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15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一篇关于电源厂商好文

[复制链接]
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1:33 | 只看该作者
 海盗船(Corsair)
  电源的新军,产品的定位是发烧玩家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尽管每个产品不是业界同级别当中最先进、最顶级的,但确是可以在保证一定质量、提供长时间质保的条件下尽可能实惠的产品。海盗船在起家的超频内存条领域有着顶级的品牌形象,因此就算电源产品本身不顶级,也会让很多玩家产生“顶级超频用电源”的印象。再加上相对低的零售价,海盗船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市场价格杀手的角色。有一个笑谈,据说是海盗船的人以前从事的内存利润很薄,现在电源部分15%的利润率对他们来说已经无异于一座金矿了。
  产品目前主要来自于Seasonic和CWT。模组化的HX620和HX520以及非模组的TX650是Seasonic的S12 Energy+的结构;最高端的HX1000是CWT OEM的PUC方案;非模组化的TX850、TX750和VX550是CWT的OEM,PSH方案;VX450是Seasonic的S12II方案。所有产品都是5年质保。号称HX/TX和VX系列(总称Professional系列)都是50度的标定。
  最底阶的CX系列(归属Power系列)则号称是40度的标称,3年质保,和VX450类似,也是S12II的方案。
  海盗船的产品有一个特点,就是Professional系列的产品肯定是所在的方案里面用料最好的。比如CWT给Tt用的电容是Teapo,给 Corsair用的就都是日系高规格电容了,不光是电容,功率管的指标也是海盗船的更好。例如HX1000系列海盗船用了一部分固态电容,改善了这个方案纹波水平。TX850也是如此;Seasonic给OEM也是规格要比海韵自己牌子的高,例如VX450。不过主攻低价的Power系列的CX400就没这待遇了,内部比较寒酸,和antec的EarthWatts的海韵差不多了。具体的功率水准还要看进一步的评测。
  海盗船所有产品均通过了80PLUS,不过很“实在”的只拿了白牌。不过这也意味着最迟在2009年下半年肯定会有大批的80PLUS铜牌型号出现。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锐/安耐美(Enermax)
  保锐是Enermax在台湾老家的公司名,港台地区的中文名。而安耐美是保锐在内地的正式中文名,来自Enermax的直接音译。本来DIY圈子早就叫惯了多年的保锐,却偏要重新起用一个英文来的名字。倒是让人联想到丰田在国内的改名,硬是把花冠改叫“卡罗拉(COROLLA)”,把陆地巡洋舰拽成“兰德酷路泽(LAND CRUISER)”,索性啥时候把丰田也改了吧。跑题了。下面还都用“保锐”这个名称,暂时无视“安耐美”。
  保锐这个牌子相当的异类。和别的贴牌的还不一样。保锐有自己的设计研发,有自己的原料采购,有自己的销售和支持队伍,就是没有加工厂。保锐找别的工厂代为加工,只付一个组装费。公司规模不大,利润率还不错。而保锐现在也开始给蓝宝石电源贴牌,倒是挺有意思。
  保锐的产品在静音电源中的素质也非常的优秀。产品的设计,和输出能力以及静音水准都非常的高。接口齐全,外观亮丽。这个牌子很积极的拿自己的产品去各媒体参测,本身产品素质也很高,结果保锐成了各媒体奖项的“金牌大户”。价格方面非常的高调。尽管不算是最高调的,但价格也够奢侈的了。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是中端和低端的产品在电容上的用料很小气,比较爱用台系的CEC(也做JPCON),时间长了之后就不乐观了。但所幸的是保锐在部分中高端产品上就开始宣传纯日系电容了。另一方面是保锐的产品因为没有一流的大厂给他代工,因此他的做工尽管也不错,但相对高调的价格来说就比较一般了(举一个细节的例子。保锐中端的几个型号习惯于将PFC大电感简单的绑起来悬空,下面走其他元件。有的时候还会给电感涂胶固定,但大部分不会涂胶。难道保锐不怕负载大的时候线圈会震么?)。
  保锐这类高调而小众的品牌,不过最近也开始开发内地的零售市场了,官方中文名“安耐美”。产品价位依然是那么的高调,不知道最终的市场反应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欣(Silverstone)
  银欣,03年成立的一个台湾的发烧硬件品牌。整体的定位比酷冷和TT都要高不少。电源的代工来源也挺复杂。
  银欣的产品线分为:定位与家用静音的游侠(Strider)系列、定位于家用高效能的元素(Element)系列、定位于玩家电源的全能(Decathlon,简称DA)系列、定位于工业级及工作站的宙斯神(Zeus)系列和OP(原英文名Olympia)系列、定位于无扇0噪音的夜莺(Nightjar)系列、以及冗余电源的双子星(Gemini)系列。
  银欣的产品整体上的品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在国内价格有些偏高,而且因为CCC的成本过高,进入国内的产品相对较少。另一点,个人感觉银欣在认识 80PLUS标准普及的速度的时候显得不够敏锐。现在元素系列和游侠系列之间的尴尬自不必说了。银欣的人员认为玩家和服务器领域没有多少人关心高效率,只要输出够好就行了,因此银欣在给代工厂下OP系列/DA系列/Zeus系列的要求的时候,完全没有效率的要求。这里面一方面是不了解80PLUS普及的步伐,和业界对服务器电源产品普及80PLUS及其后续等级认证的需求;不了解还是有不少玩家关心我们的地球的,尤其是欧洲那样的高电费地区的玩家。另一方面也不了解更高级的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改善输出质量,同样也会提升银欣自己的品牌形象。自己投资的嘉笙给OCZ、给Tagan代工的产品甚至强于自家的产品,售价却比自家的产品便宜(参照美国新蛋报价);同样的益衡的单变压器大功率方案,Antec的版本就可以通过80PLUS铜牌,所采用的功率管就好于银欣的游侠ST85F和ST1000-NV,而银欣的这两个更贵的型号反而通不过80PLUS。这些都是相当尴尬的事情。希望银欣在今后的产品当中有所改变。
