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linsmn 于 2009-4-3 14:14 编辑
基础知识请参考:P45主板超频扫盲勘误
最近E52成风,由于以前JS的误导,很多朋友对体质和VID的理解存在误区。
基本的东西在上面的帖子都提到过了,E84和E52是相通的。
首先来说说VID的选择,VID作为一个标定电压只是intel给出的一个保守保证电压。
为什麽一些极品U都是高VID品种也,这就要从CPU的热功率TDP谈起了。
超频后的TDP = 默认TDP×(当前频率/默认频率)×(当前核心电压/默认核心电压)的平方
就E5200相同超频幅度而言前面都是一样,发热就只跟电压变的平方成正比!
以VID=1.1和VID=1.25来进行比较
前者超到4G大致要1.15V左右,后者超到4G最多1.28V(这里为了举例只是大概),
前者的TDP增加为默认TDP的1.0929倍
后者的TDP增加为默认TDP的1.0486倍
发热量增加意味着超频难度的增大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吧!
因此第一步就是选最高倍频时VID最高的。
是不是VID高的就一定行呢?基本上可以这样说,但不能完全咬定!
众所周知,intel的低端一般都是高端次品进行削减屏蔽以后的产物。
就VID1.25的E52而言可能是不同周期E8/E7的次品削减下来的,
即便E7/E8也由于不同周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电热特质。
因此最保险的也就是第二步就是看稳4G时的Vcc和温度。
如果此时的Vcc远小于VID,那么无疑就是好品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