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锐化来形容人为提高解析力的观点前两年我曾经提出过,想不到现在又有人重提了
/ e* C* j" y8 p" {( N! u2 j+ t2 S用图片所做的说明我基本同意3 b3 t( T1 W7 c7 a6 N. q/ r
但作者认为解析力高是因为人为拔高了高频的分量这点我不同意
# q0 i: r+ {$ ?) h8 O在谈到有些器材的解析力貌似很高,但音色却偏冷的时候,我举了图片锐化的例子, S. |; f7 w5 B6 |
我的看法是:有些器材将细微的泛音滤掉了,造成了解析力的虚高和音色偏冷4 y5 r& i, |8 f* `6 A1 y, l
就像图片的过度锐化一样,咋看上去好像很清晰,但细看上去却发现细微之处的过渡段已经看不清了/ q$ u. U6 w& b, o
所以真正解析力高的器材音色不会很冷的,因为能反映出大量细微泛音的音色,不可能太冷 |