  ————————————————————————————————————————————
  OCZ
  美国著名发烧硬件提供商。收购了下面要说的PC Power & Cooling,但两个品牌相互独立运营。OCZ的电源产品的代工厂经历了从Tagan到FSP,再由FSP到多个厂商的阶段。
  下面开始按照定位从高到低介绍一下OCZ的产品序列。
  OCZ目前最顶级的产品是EliteXStream系列,12CM风扇,80PLUS,SLI认证。前面介绍过由嘉笙代工。详情如前所述,产品水准很高,价格相对也很有竞争力。其次是Fatal1ty系列的700W产品,也是由嘉笙代工。具体结构未知。80PLUS和SLI认证,80PLUS报告中的效率表现低于顶级的EliteXStream。
  接下来的GameXStream系列,600W至850W,FSP代工,GreenPower结构的大功率型号,可参考FSP部分的相应内容(画外音:这么早就碰到全汉,还是没过80PLUS的版本,剩下的是不是就不用再看了?)。
  ModXStream Pro系列,Sirtec(协益)代工,80PLUS认证,模组接线,用料比较差,TREC的主电容和输出滤波电容,40度标定额定功率,而实际额定功率是标称的80%左右。与全汉的大功率绿宝结构的Epsilon很相近的是,该系列电源成本控制得非常“不厚道”,功率标称仅够室温标准。在[H]站点的测试中刚勉强能够撑过40度环境下的满负载测试,但满载时候的效率已经遗憾的跌到75.3%。这对于一个80plus的产品来说,是一个无法令人接受的结果。自从OCZ收购PC P&C之后,OCZ还在自己的零售产品中附带一份很有PC P&C特色的C8000的检验报告。不过这些C8000报告看来和实际产品的水准并不“搭配”。OCZ真测了么,都测了怎么输出能力这么差?
  OCZ的产品也习惯于用名称中的大写字母简写,例如EliteXStream系列就简写为EXS系列,ModXStream Pro系列就简写为MXSP系列。
  ————————————————————————————————————————————————————
  PC Power & Cooling
  美国的顶级发烧硬件提供商之一。这个品牌对8cm风扇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很看不上顶吹大风扇和模组接线的产品。虽然被OCZ收购,但仍独立运行。
  产品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以静音为卖点的Silencer系列,最老型号的Silencer是FSP的OEM,现在全部都是Seasonic的OEM,双路磁放大,类似S12 Energy+的结构,额定功率在40度条件下标定。静音当然做不到海韵牌的水平,其性能表现可以参照前面所述海韵的相关部分。
  另一个是PC Power & Cooling的招牌,Turbo-cool系列。这才是PC Power & Cooling形成其品牌风格的产品。品牌的名字里面的“Power”是指50度条件下标定额定功率,比那些25度标定的额定功率的产品更强劲。“Cooling”是指产品散热好,运行时元件温度低,一方面可靠性会提高,寿命长,一方面也有利于功率输出。Turbo-cool目前的产品MTBF标注为40度满载20W 小时。不过这个优点的背面就是散热风扇暴力,噪音高。当前Turbo-cool系列的产品有两个:顶级的1200W和定位稍低的860W产品。该系列从设计到制造的ODM厂为台资的Win-Tact,从设计公司(Design House)起家,产量不高却极有特色的一个厂,指望YY纯美国血统的人又要失望了(当然PC P&C一直极力让用户相信自己设计了Turbo-cool系列,掩盖自己贴牌商的实质)。
  Turbo-cool系列顶级的1200W,是在同系列1000W型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内部采用了完全独立生成的两路12V(相比其它的双变压器方案更为激进),在输出的时候汇聚成单路12V输出,可以让玩家更自由的分配12V给设备。3.3V和5V DC-DC输出,指标相对还不低。输出电容从以前的至宝换成了日系。风扇噪音虽然有温控,但相比其他零售电源还是大不少。输出的静态稳定性(调增率指标)中等,实测3.5%左右的水平远达不到标称的1.5%以内的水准。标称保持时间大于32ms(这项指标其实也是PC Power&Cooling早年成名时期的得意之处之一,其实就是大电感主电容之类的储能元件用得比别人厚道)。交叉负载的水平很好,但绝对不是粉丝们想象的各路完全独立互不影响。最大的特点算是纹波控制的水平非常好,不过相比当前其他纹波控制出色的产品并没有优势(例如ZM1200M,例如 Antec的Signature系列等等相当多)。转换效率相对很好,典型负载下84%左右,可惜在20%负载处达不到80PLUS的要求。电源非常重,比较夸张的7年质保。在售价上$600,算是售价最顶级的零售ATX12V标准的电源了。不过美蛋上促销的非ESA版的价格已经很接近同级对手银欣的 ZM1200M了。
  ————————————————————————————————————————————
  曜越(Thermaltake, Tt)
  Thermaltake(简称Tt,中文名“曜越”),台湾品牌。曜越科技1999年11月成立于台北,也是现在的总部所在地。位于洛杉矶的美国支部亦于同年成立。2001年进入中国内地,2002年在广东东莞横沥镇设厂。现有台湾工厂一家,东莞两家,主要生产散热器和电源,但大量的产品仍由第三方厂商代工。2006年曜越在台湾上市。Tt在国内也是相当的出名。Tt的产品代工来源也很杂,为Tt做过代工的厂商非常多。现在大部分是CWT的代工。
