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iteron 于 2007-7-27 12:52 发表
已经有这个想法很久了,一直没写写来,但应该早就有人提出了:
1、同一只硬盘,容量越靠前性能越高,因为越外延,寻道速度和读写速度都越好,这个应该没有疑问吧?
2、同一款(包括firmware也相同)的两个容量 ...
原帖由 kim54 于 2007-7-27 21:17 发表
关于楼主的这个问题,看看我能不能代为解答。首先,楼主的意思就是大容量的磁盘“高性能段“较大,例如160G的硬盘最外延的10%是16G,320G的硬盘最外延10%是32G...也就是说按磁盘外延的百分比来说,160G硬盘 ...
原帖由 灰大狼 于 2007-7-27 20:50 发表
严重不同意!
硬盘生产出来都是有缺陷区的,只不过这些缺陷区被屏蔽掉了!
连缺陷区的位置都不能确定!
你如何确定你用来做系统的分区在盘片上的位置????
万一,缺陷区都在盘片外圈的位置呢???!! ...
原帖由 kiteron 于 2007-7-27 21:45 发表
你的意思是多碟硬盘储存数据是先存满一个碟片,再继续存第二个碟片,存满之后再存第三个碟片?
如果是这样的话,全盘持续读取/写入测试出来的曲线,应该是开始最高,按照第一个碟片从外沿到内沿,曲线逐渐 ...
原帖由 kim54 于 2007-7-28 13:10 发表
要是你这种解释,那么你又如何能够解释同一个硬盘要是分几个区,为什么测试几个区的传输速度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呢?好似你这个理论,C盘就都是储存在最外延的,D盘在中间,E盘在内延,按一个硬盘来说,外延跟内 ...
原帖由 kim54 于 2007-7-28 13:10 发表
要是你这种解释,那么你又如何能够解释同一个硬盘要是分几个区,为什么测试几个区的传输速度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呢?好似你这个理论,C盘就都是储存在最外延的,D盘在中间,E盘在内延,按一个硬盘来说,外延跟内 ...
原帖由 kiteron 于 2007-7-27 13:08 发表
一个硬盘里,前面0-5%容量的平均性能比前面6-10%的平均性能要好,这个通过HDtune就可以看出来了,传输速度和寻道速度都是一开始最好,然后慢慢下降的
假如1个盘片的硬盘,操作系统占用了前面10%的容量,那么 ...
原帖由 kiteron 于 2007-7-31 22:05 发表
没错,我的意思就是,碟片越多,就能把操作系统挤在越外沿。假设,一个160G硬盘,操作系统占了最外的2圈磁道的话,那么一个320G硬盘,系统就能放在最外的1圈磁道中,而最外1圈磁道的性能要比最外2圈磁道的平 ...
原帖由 kim54 于 2007-7-27 21:17 发表
关于楼主的这个问题,看看我能不能代为解答。首先,楼主的意思就是大容量的磁盘“高性能段“较大,例如160G的硬盘最外延的10%是16G,320G的硬盘最外延10%是32G...也就是说按磁盘外延的百分比来说,160G硬盘 ...
原帖由 Amulet 于 2007-8-1 02:43 发表
现实是你不能决定安装系统时把哪个文件放到哪个磁道上,文件只是顺序得被安装在了你划分的逻辑分区中,而逻辑分区的划分是按磁碟0 磁头0----磁碟0 磁头1---磁碟1 磁头0这样的顺序排列,So,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
原帖由 [MB] l1 于 2007-7-27 23:50 发表
[img]http://www.pcpop.com/doc/0/10/10445_9.shtmlhttp://bbs.itdoor.net/bbsimg/21.GIF[/img]
原帖由 灰大狼 于 2007-8-5 22:46 发表
硬盘盘片的制作是在铝盘片上涂磁性材料,所以都会有缺陷区,一般硬盘盘片上的区域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可见容量区、缺陷区、备用区!
也就是说,一块单碟容量160G的硬盘,实际上只是可见容量是160G,缺陷区 ...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