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C9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MD这代好超是因为用了浸没式光刻?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2-23 23: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on 于 2008-12-23 21:46 发表


请问你这是怎么知道的呢?
是怎么样获得这个结论的?
请给出详细的论证过程,不要用臆测,
写出一篇详详细细的从半导体结构的文章,
就像嘉兰最新翻译那篇intel45nm工艺分析的那样
而不要直接得出结论

我去年年初开始写的文章,现在累积了快2万字.......
翻译老外的文章是因为他们说的比较简单.............要解释那篇文章的几个概念,每个都要几千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12-23 23: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on 于 2008-12-23 21:46 发表


请问你这是怎么知道的呢?
是怎么样获得这个结论的?
请给出详细的论证过程,不要用臆测,
写出一篇详详细细的从半导体结构的文章,
就像嘉兰最新翻译那篇intel45nm工艺分析的那样
而不要直接得出结论

我没这么高的水平
我只是做个推理,一直以来intel频率都比amd高些  也更好超频,
但是I7集成了内存控制后频率比不上PII,是不是可以猜想技术不如AMD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12-24 0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ku 于 2008-12-23 23:33 发表

我没这么高的水平
我只是做个推理,一直以来intel频率都比amd高些  也更好超频,
但是I7集成了内存控制后频率比不上PII,是不是可以猜想技术不如AMD成熟


CPU的内核和内存控制器是隔离的,有什么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nsil 该用户已被删除
24#
发表于 2008-12-24 00: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2-24 00: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8-12-23 23:12 发表

我去年年初开始写的文章,现在累积了快2万字.......
翻译老外的文章是因为他们说的比较简单.............要解释那篇文章的几个概念,每个都要几千字.......


那您能大概猜测下为啥i7目前极限频率不如肥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2-24 02:41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大概是静态L1的问题, 当然, 如果像amd一样把uncore频率调低, 不许出评测成绩, 估计i7上6G问题也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2-24 12:45 | 只看该作者
某人啥都不懂就别来猜想了。。。。
一点科学依据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2-24 12: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eon-pan 于 2008-12-24 12:45 发表
某人啥都不懂就别来猜想了。。。。
一点科学依据都没有。。。。


你是说歌德巴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12-24 13: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on 于 2008-12-24 00:59 发表


那您能大概猜测下为啥i7目前极限频率不如肥龙呢?

其实低温下intel 65nm就好超,而amd此时有cold bug,现在amd的45nm赶上来。
很明显这和一个不被大家注意的工艺改进有关。intel在65nm开始PMOS和NMOS使用不同的栅极材料,而amd则没有,AMD的45nm具体分析现在还没看到,不过预测中不大可能不采用分离栅极。

半导体材料在低温下电气性能提高,这也就是极限超频的原理。低温主要影响的是晶体管的沟道区,不过多晶硅栅极按理也能获得一些好处。intel在45nm采用high-k和金属栅极,这两样东西低温带来的电气性能改进不会很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2 08: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