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http://www.pchifi.cn/viewthread.php?tid=4725&extra=page%3D1 2 B, F% \% k4 Y6 W
+ g8 H' f8 \5 Z& ~两个箱子在家里已经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之前也有几个朋友不同时间过来听过.T200a是HIVI出来了很久的一款产品了,我手里这台是最老的版本,问朋友说怎么买这个,他说金色面板的好看.T200a的低频有点乏善可陈,所以新版的改成双导向对低音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我手里这对是单导向管的版本,低音的确没有什么可取处,但考虑到两款箱子的售价相当,也还算凑合.这次的主角是双子星MP,借由和T200a对比,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来改进得到的提升有多少.$ y$ z/ @7 {$ m& p
; P6 p6 Q& u# p双子星MP是这次的主角,改进的地方是大家关注最多的,从外观上来,多了一组音频输入,还有MP的老传统,一个双音色开关,据说可以一定程度的柔化音质,试了一下打开,的确柔了不少,但是细节也少了不少,如果不是看很差质量的电影,建议不要打开了. 多一组音频输入还是很有用,可以同时接一台DVD或者DC机,直接通开音箱上面的音频输入开关就可以切换,不用把线拔来拔去,特别适合同时接两个音源,来对比测试哪个好. 然后就是低音单元的改变..不是以前那个YY的子弹头设计,据说子弹头设计可以使得下潜更深一点,在这里也没有深究,只有凭以前的感觉,手里也没有双子XP来对比了.3 E7 L( c9 J( I, u! p2 Q$ X# L
& O( ? @3 c' a1 O: m
在低音上废话几句,(完全是个人分析,觉得不对的当我放屁)这里可以划成南北来讲,M200,T200a,黑钻的MP系列为南,T200b,双子星XP系列为北…7 B, N3 b t7 R, U( j+ [7 y
南者,有意识的收紧低音,在低音的控制力上得到很好的控制,使得整体声音干净,但是低音的力度,下潜都有所收减.. a' A) j( c2 {% r- L: d- ]4 u
北者,有意识的放开低音,使得下潜和力度更深,这里其实更考技术..要把低音做得又放得开,又收得回来,还要控制得顺而不乱,是很难的.可惜的是T200b和双子星xP在这一点上都做得不够,遇到大动态或者素质差一点的曲目,低频就乱了.# G, L S# s& [! Q5 L
$ N! U& Y- y2 t+ z: ~$ J 黑钻是先放再收,HIVI是先收再放,不知道新款的M200MKII在换了大功率功放后是不是也会走放这点道路.
* e& [+ a0 A& G; j2 z2 @0 }. q1 j u# N3 q ^( e
试音条件是这样的,T200a放在桌面上,相跨差不多1米.双子MP用角架放在T200a边上,相距1.3米的样子.肯定有人要问T200a怎么不放在架子上,这里有T200a有特性有点关系,放在架子上对声音的改变是明显的,但是因为这个特性存在,放在桌面上把它的优点和缺点都放大了,而且为了试听方便就这样凑合了,T200a的这个特性(又是个人意见了),在后面有表." o' H8 d$ {+ M9 R
声卡是1212M和96/8 PAD 分别接在两对音箱上面,用Foobar2000 0.8.3 在ASIO介面上切换(只要拉一下声卡选项,一秒钟就切换过来了) ,当然两块声卡分别接在两个音箱上面过.信号线是用的AQ的绞腹蛇和另外一对AQ的线,特质上还是比较适合两个音箱的使用.
0 r1 T! M. Q5 R/ c- C$ O 在用1212M (没加任何声卡硬DSP,其实相对不同的歌加不同的DSP表现要好上不少)ASIO输出时,T200a在用shift Output channels(通道切换)时,选择0的时候,有点AV箱的味道,声场定位远近很清楚,该远的该,该近的近,声场也拉得很开阔,( 加洲旅馆现场版表现得特别明显)换成1的时候,感觉中频要恰当突然一点.因为测试场景和曲目不一样,所以有时候选择的0有时候选择的1,在前面先交待一下,在后面就不提了.
. D7 r6 d9 i6 p% Q) o# C L- r6 s
+ P8 G, H6 e: v) X
HIVI单元的中高音是传统强项,而双子MP据称在中高频上提升了不少,而我最近的兴趣又从古筝转移到古琴上来了,所以古琴独奏成了测试的首选曲目.
