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427|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恩怨太多了轻松一下吧,其实我觉得,最近的IT业界有点像1941-1943年二战时的欧洲战场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7-10 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首先AMD完成了ATI的收购,红色帝国建立。

    2.AMD-ATI的暧昧导致AGEIA被NV火速收购,现在AMD-ATI似乎也想往里面参一腿。

    2.NV以G80的巴巴罗萨发动对AMD-ATI的全面进攻并且以压倒性的优势把AMD-ATI逼到无路可退,同时又因为“天气”55nm的问题和一些决策上的麻痹大意(推出Geforce 9而不是利用GT200系列巩固市场)导致了困境的出现。

    3.在最困难的情况下AMD攻克了55nm发布了实用的R770,吹响反攻号角,在暂时没有JS-2(R700)有效对抗对方重型武器(GTX280)的情况下利用薄利多销的T34/85(R670,R770)数量优势拖住了对方。R700也在实验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4.同时,Intel不断轰炸NV的本土----集成显卡和芯片组市场,并在此时提供大量的额外援助------X38,X48,P45,帮助AMD-ATI度过生死攸关的难关,虽然这两个阵营在某些问题上是水火不容的。

    5.Intel联合老牌图形劲旅Havok和大大小小的仆从,准备在NV的后院登陆,Larrabee霸王行动蓄势待发。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分解。

   

[ 本帖最后由 cataclyson 于 2008-7-10 21:36 编辑 ]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YALSS 于 2008-7-11 08:39 发表
41/43年哪来的t34/85?麻烦楼主出来喷的时候也好歹喝点墨水嘛

G92,无非是sdkzf 161 pzkpfw IV ausf A/B/C/D/E/F1,而G92-400/420才大致可以看做sdkfz 161-1/2 pzkpfw IV ausf F2/G/H

260才是sdkzf 171 pzkpfw V  ...


    只是打个比方嘛,什么都硬追究的话,这文章也没法写了。说话别那么冲,要是没有Google+BD的话,今天这个帖子里面有些人也未必能有多少所谓的“墨水”。这篇文章完全是凭印象写的,逻辑上并不推敲那么多,本来就是博人一笑的东西,搞得那么紧张干什么?{sweat:]

    武器史的东西我研究得不多,历史还是知道点的,其实T34系列早在巴巴罗萨之前的1937年就有了。如果把T34比喻成R6X0,也是不合适的。R600整整比G80晚了4个月,比巴巴罗萨晚了四个月后苏联又发布了什么?所以把比喻硬往历史的方向推敲,并不完全符合人文精神。

[ 本帖最后由 cataclyson 于 2008-7-11 14: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8-7-11 13:24 | 只看该作者
装甲厚的比不上RP好的,俾斯麦再牛,也不能和欧根亲王或者雪风比啊,丫原子弹都轰不沉
下面可以讨论讨论哪块显卡更加祥瑞{lol:] {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l8412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34#
发表于 2008-7-11 12: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7-11 1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YALSS 于 2008-7-11 11:37 发表


非也非也,红色钢铁洪流的打法,那是在T-5X坦克时代的,光54就30000辆哇,世界第一天文数字.那时候毛子的坦克装备数量比2000年要多上30%.

至于说SU-27家族,以30为例,俄罗斯自己用的MK和出口中国的MKK都没印度的MK ...

俄罗斯难道成批量的装备苏-30了吗?没有吧,中国的MKK和印度的MKI(不是MK)就是典型两种的思路不同,当然再加上俄罗斯对中国的戒心!具体差别我在这就不谈了,感觉在it论坛里谈军事,没必要谈的太深,但起码有一点,不要脱离时代与俄罗斯的历史背景去谈论一个武器装备的好坏,就好比,豹2和m1难道制作就不复杂吗,不会比T64简单吧,但美国人和德国人并没有推出简化版本,该给这次谈论的话题做个总结了——二战结束后,北约和华约的坦克设计思路就延续了二战德国和苏联的模式,北约讲究精工细作,追求性能的完美,才会有了豹1和豹2那种经典的坦克,而华约,则是延续了T34的精髓,从T54到T62到T72,不能说有多优秀,但制造相对简单,容易形成量的优势!Ps:不要在一个非专业军事论坛里用一些英文缩写,不会显的你有多专业,唉,说白了,很多东西, 我们了解的只是一层皮毛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7-11 11:43 | 只看该作者
BISMARK用于破交....典型的一战思维,你不看看,美国在2战当中造了多少艘护航航母,那个BISMARK能逃的掉吗?看看海底那么多狼群,都被美国人赶了出来,更何况那一艘战列舰了!任何武器,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所在国的整体战争思路而单独去评价。就象现在还在谈论坦克的装甲与火力一样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猪八戒 于 2008-7-11 11:24 发表
lz的图是什么游戏啊?


