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968|回复: 1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 Sandy Bridge 的情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7 1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ojiboku 于 2009-11-27 12:03 编辑

SandyBridge 代号核心的桌面CPU有两种,分别是高端平台的 SandyBridgeB2 以及主流平台 SandyBridge H2。前者的SandyBridge B2 作为 LGA1366CPU 后继,后者则是采用了新的 LGA1155 接口。(LGA1156短命了 - -?)

IDF 公开的 SandyBridgeH2 的核心示意图




关于 SandyBridge H2
SandyBridge H2 采用了新的 LGA1155 接口。核心数2~4个,支持超线程并且集成图形性核心。 配备了平均每个核心 1.5MB 的共享L3 Cache。
(也就是 2核3MB, 4核 6MB)。 设计有支持 20 个通道的 PCI-Express 控制器,但是桌面平台方面只有16个有效,所以可以组成一条 PCI-Express x16 或者两条 PCI-Express x8。
CPU和芯片组采用 DMI Gen.2x4 通信、带宽有4GB/s。配套的芯片组代号为 Couger Point。原生支持 S-ATA6.0Gbps。但是并不支持 USB3.0。可能 USB 3.0 要等到2012年左右问世的对应 IvyBridge 处理器核心的芯片组了。

SandyBridge H2 预计会出现分为4核和2核两个通常版本,预计的4核心版本的 TDP 是 95W,2核心版本是则是 65W。稍后一些应该会有节能版本问世,节能版4核心版本为45W,2核心版本则是20W。
另外,省略集成的图形核心,提高处理器频率的型号也在计划之中。

内存方面, 集成的内存控制器将会支持双通道的 DDR3-1333。


关于 SandyBridge B2
虽然 SandyBridge B2 仍然使用了和 Bloomfield 核心的 i7 一样的 LGA1366 接口,但是 CPU 和芯片组之间却不再使用 QPI 通信了,和主流平台一样采用了DMI Gen.2x4 通信, 因此现在的 X58 芯片组无望升级支持新核心了。 SandyBridgeB2 没有集成图形核心,核心数为6~8个,支持超线程。平均每个核心配备 2.5MB 的共享L3 Cache。 集成的内存控制器将会支持三通道的 DDR3-1600。
设计有支持 24 个通道的 PCI-Express 控制器。SandyBridge B2配套的芯片组代号为 Patsburg, 不过基本上和主流平台的 Couger Point 差不多,因为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在处理器内了吧。
预计在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方面,也会使用同样的核心与平台。
也有消息说,INTEL也许会推出LGA1155接口的6核心  SandyBridge B2 产品



根据OEM业者得的传言,
由于AMD Bulldozer架构来势汹汹,如果 Bulldozer 性能很强的情况下, 很可能 INTEL 通过强化 Sandy Bridge B2 核心,以及 22nm 制程的 Ivy Bridge 核心来进行对抗。



消息来源: http://www.expertspc.com/report.php?report_no=37&;page_no=0
131#
发表于 2009-12-8 10:09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像金融危机只影响intel一样。。
xeon-pan 发表于 2009-12-4 16:06


用脚趾头想想,也不应该得出上面的那个结论,看不懂这XD是如何思考的。。。

金融危机肯定影响购买力了。Intel的下游厂家出货压力一直存在,过去不是有P45库存积压的新闻曝光出来了。我只是认为,库存问题可能会影响Intel的新产品的发布以及普及进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09-12-6 1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akray 于 2009-12-6 14:21 编辑
现在的IBM的Si工艺很强吗?没发现。如果按照你的理解,AMD果然是实现大跨越。还是等出来再说吧,现在的消 ...
AMD11 发表于 2009-12-6 08:33

到底怎样出来就知道了   反正那句话如果理解成一个模块比一个常规核心都要小的话我也不太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09-12-6 08:33 | 只看该作者
这些话应该怎么理解   估计chuck moore也是放烟雾弹   我理解是实现相同性能的话bulldozer不会比sandy br ...
Sakray 发表于 2009-12-5 21:36

现在的IBM的Si工艺很强吗?没发现。如果按照你的理解,AMD果然是实现大跨越。还是等出来再说吧,现在的消息搞得Bulldozer很有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9-12-5 23:51 | 只看该作者
帮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09-12-5 21:40 | 只看该作者
6-8核TDP在95W左右
2,4核TDP80W
低功耗版本8核可以到70W,4核45W