/ @7 \; `3 ^! D 醉渔唱晚,是最近喜欢听的一首,其它之”醉”意描画并不是”瓮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那种纯消极的出世表现,也感觉不到什么悲从中来,欲哭无泪.反而渔人豪放的态度得以体会,好像看到从岸上看到江中一叶小舟在树林中忽隐忽现”人影婆裟,歌声断续”..隐约的音乐通过古琴又表现得刚劲和泼辣.
7 o& J" e s+ J通过古琴的表现,很轻松的可以从音域,音品,音质,音色上来判断器材的好坏(这里所用辞词,都是相对这两款音箱来讲的,不要扯到其它高档箱上面去).
9 C ?$ t: I' q; t- o; m从音域上来讲,T200a和双子MP都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古琴的超多音位,证明两款箱子的解析度都达到一个水平之上.T200a比较外扩,双子MP比较内收.在音域上不分上下,只能说表现的方式不同.
; M1 k. X* D5 C! T! Q9 M0 A' Y然后接下来讲,音品.很多人把音品和音质混淆,其实这是两种概念,很多弦乐器(如二胡、三弦)不用平均律而用五度律,避免了不纯的现像,对此我也分不怎么出来,先算他们在音品上差不多吧.! R! i; O6 Y. t) U) J2 O
音质,要论音质之雅质,用古琴最好了.琴之音则刚柔相济,既有弹拨乐器的铿锵响亮,又有弦乐器的悠扬婉转,而且“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无闻(《新论•琴道》),综上优点,故称古琴为雅音之典范..以此来看其高音是非常合适的.双子星MP的声音是很有修饰性的,听起来非常饱满,干净(真的很干净).厚实了不少,但是在最高音上的延伸感稍差点,在稍低一点的音阶上,双子MP对此表现得很完美,属于耐听型.反观T200a,在高音上的表现和双子星MP完全又是另外一种体现,表现的声音比较薄,相当来讲真实不少,清爽亮丽,人手在琴弦上抚动,但是在琴中段表现上比较差,明显不够厚重,用小指勾琴弦感觉弹性不够. 人手在琴上抚过,磨弦的动静都展现得很清晰.不足在于琴音的中低段,中段不够厚实,小手指勾起琴弦的弹性不够,速度过快,相对它的高音来讲,逊色非常多..! u* W) h" B+ k, u' l" b
音色,古琴的音色是出了名的丰富的,用不同的弹法,比如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弹出的空弦音,散音的特点是深沉浑厚,恢宏旷达,成为琴曲雄健的根基,如大地般坚实,有“勇士赴战场”之喻。取“地德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意。“按音法人”,按音即是左手按弦,右手同时弹出之音。按音的特点是婉转抒情,圆润细腻,如人倾诉衷情,有“昵昵儿女语”之喻.这对于我们多媒体用户来讲的耐听程度.相当有联系. 从这一方面来看,T200a完败于改版后的双子MP. 吃亏在声音太过轻薄,韵味不够,声音对于而言处理得不干净,信噪比没有MP控制得好. T200a在古琴的表现上只做到了清脆,透彻.醇厚表现得不够,穿透力不行. 相对而言缺少一种宁静而致远,看得到摸不着的感觉…. U! c( P5 {. ~7 L
从古琴表现上来看,双子MP的中高音提升得非常多,很贴近现在多媒体用户的听音习惯.
$ B) G' }+ d" j, u1 K; ]# S |5 h) l6 f- S% [$ O% _: |
休息了一会,接连把 梁玉嵘-每一步蔡琴-被遗忘的时光. 姜苏-心的祈祷弄来听了几次.特别是姜苏嗓音亮丽,但偏偏是一种平淡的唱腔,行云流水却不装腔作势搞华丽架势,平静安详。配乐少而精,演唱淡而却有味,上等的人声测试曲以及独自听音乐时的优选曲目。在12~15秒间有钹(是这个乐器吧,我不肯定)双子星MP在13秒于左声道开始,在14尾15秒初于右声道结束,中间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反观T200a基本上在中间,钹声有摆动,但是幅度非常小. 对于T200a的定位和聚集结相,我一直感觉很怪,有时候感觉定位很准,比如放现场表演和看电影的时候,但是听歌的时候又不准了,特别是结相,总感觉声音是分别从两个箱子分别传进耳朵的..可能和它这种造型有关,不知道有人欣赏没有.我是欣赏不来这种声场处理的方式. 回到这首歌上,T200a在女声的表现上总体呈年轻化,单独放出来感觉不错,对于平淡演绎得不错. 切换到双子星MP,感觉演唱者位置上发生了变化,在显示器后面半米偏上面一点,人声厚实很多又不拖,可以感觉到空气感.