  Tt的高端的ToughPower从550W起跳。第一个型号550W的是直接从给 Antec neo480的方案拿过来的,在二次侧的电容等方面做了加强(从富之余换成了智宝)。该方案输出很好,效率一般,尤其是低负载的效率,现在已经停产。第二批型号600W-850W更换成了CWT的PSH,效率相比老方案好了不少,纹波一般。后来在这个系列的基础上增加了Qfan系列,差别在于风扇更换成了有Tt特色的五面进风风扇。第三批型号1000W-1500W用了CWT的PUC方案,算是目前比较好的1000W以上的设计方案之一了。不过相比海盗的CWT型号,Tt的ToughPower价格卖得比较高端,电容、功率管之类的用料却不及价格更低些的海盗船。目前在售的ToughPower系列大部分型号通过了80PLUS认证,在有些功率点上存在两个版本,例如1200W的Toughpower就存在 80PLUS的W0156和稍早的W0216两个编号。
  Tt在国内的产品线是高端的ToughPower系列,中端的暗黑系列、金刚系列和低端的XP系列。除了ToughPower之外,都是专门针对国内市场的内销型号。既然是内销型号,最大的共同特征就是型号的数字比实际的额定功率数字大,而且麻烦的是这两个数之间到底差多少,还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
  低端的XP系列代工是HKC惠科,以及“横沥永鼎安”。这个系列其实应该归在国内品牌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思民(Zalman)
  韩国的著名品牌。其产品原先是FSP代工,现在逐渐在中高端转向益衡。最顶级的850W和1000W是Enhance代工的双变压器方案。660W和 770W的型号也是益衡代工。其产品特点是静音。习惯于把自己优秀的散热技术应用到电源里面去。在几个大功率型号上给电源内部的散热片配了热管散热,在静音水准上在相同方案的产品中有较大的优势。很有特点。可惜目前国内渠道出现了问题,暂时行货产品在内地无法见到了。(这也反映了这些外来品牌电源的一个隐忧。如果这些品牌做得不好,一淡出国内市场,那么消费者花高价买到的行货电源,就立即变成水货,无法享受到行货质保了。)
  拿思民最新型号的ZM770-XT和ZM660-XT来说,80PLUS铜牌认证,在前面益衡部分有涉及。思民特色的热管在下图中十分的显眼。热管散热片专门为热量最大的二次侧的功率管散热。一次侧的功率管则采用了较发达的普通散热片散热。相对于850W/1000W的两头都用“散热棍”接到同一块热管散热片散热,要合理的多。
  ————————————————————————————————————————————
  Tagan
  德国的发烧品牌。不少人YY这个牌子的德国“血统”和“德国品质”,“德国设计”,大有看见宝马奔驰保时捷的感觉,其实有没有大众水平还不好讲。实际上这个品牌以前的代工厂为清一色的至宝(Topower),方案也都是至宝给。Tagan只管提要求、出钱贴牌。觉得Topower以前的产品很不错的,可以翻翻前面Tagan部分的BZ1300的照片,仔细看看[H]测试Tagan BZ1300之后的结论。最近Tagan开始增加益衡和嘉笙代工的ITZ II系列。分别在前面各自部分有所涉及。
  Tagan旗下还有一个品牌SilverPower,前面在益衡的单路高端方案的时候涉及到了这个品牌。主要面向欧洲市场。代工厂比较多。包括益衡、海韵(目前是S12II方案)、首利等等。
  ————————————————————————————————————————
  极冻酷凌(Glacial Tech)
  洋鑫科技是一个由8位博士成立于2001年的一个台企,极冻酷凌是他们在大陆市场打的品牌。可能大部分人了解这个牌子是从这个牌子的散热器开始的。急冻酷凌目前在售的型号是以GP-ALxxxAA的系列,12CM大风车,从350W至650W,全系列通过了80PLUS认证。急冻酷凌目前这个系列由CWT 代工,其内部有点让人联想到DSA系列,但实际上是各自设计的两套不同的方案。该系列的效率表现不错,尤其是550W以上的大功率的型号的中、低负载时候的表现。电压稳定性中上。相对于CWT的DSA系列来说至少不弱。官方号称50度下的温度标定,温控在极低负载(35度下10%负载,25度下20%负载)的时候会关闭风扇,实际使用中在负载不高的时候风扇会转转停停的。这个牌子相对来说影响力不大,近期在内地市场也可以买得到了。对用户来说也还算是一个性价比还不错的一个选择。不知道这个牌子在国内能否坚持做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5-14 11: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东西到玩家堂去看好了  很全面  也有配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1:52 | 只看该作者
哦 原来如此 新人不知道啊 看见没有 就转过来了 如果有了的话 版主就删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蛇明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9-5-14 21: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5-15 02:11 | 只看该作者
光宝(Liteon)   光宝电子,依然是专注于OEM的生产大厂。国际大牌的品牌PC/服务器里面的常客。也是超微(Supermicro)的重要代工厂之一。曾经被香港某大学的调查报告揭发过“血汗工厂”的问题。其电源产品在国内常被叫做源兴。但是在零售PC电源里面比台达还难找。曾经国内的九州风神用Liteon给OEM的几款帖自己的牌子,可惜也没坚持卖多久。如果在国内碰到一些工包的Liteon电源,别当它是杂牌子就好了。  下图是源兴的一个非常经典的500W-700W范围的产品,分别有过源兴、Dell、超微等数个版本。主动PFC+双路磁放大+8CM Nidec。算是Liteon十分有代表性的电源产品。  Liteon的电源在HP、Dell等品牌机中非常常见。在国内的工包市场,Liteon的250W-350W这个范围的产品相当常见。也是被一些商家虚标功率的“常客”。  

