流行的5532+4766,至少在功率方面有了充足的保证。这样,S30在电的部分要明显优于T120,倒是在箱体方面,与T120的异型结构相比,S30曲线箱体的成本虽然不太会低于它,但也未必来得更贵。但总体来看,S30的效果应该明显比T120有提升。
$ m9 z4 }4 P& k8 y% n5 g9 A
, {/ {$ ?7 y0 [ C 可是按照通常的千元级多媒体音箱定价比例核算,以S30相对T120的估算成本提升来看,如果定价在1200左右还算是正常的,1380就明显过分了,这还没有考虑到T120本身就是一款价格被明显高估了的产品这一因素。
% G( N4 H; R# E; K9 l# g& g6 ]! Y( Y3 b7 L/ J9 [2 f
不过倒这也不是我们所真正关心的,毕竟惠威既然能将S200A卖得比S200贵300元,也就有权将S30卖得比T120贵400元,毕竟S30至少还换了好得多的单元(应该是这样)。我们所关心的是,惠威为何要推出这样一款产品?
8 W# z, c. w% e: m9 Q; g. Z) |7 n
7 ~% H( Q; u8 q4 e7 a+ d 开个玩笑的说,惠威近来的一些举动,从S200A的天价上市到D1080的逆市涨价,再到S30令人瞠目的高价,真是令人怀疑惠威是不是要玩一次“最后的疯狂”,然后就从多媒体市场撤走?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惠威既然经过多年的研究后终于下定决心进入多媒体市场,肯定不会那么轻易就撤退。但有时候惠威的一些举动,真的令人觉得惠威是否做过认真的市场调研?
! @; ]3 f) ]$ ^" v/ B. Y
$ h2 v4 x2 K/ C7 V7 q2 S 千元以上的2.1音箱,惠威并不是第一个推出的。国内此前比较著名的产品就有麦博的H-200、世代的V6、创新的I-Trigue 3600、BOSE COMPANION-3等。它们个个都是天价,不少还比S30更贵。9 X2 E3 g. N! ]2 M
) k9 D: W4 D8 n1 d$ k9 Q9 Y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产品的设计规格也明显高于S30,如H-200和V6都采用了三分频结构,前者还使用了独立功放而后者则采用了双中音单元结构。而I-Trigue 3600和COMPANION-3虽然是二分频音箱,但都采用了超强集成的全数字控制电路与金属切削的箱体。单纯从成本角度看,S30卖到和H-200等一样的价格就很没道理。唯一能与S30比拼“性价比”的也就只有超过2000元的BOSE COMPANION-3,但如果说惠威的名头值钱,那BOSE更理所当然当得起这个加价了(而且创新、BOSE等的产品还要考虑进入国内的加税问题,其原价并没有那么邪乎),何况就笔者自己听过的感受来说,BOSE COMPANION-3的音质是远远超出这几款产品的。1 E% ^: Y/ J# T5 t
" W8 G& u8 t# Z; _9 W8 h6 W 而真正关键的问题是,这些曾经上市的产品没有一个在国内卖得好的!拿产品定位和惠威最为相似的世代来说,拥有V200系列、V300的人比比皆是,但有几个人买了和V300同时推出的V6?要知道,那时候世代还没有发生后来的事情,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还是美誉度仅次于惠威的“明日之星”呢!
. {- S$ A/ E; Z3 W( F8 e5 Z7 f7 E9 z% n
真的是搞不明白。尽管从S30的官方资料来看,我们可以相信S30的声音会相当不错,甚至或许将是国内厂家推出的最好的二分频2.1音箱。但是有T120与M20对比的先例在,惠威不应该不明白,这样一款产品定价于1380元的高价在国内是没有市场前途的。
4 g: o4 d) a$ s L) S8 A! I8 B+ B/ ?' k2 @5 Y
唯一的答案,或者说笔者所能唯一想到的答案,就是S30根本就不是为国内市场设计的。既然JBL的“飞碟”可以在欧美卖出80欧元的天价,惠威自己的M200也曾经在美国标价为190美元,那么S30卖个130欧元似乎也不为过。对于欧美市场来说,曲曲几十欧元的差价算不了什么(按照笔者过去走访欧洲市场的经验,S30就算加税后卖到170欧元左右,也依然会有一定的销路)。何况针对国外市场设计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争议颇多的大极典天价L系列,不就是几乎纯为外销生产的吗?
8 {1 B" V' b4 _2 |6 g3 \# j" u- a
不过如果这样,我们也就不必幻想什么了。别了!S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