& F7 i9 E- o# Z3 F2 T% s$ I$ f
0 m) a8 \2 o) n' a. x: Q% K& y 其实试听了几首后,双子星MP相对T200a老版胜过不少,来我这里听过的几个朋友也是这种意见.特别是在中音部,中高音上的表现让人高兴.而以高音上人为的修饰了一点,没有放得那样出去,整体声音偏厚实感,属于耐听型的..
; e0 S1 |" ]( D9 _& L9 h* m; W 低音就更不用说了,T200a的老毛病,黑钻的传统强项.! Z& K4 O5 U) ]: S
其实这篇听感拖了很久.我不想写的,我的本意是组织周边的朋友一起到我这里来听,然后由他们写出来…结果由于时间上大家都有冲突,都是宁宁散散的分别来的,然后懒人也多,也不想写,都是定下箱子后就闪人的类型…; x0 O0 z& l. ]0 X3 [) R9 w. I' S
: R7 J* k( U0 N' Z, W 还忘了说一点,双子MP是用的双LM3886,因为这个功放模块的特性,使用的时候前半小时表现不行,有点类型于胆管热身的感觉..这一点大家注意一下.今天写的时候感觉低音比才开始的时候强了不少,不知道煲熟了没有.还是继续吧. `# K8 y0 V9 b$ ~/ F% s( |8 |& M
$ B2 v3 C# q# i" j! p 对于T200a的声场问题我一直不能理解,其实我有个想法,在QQ上和不少熟点的朋友讨论过关于这款音箱的声场问题,在这里说出来肯定要挨砖..还是说说吧,前面就说到T200a有个特性 这个特性源于它的倒三角的造型.在平常运用中,感觉到声场很开,放得很远,不管是看场景,还是听人声,整个声场都要大上一圈,但是放出去了没有收得回来,感觉是从两边发出来的,没有聚合在中间,特别是人声,晚上静下心来听,想找找人声到底从哪里发出来的,但是越找心越烦,感觉声场十分飘渺,不定向,找不到从哪里发出来的,我和这个箱子的主人(一个烧人吧.有专门的听音室,玩大胆机和无源,呵他劝我也玩胆机,说胆机会升值)都不认为这是脱箱感好的表现. 我分析了一下,因为之前HIVI在家庭影院里面,T200是后置环绕,所以对于声场的处理上就是这样定位的,虽然在有源里面分频器作了改变,但是箱体一样,大致走向还是差不多. 拿来看电影真的很好,特别是放在架子上,放开点,放远点.空间感和立体感都不错,也有点监听味道,还原得很真实.但就是听音乐来讲.不聚在中间,就是一个大毛病了….其实就T200a的音色,音质加上它的外观设计造型,再加上HIVI的金字招牌,卖这个价也在情理之中…' f5 k/ b2 J+ I9 J1 ]3 w
1 T+ E [- a! q2 S e0 [- P7 V" d3 C
以前HIVI没有什么压力,随便做个东西出来,就竞争漫步之流,花一分功夫就可以得第一,所以也没在多媒体上花多大心思(除了以前的M200).现在有了压力了一来是价格战,厂家打得再凶,和消费者无关.....二是服务,看现在坛子里面的heizuan兄,榨菜兄就是现在新兴网络销售服务的代表....三是品质,这从M200 MKII的一再跳票能就看出来...都想做出好东西来..
' \% w3 ?% q" u& ?0 ~9 J# W$ @+ y 拿一分力已经不行了...大家都出二分力,总有一天.我们会得到,工程师设计的十分力,十二分力的产品出来!.
- |4 }7 a0 y! V) W9 K0 Q( i 现在我倒挺看好M200MKII的表现,对于T200a先天性的限制,不看好.这里用这个箱的人很多.得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