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8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乐之邦玲珑III ME 耳麦精灵深度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7 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之邦玲珑III ME 耳麦精灵深度评测    BY 文盲

9 S& `0 ?( P$ V! ?0 c# L
         
8 b8 w- [7 X" \. W" P1 t                                                                           前言 外观

7 |9 t; j$ }% R: k5 F        入手玲珑III ME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初决定入玲珑III ME 正是出于它能够改善语聊的清晰度和响应速度,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脑音质,不至于让机箱内充斥的电磁波影响到音频输出。精灵到货后,朴实简练的外包装看似一般,但开封后的小精灵着实让人欢喜。玲珑III没有使用一般的螺钉固定,转而采用外置设备常见的粘合式设计。不锈钢磨砂外壳手感不滑不糙,机身的接缝似乎融为一体,在外观上我是满意的。但是插线孔却感觉稍微有点偏差,也许是安装时工人不够仔细吧。前端是三个按键和耳机话筒插口,我感觉那三个按键手感不是很好,若换成旋钮会使操作舒适度增加。后端是USB插口和LINE IN LINE OUT接口,附带的线材做工不错,大致是普通音频线的两倍粗。废话不多说,上图有理。1 e3 v2 O* r: P2 F; @7 ^; H
2 D. t/ W3 }5 e
全家福; ]1 c/ v! B4 j) K  c

8 I+ f1 X% L; ]5 x" L' q前端插孔和按钮
1 f8 o; s7 \2 R/ w( k8 f! l! B* X  Z
音频输入输出端和USB接口/ f. Q. N, {6 r& B. p. t, s) |
( m9 J$ ]! z6 v/ L* A  v! _; S
正面特写
- X5 }( q0 o4 n% J/ `- W8 q" X8 ?( |$ S& Y! ?+ Z2 z
再来一张) y8 p) R! B, b% [) j2 z, N

4 q" W: G$ F' x# ^% Y( A+ B8 N! R/ P" k- e* \3 p/ }
                                                                                                    功能

, v' k4 ~1 D/ E6 L% h0 v       说起玲珑III ME,最让我满意的功能也就是外置,没有电磁波干扰。独立的解码芯片比集成声卡要强大不少,在底噪上控制良好。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它是结合电脑集成声卡使用的,相当于耳放、麦放。加之24DB的增益,用来推大阻抗耳机相得益彰。这款耳麦精灵在声音表现力上特点是节奏明快,响应迅速,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把音量条拉到最高偶有失真和爆音(125DB以上高灵敏度耳机)。在耳麦方面的应用总体上还不错,对比直插集成声卡,声音真实感提升,那种“沙沙”的电流干扰声也没有了,得益于耳麦放大器。别的功能比如变声、麦克风混响、场景音效、电影环绕声处理器,个人不大喜欢,还是那句话,真实的才是最好的。装好随机附带的驱动后,发现音量似乎不大对,并且有些爆音,驱动程序不完善。在网上下载新版1.0.1.1驱动后,效果大为改观,也真正发挥出它的实力。新版驱动对比老版驱动声音输出功率大,明显感觉声场、厚度有提升。耳麦方面新版驱动下声音响应速度更快。接下来该上听感了,值得一说的是玲珑III ME支持USB供电,也就是说它还是一款有源耳放,它的三个按钮也是为了在没有电脑驱动程序控制时操控音量等。
3 y. ^& z1 G; W! Y# C程序界面
7 ?- @5 D6 x, n8 ?& o4 [5 X; h8 m1 Q' B- y) u# h
. F& S6 @) e" u/ M9 h

& i2 g! E& l7 e$ K% ~5 a+ Q( g8 @' v. Y( h
                                                                                                听感

" g1 a1 {$ e' ^. K       小精灵的主打功能是耳放和麦放,详细听过以后,略写一下听感。此次试听音源为RIO CARBON 4GB 硬盘MP3播放器,因为电脑集成声卡音源实在是太不纯净。CARBON的素质是优秀的,略显不足之处就是只能播放320K MP3和WMA格式。不过不要紧,MP3动态VBR格式中的INSANE转换过来听细节之处表现不错。试音曲目全部由APE转 MP3 VBR,试音曲目:
. V& C# j8 x  D% z7 p& y
1 蔡琴 《渡口》 经典试音曲目,表现中频、声场、响应。
+ z4 @$ H  {# G9 a$ P; h2 V2 卡拉扬指挥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表现大型交响、声场、高频。- F# \* z) m9 H4 n9 G4 K+ \' j
3 盖瑞 卡尔 大提琴独奏《O HOLY NIGHT》: i% w, k+ _( h. @6 R