    《英雄连--抵抗前线》,英文名company of heroes:Opposing Fronts, 个人认为这几年来最出色的二战战术RTS,真实性虽比突袭差一点,但是综合各方面来说都是难得一见的神作。:a)

[ 本帖最后由 cataclyson 于 2008-7-11 11: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7-11 1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YALSS 于 2008-7-11 11:15 发表


当然要说T-72了

毛子自己的T-64生产了6000辆,出口过半辆没?

以毛子的狡猾,所有的T-64车族全部在苏军精锐一线坦克部队服役,没有一辆出口

T-72产量超过2万,出口了多少,又装备了部队多少?

伦敦战略研究 ...

说白了,T-64的存在是在为t-72的大量量产做技术铺垫,出口的t-72和苏联人自己用的能比吗?看看中国买的su-27就知道了,苏联当时的想法,就是在战争中用大量的y-72来冲垮m1和豹2,和2战时的思维是一样的,战争说到底,还是在拼资源,在资源相当的情况下,谁能用一定的资源造出更多的装备,那才是更本,只有装备多了,在大战中才经得起消耗!这才是苏联人的想法,而这个想法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7-11 11:24 | 只看该作者
lz的图是什么游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7-11 11:21 | 只看该作者
GZ真是卧虎藏龙的地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7-11 11:20 | 只看该作者
t-72,说白了,还是走量的优势啊,设计简单,容易制造,另外说一句,bismark和日本的大和一样,只能属于艺术品,都是落后思想的产物,看看美国人的战列舰用来干吗吧,德国人当时的思维,还是停留在一战日德兰海战。悲剧色彩,是从bismark开始建造的时候就命中注定了的,看看他的姊妹舰的下场!还军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7-11 1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YALSS 于 2008-7-11 11:08 发表


苏联坦克的主体思路,最后也被抛弃了,至于说影响50年,那纯粹是吹牛,连苏联可怜的小盟友们都不用了----比如中国.

从T-64开始,就是复杂的坦克了,太复杂以至于最后最后不得不搞了个简化的T-72

最新的TANK -PRO ...

你既然都说起了t-72,那还有什么好争的呢,(说白了,后来的T-80/90顶多是加了点外挂而已)你既然说连中国都不用了,那你去好好研究研究中国的98和99式坦克吧,还有走量的96式,仔细的研究在和德国的豹2系列和M1系列比比,还是会发现t-34的影子!有些设计的思路一时半会是改变不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7-11 11: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奏是马甲 于 2008-7-11 02:17 发表


。。。其实我对兄弟说的话,不同意的意见只是,T34-76和KV对虎的战绩不好,很大原因是因为人。可以说如果是德军这些驾驶员驾驶T34-76这些产量巨大的坦克,苏联结果会更加惨。虎的成本太可怕了。

...

其实,苏联能打败德国,靠的不仅仅是T34的胜利,而是整个苏联武器制造体系的胜利,从t34/76,kv1然后是t34/85,Js系列用的发动机是完全一致的,在看看js2的那个请注意称呼用词。的悬挂系统吧,那点成本和老虎比起来差远了,所以,另外,即使是惠特曼来开t34/76他的战绩也未必会好到哪去,因为无论是观瞄设备,还是通信设备,苏联人用的都非常简陋。苏联人的精髓就是用量的优势来打败质的优势,所以,不能光谈人的因素,武器装备在设计思路上的差别也决定了双方战争中所采取的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7-11 1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YALSS 于 2008-7-11 08:39 发表
41/43年哪来的t34/85?麻烦楼主出来喷的时候也好歹喝点墨水嘛

G92,无非是sdkzf 161 pzkpfw IV ausf A/B/C/D/E/F1,而G92-400/420才大致可以看做sdkfz 161-1/2 pzkpfw IV ausf F2/G/H

260才是sdkzf 171 pzkpfw V  ...