genehsiung 发表于 2009-5-14 11:30


这个是不是说源兴的电源自己经常虚标还是被商家重新贴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5-15 10:44 | 只看该作者
一些商家出售的工包光宝经常贴假标。拆机货多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5-15 1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址在哪?想去看看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5-15 11:03 |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过原文,并收藏了,做成WORD文档有近10M之多,上面的只有文字,原文还有N多的图片,确实是好文章。要的自己搜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5-15 11:03 | 只看该作者
http://bbs.levelup.cn/showtopic-764535.aspx

这里有一贴,新人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orkwork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
发表于 2009-5-15 17: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5-15 2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avis 于 2009-5-16 12:05 编辑
人家博客的文章,可以到博客去看,还有作者的照片。
workwork 发表于 2009-5-15 17:53

楼主转载的这个版本是08年写的第一版,全文字版,无图,更没有作者照片.首发在水木社区.
第二版首发在玩家堂论坛,用的玩家堂网站做图床,同样也没有作者照片.
你看的blog大概是无数个转载不写明出处的blog/网站之一.
12楼给的那个论坛同样是转载但是给出了作者和原始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5-15 21:4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5-16 00:57 | 只看该作者
15# ykvaio


貌似14楼+ronlia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5-16 09:0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的第二版我看了~配了很多图片~确实是好文章!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5-16 13:41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5-16 14:1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不完整吧,删减了好多。

还是找原文看吧,很强的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5-18 00:57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的第二版我看了~配了很多图片~确实是好文章!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4-7 1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