待32nm在NHM架构上试水很成熟后SNB上会发挥更强的效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09-12-5 21:37 | 只看该作者
那么sandy bridge 8核以上有信息了吗,比如16核?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5 13:36



    SNB目前规划最高只有8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09-12-5 2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akray 于 2009-12-5 21:37 编辑
不是000的问题,而是既实现了000,又能4 way,还能大幅度提高单线程,同时又增加了一大堆资源,去能做到一个module is not bigger in area than's Intel's。而事实上,目前在Si工艺上,Intel的领先绝非是他人能够轻易赶上的。所以我怀疑这个Moore的说法是不是再次肥猫事件。
AMD11 发表于 2009-12-5 11:47

这些话应该怎么理解   估计chuck moore也是放烟雾弹   我理解是实现相同性能的话bulldozer不会比sandy bridge大 那么第一代BD已经算成功了
还有  工艺不是amd的 是IBM的HKMG+SO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09-12-5 19:04 | 只看该作者
那么sandy bridge 8核以上有信息了吗,比如16核?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5 13:36


没有消息
在一定程度上,多核心低频率相比少核心高频率既不能降低功耗,更大大增加成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09-12-5 13:3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句话,我认为单线程提升的是 性能功耗比,而不是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9-12-5 13:36 | 只看该作者
“--Bulldozer module is not bigger in area than Intel's hyperthreading design
--Bulldozer module  ...
AMD11 发表于 2009-12-5 08:38


1 这个四宽度说的只是调度器有4个发射口而已,和图上是一致的。Intel的四宽度说的是整个处理器是4宽度的,Bulldozer整个模组只有4宽度而已。Intel的调度器有6个发射口呢。

2 调度器+ALU+L1D占用的面积并不大,和Sandy核心面积差不多也是可以做到的。

3  对于某些应用取得80%的加速比是可能做到的。比如数据库。但是这个性能超线程就如25%一样么? 我看也不然。

4  共享缓存没什么说的

5  两个Load完全可以做到,用Store口复用一下就行了。这个Sandy也可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1#
发表于 2009-12-5 13: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0#
发表于 2009-12-5 13: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9-12-5 13:25 | 只看该作者
面积的说法很含糊,还是要等等看吧。就现有资料,16核的intelagos需要2个8核mcm来实现。也就是说,32nm下, ...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5 11:57


不是AMD搞不定面积,而是AMD搞不定片上核心间的互联
Intel的环形总线使他能够塞16+个核心到管芯上,现在2D网格互联已经差不多了,这样能够塞64+个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9-12-5 13:12 | 只看该作者
AMD在isscc2010要公开一种32nm核心,面积略小于10平方毫米(不包括L2)。个人估计是32nm下的K10。

根据 ...
spinup 发表于 2009-12-5 10:35


您真的认为核心面积非常重要么?
差一代工艺就找平了
而且,这个面积有可能是算上了环形总线和L3的局部代理的总面积。对于高端系统和服务器来说,我认为主要的面积用在北桥(含L3缓存)、IO等上边,比如Nehalem-EX。单个核心差几平方毫米其实不碍事的。

对于桌面,AMD貌似还是要K10顶住的,并没有打算上Bulldozer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09-12-5 12:11 | 只看该作者
随便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6#
发表于 2009-12-5 11: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09-12-5 11:47 | 只看该作者
设计师就是这么说的,性能就算能吹吧,ooo能吹吗?
至于面积,设计师按照他的参考标准提供的数字。不同的人 ...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5 11:38

不是000的问题,而是既实现了000,又能4 way,还能大幅度提高单线程,同时又增加了一大堆资源,去能做到一个module is not bigger in area than's Intel's。而事实上,目前在Si工艺上,Intel的领先绝非是他人能够轻易赶上的。所以我怀疑这个Moore的说法是不是再次肥猫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4#
发表于 2009-12-5 11: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09-12-5 11:32 | 只看该作者
Moore都已经说了,是4 way ooo machine了。
既然提到的是bd,那当然是算32nm的了。我个人认为参考的是 ...
hammerking 发表于 2009-12-5 10:43

AMD真是牛,希望不是吹牛的牛。竟然找到了人类科技的大跨越的方法和工艺。希望不是再次地K10的肥猫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15 19: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