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ouyou8 于 2009-1-19 11:58 编辑
“山寨”,无疑是2008年最火的一个词儿,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山寨产业来说,也正经历着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融风暴吹走了虚假的繁荣,昔日被开采得热热闹闹的山寨手机金矿露出了满目疮痍,而另一块尚未发掘的金矿———上网本也浮出水面。金融海啸下,山寨“大王们”正集体策划着一场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的转型。
上网本成“冬天里的一把火”
中关村,华强北,一南一北中国两大电子产品集散地,冬天都一样冷。北京的中关村,平时客流量减少了1/3,有商户表示“客流量有时候只有过去的一半”。南方的深圳原本是手机之都,但从华强北卖场到关外的工厂再到上游研发公司,手机行业也全面“结冰”。
与此对照鲜明的是,上网本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特别在华强北的卖场里,不少柜台清一色摆上了8到10英寸屏幕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这些笔记本外形个个酷似易PC,如今被行业内的人统一称为山寨上网本。
“我们的笔记本现在供不应求,每天都有很多客户排队提货。”华强北的宝华电子卖场,一位商户忙着给前来提货的人解释产品情况时,见缝插针地回了记者一句。
王先生是另一家山寨上网本公司的销售人员,这几天忙得几乎足不着地。“抱歉,急着去见一个俄罗斯客户。”记者电话没说两句,就被急急挂断。临近新年,他的生意也特别火爆。其中不少就是来自俄罗斯、非洲的订单。
这家公司正在推销一台7英寸的上网本,称其外观“和索尼一模一样”,价格却相差了10倍。虽然性能不能与索尼笔记本电脑媲美,却也能支持XP系统,60G硬盘。
第一代山寨本“胎死腹中”
山寨上网本从去年10月份开始声名鹊起,而事实上,早在去年3月份就已有山寨厂商将目标对准了上网本。这些原本做MP3、MP4、DVD和手机的工厂试探性地推出几款产品后,由于上游资源缺乏以及来自制造成本等多方面的压力,大多已经胎死腹中。
一方面是上网本处理器一货难求。“那时我们也想做上网本,但是适合轻薄本本的CPU一直都弄不到。”从事上网本研发的刘某说,他所在的公司从去年年初开始筹划,直到去年9月底才“挤进”上网本市场。
而另一方面,笔记本电脑的技术和资金门槛都比手机要高出很多。“光是运营资金就是做手机的4到5倍。无论是处理器,还是显卡、内存、主板,都不是一个小规模的山寨厂所能生产的。”
上游抱团催生第二代山寨商
转机出现在去年10月底,CPU厂商威盛在深圳联合微软及15家首批加盟厂商成立“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业界俗称为“山寨上网本联盟”)。这些首批加盟厂商不乏微软、SanDisk和AMI等一线核心部件厂商。而联盟的宗旨就是厘清上网本上游供应链,为下游厂家迅速进入上网本产业提供更快捷的渠道。
简单来说,就是威盛出CPU,微软出操作系统,其他联盟厂商出主板、SSD硬盘、内存甚至是液晶显示面板等元器件,并且形成整套可选择的配置方案,再由OEM厂负责代工制造。
威盛毫不讳言自己意欲扮演上网本产业中的联发科角色。更有消息称,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杨叙等相关高管,日前频频造访深圳等地,与部分山寨上网本制造商及中间商洽谈合作计划,并开始供货Atom处理器。
上游核心厂商的态度,让更多的制造商由此看到了山寨本制造的希望所在,于是第二代山寨本制造商应运而生。
如今这些二代山寨厂商们正在加足马力迎接2009年上网本市场的爆发。“只要订单一下,25天内就可交货。”一家名为维欧曼公司的业务员告诉记者。而另一家公司则声称自己每两个月推一款上网本的新模具。“模具已经准备到了2010年4月份的了。”
恶性竞争 山寨手机质量走下坡
山寨手机焕发金矿魅力,引发大批厂商涌入这个行业,压低价格、牺牲质量,在恶性竞争中最终也挤破了这个行业神话。在利润不断下滑,金融危机来袭之下,大批山寨厂商又发现了上网本这一新“蛋糕”,走上上网本的山寨之路。
产业解剖
张生(化名)2003年入行山寨手机,那两年正是大批“新人”加入山寨大军的时间。
“我也是从别的行业转过来的。”张生透露,他的同行来自各行各业全国各地,干什么的都有。很多人完全没有做手机的经验,只是知道这个行业很赚钱,就都来挖金子了。”
当时的热闹场面为今日山寨手机的沦落埋下了伏笔。2005年到2007年上半年是山寨手机的黄金时代,那时在深圳流传着许多几十万元只需几个月后就能赚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的传说,因此大量厂商涌入,最终“挤”破了这个神话。
“类似于自我毁灭机制,”张生分析,“一个是质量问题,由于价格战打得太厉害,要赚钱就要尽可能压低成本。”而成本的无限制压低必然挑战质量极限,你敢用8块钱的电池,我就敢用5块钱的电池。如此一来,山寨机的质量自然低劣。
另一方面则是同质化竞争。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任谁生产出了什么带有新奇功能和独特外观的产品,很快会有别的“友商”一窝蜂跟来,外观功能类似,质量参差不齐,最终导致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好价格。
“山寨机留给大家的印象是,外观震惊,功能强大,但死机频频,电池短命。”张生总结,“口碑坏了,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弥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