1 M; o7 I. {4 U    顺便给烧友提供一张《第25届台北音响大展发烧精选碟》下载链接,本人十分喜欢这张碟。
: L! x, ^) ^5 j. {1 chttp://58.251.57.206/down?cid=397807542&t=14&fmt=-  Y8 z, U- W$ y/ H' |

5 V  f  @& B3 {4 J6 _    试听用耳机:
$ a4 I- s; _- B5 N3 c
" Q" ^6 r4 x$ A( ^4 t1 AKG K26P AKG的流行音乐耳机,隐约能看到AKG的影子,但量足下潜深的低频和使得AKG风格不太明显,更趋向流行音乐。, [7 W0 G5 i9 C" [0 L
" K2 u( U( `8 C, G$ ?7 ]% b( j
2 森海塞尔 MX300 对比MX500 MX300的声音偏薄,低频量小,但是听起来更加清丽。适合测试交响。
4 c+ E4 P  o/ A/ F/ d$ Y3 F; L8 p2 I# ?" n1 n0 v
3 SONY 828 SONY风格一直以音染适耳著称,而828恰能代表这种风格,虽说是低端,但较之经典808 声场宽度、厚度密度均有提升。适合听乐器独奏。3 Z/ U2 G9 `$ F/ X: W& q

0 _7 G4 O* C! p3 d' t" n1 E0 N       首先登场的是发烧一姐,蔡琴。蔡琴的声音颗粒感适度,密度好,低音沉,中音准,高音甜(是不是想到了无间道中梁朝伟给刘德华讲解蔡琴?)的确是这样。K26P接驳耳麦精灵后,较之CARBON直推开首的鼓点声定位明显,干净利落,弹性适度,吉他弹拨声时滞没有,扫弦声一根是一根,解析度大为改观,但是CARBON的特质:恰到好处的齿音 变得圆润起来。蔡琴宽阔的嗓音表现的更加充分,那种呼之欲出的空气感弥漫在整个乐曲当中。不足只有一点,还是齿音和人声颗粒感的表现稍显不足。
4 h. o% M- Y! Y) K" z
       接下来大师该上场了。Beethoven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命运)这首交响曲目宏大有气势,一层压一层的音乐逐渐带领你上升到最顶端。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MX300接驳小精灵后,开篇的气势宏大,提琴合奏合而不混,接下来的管弦乐悦耳动听,长笛小提琴声错落有致,富有感情的音乐马上呈现在眼前,最后的大合奏中解析度欠缺。声场宽阔不空旷,解析适度略欠缺,毕竟交响一类大型音乐不是小小一个玲珑III能表现的了的,但是比起CARBON直推还是略胜一酬,声场上的优势非常明显。

/ }! j: D2 B" f' z       最后一首献给我最爱的大提琴独奏 盖瑞卡尔《O HOLY NIGHT》。开篇7秒的管风琴有一种独特的圣经格调,接下来卡尔出场,大提琴醇厚的声音展现在面前。加之828三频不厚不薄,将这首曲目演绎地恰到好处。小精灵声场再一次表现出不俗的实力,那种在琴腔中回荡的音乐很好的反衬出腔体的材质,这时音乐也上升一个八度,加之管风琴的映衬,这悠悠琴声直达内心,引起潜意识的共鸣。说不上是喜是悲,说不上是哀是怨,我的灵魂随着这音乐飘荡飘荡,就像天边的一轮明月,缓缓地发着柔和的黄光。史诗一般的乐曲,此时此刻弥漫在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带我进入了一个梦幻国度。呵呵抒情结束,重点说一下直推和接CARBON的区别:琴声颗粒感不比CARBON来的毒,还是因为CARBON 的独特齿音,玲珑三的优势又在声场和推力、响应,形容琴声丝丝入耳一点都不过分。
- c3 t5 a! B$ F       总结听感:玲珑III ME 优点:推力大,响应迅速、解析良。齿音不明显,听感柔和,没有SONY的音染也没有AKG的直白,中规中矩。推力大当然是最明显的优点,有了推力就有了响应,也就有了下潜和速度感。9 g4 \/ [; ^; X  V# k6 f/ q( m8 w

