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的东西基本概念上有很多问题.
1) 源数据流跟解码器有什么关系? 我需要解释什么问题?
2) AVIVO转换RMVB至其它编码, 由于ATI没有提供直接的Transcoding, 所以只能采用先解码再编码的方式。转换软件的界面基本上除了美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至于转码的核心算法, 由于我不是很了解软件的具体代码, 不敢妄加猜测哪个软件用了什么方法. 但是我知道的是, MPEG1/2/4/AVC/VC-1之间的Transcoding已有成熟算法. 如果上不了IEEExplore, 可以上Google Scholar搜索
3) MPEG各种标准都不是微软的标准, AVI/Matroska等封装格式也不是微软定义的. VC1算是微软主导的标准. 费力根据已有的各种算法编写各种编码之间的转码代码是有意义的, 因为用户的计算资源将达到最大程度上节约.
4) 音频的东西我只是针对你"无论是音频转换还是图像转换,无论是有损压缩还是无损压缩,只要源数据是已经压缩过的,就必须解码成未做任何压缩的数据然后再行压缩"这句话的.
5) 某些软件只是解码再编码, 本质上讲只需要调用第三方解码器和第三方编码器就可以了. 这样的东西很容易支持多种编码, 但是效率之低是明显的.
6) Transcoding算法核心与操作系统无关
原帖由 westlee 于 2008-12-18 09:23 发表 ![]()
在你的这个流程里,如何识别解释源数据流?解码器自带?
现在一般的转换流程,都是用解码器(也就是顶楼提供的rmvb 编码解码组件),把某种特有的坐标系(这里是rmvb),转换为微软定义的标准数据流(这个标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