T34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的装甲有多厚,火炮有多强,说白了,它的出现,整整影响了苏联后50年坦克发展的思路,就是简单易造,能在战争中形成大规模量的优势,这就是T系列的精髓所在,而对于T-34的性能,他是二战当中唯一能做到装甲、速度、火力、成本完美结合的坦克,而且,不要以简单的数据来描述他的性能,因为采用了铸造工艺,而且又是大规模量产,在生产工程中的在装甲中很容易产生气泡,也就是说装甲的实际厚度可能不及标称值,这也就是为什么JS2在火力和装甲在数值上全面超过老虎但却只能和老虎打个平手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就是车组的综合素养),另外,说一句:被你所看不起的t34/85可是用钨钢核心穿甲弹击毁过几辆虎王的哦{tit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7-11 10:29 | 只看该作者
不横扫军事迷啊。。
呵呵 我觉得4870还是比GTX260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7-11 10:12 | 只看该作者
猪2的122炮射速和载弹量都是Orz

另外德国坦克持续性不如毛子坦克的说法更加是囧,复杂底盘交X负重轮就是为了持续作战稳定行驶乘员舒适性才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8-7-11 10:06 | 只看该作者
哦 多谢提醒修正了 这帖子真有意思{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7-11 10:06 | 只看该作者
真要打起来了?好怕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ymop 于 2008-7-11 08:33 发表
虎在WW2里没有被正面击穿过,GTX280能比么


    即使在西线,虎王也被正面打穿过,萤火虫在1000码(9XX米)
上使用APDS的匀质钢穿深可以达到198mm,抵近到6,700码的时候虎王的驾驶员就需要非常小心了。{closede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7-11 0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7-11 09:31 | 只看该作者
A卡  红色的苏联红军

2900=KV1 体积笨重 机动性差 火炮口径也不大
2600=BT系列 机动性好但只是傻快(跑05傻快) 装甲和火炮都不行
3850=T34-76  火炮性能一般但造价及其低廉 性价比突出 二战中以及二战后深受第三世界军队的欢迎(499的3850~俄) 初始产量低于德军的三号四号但是现在会逐步赶上
3870=T34长身管版本 相比标准的76型号采用的是75mm的长身管火炮 穿甲威力较大 产量相对较少

4850=T34-85 相比前辈有较大幅度的改进 火炮威力 装甲厚度 机动性都有质的飞跃而制造成本提高不大 目前产量已经开始超越76型
4870=JS2 相比T34-85装甲厚很多火炮性能也有不少提高 显存牛逼~恩 但是性能还是没有完全超越虎王(GTX260) 但已经明显超越豹了(8800GT)

4870X2 传说中战神JS3 性能牛的一逼 据说完全秒杀虎王(GTX280) 甚至可以一台JS3和两台虎或者豹对打 能否打赢两台虎王存在疑问~~

NV 灰绿色的铁十字Panzer Division
8500GT=2号坦克 早期德军产量较多的一个型号性能很废只有机关炮 早期由于苏军坦克数量较少所以杀杀步兵(集成显卡690G)还是很有效率的 后期苏军的反装甲步兵已经可以和它干上了 当然它不是苏军主战的T34的对手

8600GT=3号坦克 德军貌似产量最多的一个型号 早期较废(频率低) 后期的改进型和4号性能差不多(高频版)
8600GTS=4号坦克 早期中期很猛 早期的造价较高 中期价格虽然降下来了 但是面对产量跟上的T34-76还是不济
8800GS/9600GT=四号F2/G型 四号的晚期大改型号 F2型号大幅度加强了火炮 采用了性能比豹略差一点的长身管75mm炮 性能略胜T34-76(3850)但是远远不是T34-85的对手(4850)

8800Ultra=虎式6号坦克 其出现时间较早 早在1942年虎式早期型(8800GTX)就已经出现在斯大林格勒了 虎式坦克是二战里的神话 从1942~1944这两年里他一直是战场上的王者(和G80很像)直至虎王以及JS2的出现他才退下了神坛~
8800GT=豹式5号坦克 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线的战局 出现时间晚于虎式但是产量较大所以对于对手的打击要远远大于虎式 长身管75mm炮加上灵活的机动性(单槽)是战胜T34-76的主要看家本领 缺点是侧方装甲厚度缩减有时候会被对手加以利用击穿(8800GT公版容易花)  
9800GTX/9800GTX+= 虎式中期/晚期改造型 性能基本没有提高 改善了发动机的故障率问题 可以跑的更快一点
GTX260=虎王亨舍尔标准型号 采用牛逼的71倍身管的88mm炮 刚出来的时候曾经是一代最强坦克但是敌军的JS2性能并不比它差 JS3则是完胜
GTX280=虎王保时捷电传动豪华型 电传动的应该效能好点估计跑的更加快一点 保时捷么 一般都是米人买的 {lol:]

哦 差点忘记了拥有蓝白色军徽的Intel(这么巧啊~两者的Logo都是蓝白色的)
由于Laberee暂时还未登录诺曼底 其性能尚不可知{titter:]

[ 本帖最后由 droganmaster 于 2008-7-11 1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10-1 12: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