. p1 V3 U: v5 ^' U9 E       说完听感,玲珑III ME的重点就放在了麦克风放大这一块。麦克风放大,在板载声卡中做的不是很到位,常常会有电流声串入,导致声音不纯净,像是大米里掺了沙子一般。像玲珑III ME这个外置耳放加麦克风放大的硬件,处理一些非专业的声音输入是良好的,在试用过程中,如QQ聊天、UC聊天、个人录歌都有较好的表现,起码那种混入的电流声没有了,声音纯净,更加接近真实。用COOLEDITER录制歌曲并下载高品质的伴奏输出音质还过得去,适合喜欢唱歌的朋友录制自己的歌曲。要说明的一点是,麦放和耳放不能同时使用,二者只能取其一。因为输入后的电脑音频会从输出口再次输出,导致录音输入与电脑音频同时从输出口输出,发出强烈的刺耳声,可能是设计上的一个小缺陷吧,希望乐之邦能在以后的产品中着重考虑下这个问题,如果麦和音频输出做两个插口、两个独立输出的话,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 N" O* O1 c+ X, t       这个小东西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电影环绕声处理。当初不很看重这个功能,心想也许只是软件方面的音效处理。使用后略谈下感受。电影《战争之王》尼古拉斯凯奇的经典作品。里面的枪械声以及画外独白十分震撼心灵,没有使用电影环绕声时,声音真实、有些发白。使用后,有一种影院效果,空旷,临场感好,富有感染力,子弹的射击声有定位感,将一些音乐细节进行放大,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怎么说呢,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那种声音感觉。接近真实的影院效果,看电影有实感,但是拉高效果条后有回音,最好的效果就是稍微拉高一点点。
' f/ Y' U$ r8 s/ r1 I, O
       总的来说 这款耳麦精灵在我的使用中是比较满意的,除了早期版本固件的不完善,和按键舒适度不好外,内在效果还不错。用了这么些天,觉得这款耳麦精灵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特别是在操作方式上,如果内置电池,随身耳放成为可能,如果将按键优化,操作感觉也会提升,再长远的想想加一高灵敏度麦克风也是未尝不可的。希望大家看过我的评测后指出缺点和不足。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09:03 | 只看该作者
哇 顶了!!!!!!!!!!!!!!!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25 15:47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jd470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8-11-25 16: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jd470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8-11-25 16: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支持 反对

6#
发表于 2008-11-26 21:14 | 只看该作者
讲的真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26 22:57 | 只看该作者
耳机话筒口分如此开,中间还夹着几个小按钮,这个设计真N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1-27 09: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jd470 于 2008-11-25 16:29 发表
0 h4 |* d5 u8 M6 e, B在乐之帮网站上没找到说明书8 y/ A& j! ^/ g8 C

9 z5 Q& K, i; k5 M, \+ a. E; G& t请问下声卡模拟输出到LINE  IN  是吗。4 l$ K* O3 Q6 [6 O9 B* I

5 }5 M: F. w7 ^" M- M三个按钮边上二个带三角形标志的是音量调节嘛?中间一个什么作用。1 b) [2 o8 a5 }: r2 \4 a
3 V& ~% ~& w! N7 x& R- R' b- O4 t
USB线的作用仅仅是为了装驱动嘛?USB同电脑连接了还需要音源输入嘛? ...

/ [9 i: n; @3 m6 V/ \
* }4 R) M; _1 g- _/ ~音源输入就是指的输入到玲珑 III Me 的 line in
- F! J) l: U% H1 A那三个按钮是供不连接电脑控制的时候使用的,中间一个是切换功能,两个三角形的是调整,连接上电脑后这三个按键自动锁定
; c& S0 c/ j; g, \3 EUSB 线具有供电和控制的双重作用,并不具有声卡作用,就算连了USB也还是要连音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0:0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东西。。还好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1-28 10:25 | 只看该作者
第25届台北音响大展发烧精选碟?第27届的第十八首你是我永远的回忆才好听,据闻有三天全场就放这首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12-4 10: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nnygod 于 2008-11-28 10:25 发表
7 w2 M4 ~3 A1 K7 A, @0 \第25届台北音响大展发烧精选碟?第27届的第十八首你是我永远的回忆才好听,据闻有三天全场就放这首歌.
5 J% L% P9 T/ r. G* m! y
不知所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12-4 20:19 | 只看该作者
“麦放和耳放不能同时使用”这缺点会要了这个声卡的命。
2 T! `, S/ a5 H1 P: E+ x/ D% N
. M9 h6 {' f# a8 r; r% Z  i- g$ L; g! \, a! T7 Y
看来这玩意根本就不适合录音,彻底失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2-7 21:44 | 只看该作者
选其适合自己的地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3 0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